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 新商業模式:無處不在的「多屏電影」要把大電影拆分!

作者: eapcy (果然富邦松菸爭議搞錯了)   2015-04-29 19:59:24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1LGCUNue ]
作者: eapcy (阿帕契記憶) 看板: movie
標題: [新聞] 新商業模式:無處不在的「多屏電影」要把大電影拆分!
時間: Wed Apr 29 19:59:15 2015
http://36kr.com/p/532348.html
最近,優酷土豆旗下的合一影業提出了一個新概念「多屏電影」。意思是暫時除了院線,
多屏電影將登上PC、手機、Pad、電視、航空、高鐵、公共汽車、地鐵和戶外九大螢幕。
隨之發佈的還有「多屏電影99」計畫——在這九塊螢幕上每年生產九部九十分鐘院線品質
的電影。按中國傳統,九為尊,可見優酷土豆對這一計畫的期許。他們還拉來了CCTV-6、
航美影視、基美影業三大平臺作為合作夥伴。
還應該加上一個「9」,這些電影的目標受眾是「90後群體」。按優酷土豆的思路,電影
必須在大銀幕之外有新的形態作補充。而現在的年輕人習慣用多屏,尤其是手機這樣的小
螢幕看電影。所以他們應該趕在電影工業注意到這個缺點之前搶佔先機。
合作方法中,優酷土豆有網路、手機螢幕。航美影視,有飛機、火車上的Wifi資源,基美
影業則是地鐵上大螢幕的運營方。據初步估算,一部多屏電影將至少觸及影響二十億人次

問題是,移動互聯網上你爭我奪的主要是用戶的碎片時間,電影也能碎片化嗎?
的確,多屏電影計畫裡指出內容製作要向快節奏、強劇情的方向改變,但觀影體驗還是完
整的。CCTV電影頻道電影創作部主任唐科解釋,用戶在飛機上幾個小時,如果坐高鐵去西
藏要二十個小時,時間足夠。「多屏電影是要形成連續的用戶體驗,飛機上沒看完可以去
優酷、土豆繼續看,回家後能在電影頻道上看到。讓用戶無時無刻都能看到電影。」
其實,無處不在的多屏電影,是要把大電影拆散。在影視娛樂中,電影是高大上的代名詞
,所以才有那麼多隻拍電影的好萊塢影星。但金字塔尖永遠屬於少數人,當網路去中心化
撞擊各個行業時,電影也必定要經歷這一過程。既然大電影投入太高,用互聯網把各個環
節拆碎,小步快跑。或者先用大資料評價IP,並孵化驗證,再做大電影。
和多屏電影同時推出的,還有一個優秀青年影人和項目扶植計畫,就是利用大資料尋找那
些有價值的IP的。優酷土豆集團高級副總裁、合一影業CEO朱輝龍表示,合一影業正在搭
建一個「大平臺+強IP+全管道+新商業」的多屏電影生態。
找到那些有價值的IP後,四家會聯合投資對其孵化,九部電影投資共計三千萬元。這些經
費僅用於製作,所有素材要達到大銀幕放映的標準。朱輝龍說:「如果效果好了,第二階
段再加個兩三百萬預算就做成大電影,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這麼做的好處是影人有更多「出頭露面」的機會。如今的大咖湯唯、黃渤、周迅,當年都
在各種影視作品中跑過龍套。類似計畫可以讓新銳演員、導演更快脫穎而出。
從商業角度出發,這也是一種更穩妥的操作模式。兩三百萬元已經可以拍出很好的小製作
電影。2001年電影頻道出品了一部電影《情不自禁》,只花了八十萬元,在電影頻道重播
快十年,收視率還是很好。
好萊塢大製作電影同系列動輒七八部也是因為採用了類似的方式。美國六大電影公司福克
斯、寰球等,每年真正的電影產量是二十五部左右。最終,只有十五部上大螢幕,其餘10
部都是在他們旗下電視臺等管道播出的。
短期來說,多屏電影成功概率很高。長期來說,生態的建設仍有難度,《小時代》系列或
是《爸爸去哪兒》等綜藝大電影,雖然得到了不錯的票房,但藝術上頗遭詬病。工業化往
往是抹殺個性、遠離藝術的代名詞,互聯網的去中心化也擠掉了許多精英的空間,且看對
於這個問題,多屏電影會給我們怎樣的答案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