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法國考哲學,試題很玄妙

作者: 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2015-06-19 04:29:52
※ [本文轉錄自 Education 看板 #1LW2xm_Q ]
作者: wladimir (wladimir) 看板: Education
標題: 法國考哲學,試題很玄妙
時間: Tue Jun 16 22:13:01 2015
法國考哲學,試題很玄妙
http://world.huanqiu.com/hot/2015-06/6690762.html
當中國的高三學生在盡情享受高考完的時光,法國高中生還在緊張地準備著一年一度的
中學畢業會考(相當于中國高中畢業考試和高考的結合)。法國會考哲學寫作考什么?
鏡鑒(微信號:jingjianpd) 告訴你。
▌ 人民日報法國分社記者 王遠
是否應該懼怕他人或指望他人?
對真理的追求是否擺脫了束縛?
工作能使我們更人性化嗎?
上面的三個問題,就是法國《巴黎人報》對將于本月17日舉行的第一門考試——哲學寫
作題目的“押寶”。屆時,無論是文科考生、理科考生還是社會經濟科考生,都要在4小
時的時間里完成一篇哲學話題的文章。
自拿破侖一世于1808年3月17日設立高中畢業會考以來,這一制度已延續了200多年。而
哲學課從法蘭西第一帝國時期開始就是中學生的必修科目。 從1970年起,每年的高中畢
業會考的第一場“硬仗”就是哲學考試。文科、理科及社會經濟科三類考生需要從給出
的三道題目中選擇一項作答,其中兩道題是論述題,一道題是闡釋題。縱觀近些年來的
寫作題目,內容包羅萬象,真理、道德、自由、幸福、自然、文化、自我、存在、藝術
、技術、公正等都曾屬于考試范疇,題目既包含對國家與社會的思考,也有對自我的審
視、對人生的叩問。
從說出“我思故我在”的笛卡爾,到啟蒙運動時期的盧梭、伏爾泰、孟德斯鳩,法國不
乏在人類群星中閃耀的哲學家,他們為整個社會打下了理性主義的根基。而哲學這份寶
貴的財富也在年輕人的教育里傳承下來。法國媒體曾驕傲地,或者說自負地表示,法國
的哲學教育,從必修性、連貫性到課程設置等方面,在整個歐洲都是名列前茅、無出其
右的,即便是與哲學家眾多的德國相比也是如此。 這背后所傳承的,既有對理性的推崇
,也有對思辨的重視。哲學考試,自然也成為每年會考最具分量也最能引發熱議的科目

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前兩年的考題:
2014年 文科試題(三選一)
1.藝術作品能培養我們的感知力和領悟力嗎?
2.我們是否應該為獲得幸福而窮盡一切手段?
3.闡釋哲學家卡爾middot;波普爾1972年著作《客觀知識:一個進化論的研究》中的選段

社會經濟科試題(三選一)
1.擁有選擇權是否意味著自由?
2.為什么人需要尋求自我認知?
3.闡釋政治理論家漢娜middot;阿倫特1958年著作《人的境況》中的選段。
理科試題(三選一)
1.人活著是為了幸福嗎?
2.藝術家是否是其作品的主宰者?
3. 闡釋笛卡爾1628年著作《指導心智的規則》中的選段。
2013年 文科試題(三選一)
1.語言是工具嗎?
2.科學是否只局限于確認事實?
3. 評述笛卡爾在1645年與伊麗莎白公主通信中的一段論述。
經濟社會學科作文題目(三選一)
1.我們欠國家什么?
2.是否在缺乏了解的情況下才需要解讀?
3.評述中世紀意大利哲學家安瑟倫在《論上帝的預知、預見、恩典同自由意志的和諧》
中的一段論述。
理科作文題目(三選一)
1.工作能否使人自我覺悟?
2.人們能否在不受政治立場影響的情況下僅憑道德行事?
3.評述法國哲學家亨利middot;柏格森在《思維與虛無》中的一段論述。
這些題目在我們看來,是夠“玄乎”,但對于系統學習過西方哲學體系的法國高中生來
說,這些卻無非是日常課上講授的內容,他們一樣要背書應戰,學校的老師也往往會指
導學生用一定的方式或結構來完成寫作。
一般情況下,考生會以這樣的流程分配4小時考試時間,完成作答:
首先,要花10到15分鐘分析題目。 哲學考試的題目往往是一句短小的問話,但并不意味
著理解題意很輕松。比如,考試要明確題目中的核心哲學概念及次要概念的定義分別是
什么,而“是否”“應該”和“需要”等詞語則暗示著核心詞語與主語的關系,是要做
基本判斷,還是要論述義務與必要性?提出的最本質的二難推理是什么?
接下來的一個半小時用來打草稿 ,尤其側重于細化文章的結構,確保各部分之間有相關
的邏輯性。在隨后的兩小時,對草稿進行編輯修改 ,選擇合適的哲學家、思想家的觀點
為自己的論證服務,清楚地闡釋觀點,體現出個人理解與對哲學知識的運用。最后10到
15分鐘,通讀全文,核實信息,修改拼寫與句法錯誤,補充遺漏部分 。
通過獨具一格的哲學考試,學生們整合中學階段的哲學理論,對抽象的概念進行說理與
追問,培養的是獨立、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及全面的思維與分析方式。比起具體的專門化
的學科知識,對“真理”“自由”“幸福”等抽象意義的思考更可以滲透進他們的生活
, 伴隨他們一生。
曾經有人問薩特,哲學在社會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薩特是這樣回答的:在當今社會,
哲學應該主要用于尋找沖突的答案,但我們也不能相信哲學可以提供所有的回答,因為
它引發的問題常常比回答的更多。 這大概也是法國哲學考試的意義所在,從哲學的回答
通往更多的疑問。
作者: d00c50 (路人乙)   2014-05-07 05:33:00
寫給改考卷的人滿意的答案.寫答案的人.改考卷人.看留言版的人.都不清楚什麼是哲學?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