Re: [問題] 彭明輝說的有理嗎?

作者: 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2021-01-25 14:07:05
※ 引述《a874622 (流浪者)》之銘言:
: 原文網址 http://mhperng.blogspot.com/2021/01/blog-post.html
: 哲學系是不是只剩倫理學能打了 ???!!!
: 一個典型的證據是:「科學的哲學」至今出版品堆積如山,但是它們對於推動(或矯正)
: 科學、技術的發展沒有任何的貢獻,也沒有任何出色的科學家曾因為讀過哪一本「科學的
: 哲學」的經典名著而在研究工作上獲得啟發。因此,「科學的哲學」至今對科學界的貢獻
: 等於零。同樣地,沒有任何傑出的文學家、藝術家、音樂家或建築師曾經從哲學界的「美
: 學」著作獲得任何重大的啟發,因而「美學」至今對文學與藝術的貢獻等於零。
: 另一方面,哲學界企圖分析科學的能力極限,為科學劃下不可跨越的疆界;然而至
: 今沒有哪一條哲學界思辨出來的「鐵律」可以範限科學與技術的發展。
: 根本問題在哪裡?在於:哲學家不肯認認真真地研究藝術,明明對藝術的了解(深
: 度與廣度)遠不如藝術家,卻硬是去分析自己腦袋裡貧乏(甚至粗糙、庸俗)的美感經驗
: ,然後就想要根據這些分析去評量藝術或「美」。這樣的評論,只能迷惑無知的讀者,對
: 真正有深度與原創力的藝術家根本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 同樣地,哲學界談「科學的哲學」時,通常是對科學的認識在深度與廣度上都遠不
: 如頂尖的科學家,卻硬是去分析自己腦袋裡貧乏(甚至充滿謬誤)的科學知識和概念,然
: 後就想要根據這些分析去對科學指指點點,當然就顯得極端地不自量力。歷史的事實反而
: 是:相對論與量子力學顛覆了我們對絕對空間、絕對時間與空間連續性的概念——是科學
: 顛覆了哲學,而不是哲學顛覆科學。
: 這些案例所凸顯的事實並非「哲學一無是處」,而是:因為社會的高度分工,人類
: 的每一種心智活動領域都已經發展出專屬的批判性思考與概念分析,其深度、細膩度與嚴
: 謹度。
作者搞不清楚西方各門學科的分工以及學術位置
科學處理的是能夠被經驗驗證的東西,不能被經驗驗證的不叫做科學
科學用到的計算和工具是數學,數學不一定有相對應的經驗
科學背後的公理化系統化思維方式
好比說機械論,由上而下貫穿整體而又能解釋世界一切運作的法則
這類的東西是哲學
當然有些人可能會說哲學系所的師生都不太懂這類東西
那就只是哲學系所的訓練不足
而不能說哲學沒有功用
作者: forent (為何那麼愛睡覺呢?)   2021-01-26 10:52:00
就像你想用哲學洗人腦就有用了?簡直宗教啊
作者: elyjames (uzuism)   2021-02-03 19:51:00
樓上到底在幹嘛zzz ((物理系路過
作者: forent (為何那麼愛睡覺呢?)   2021-02-07 22:51:00
你沒看到他之前文革的樣子他最後就會要你信因為哲學系不賺錢拖累人還要人養不靠宗教神奇力量怎麼行?你物理系路過自己就能發現啦,我也沒看康德因為看一些後等於就是白看啦人家西方重複說你小眼睛了,還不承認自己醜想靠道德綁架人家是沒有意義的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