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大外文正取心得(針對文學)(代PO)

作者: valmiki (valmiki)   2018-07-01 14:22:30
(這篇是我替另個正取生代PO的,故以下與上篇作者(本人我)非同一人,謝謝大家。)
前言:
我是去年外文系轉學轉系考正取。106學年正式進入外文系。
其實去年考上時就很糾結該不該分享我考上的心得。因為我有些經驗難以複製(比方說越級打怪,大二就跑去修外文系大四必修),所以一直覺得沒辦法給大家實際的策略規劃或實力養成等幫助。不過看到最近其他認識的轉學考朋友都po文分享,總覺得該分享些什麼,希望多少能幫助大家。
而畢竟現在離考前大概一週,我想談的與其說是西概單科的準備,不如說是「念文學」需要有的一些概念(當然這也是可以應用在念西概上)。
正題:
我一直在思考,該怎麼去描述我應對文學/文學課時,腦子裡那抽象的反應。參酌恩師黃山耘老師一些課堂提過的想法跟論述,再加上我自己一路念文學下來的體悟,我決定用三個詞彙去描述這樣的運作模式:
「感覺」、「問題/想法」、「(文本)證據資料庫」
1. 感覺
我之前修西概時,同組的學妹們常常在討論時沒什麼想法。我覺得這要先回到更原初的一個點:感覺。
你讀文本時究竟有什麼感覺?(除了很難很累以外)
感覺是最好延伸的一個點。你今天讀一個文本,有了一些感覺,這些感覺就是你能夠繼續延伸成好的想法甚至是論述的一個出發點。
當然,不太可能對每部作品都很有感覺(像我碰到新約聖經只會翻白眼)。但讓你看文本看得「冷感」或「幹意滿滿」,也是一種好的出發點──帶著恨意產出好的論述把文本批評下去,也是蠻抒壓的事情。
最怕的就是麻木,毫無反應。
對一個文本麻木還能理解,但要是讀西概到現在幾乎每個文本都麻木,我只能說你可能需要仔細想想該不該念這個系。當你轉進來後,你有九選五(英美文學)、小說戲劇、文學專題等等課程,文學你是逃不掉的。如果念文學讓你無感,又何必特別轉進這個系?台大外文畢竟重視「文學」。台灣應該有其他更好以「語言」見長的外語學系,你該考慮的是這些學系。
2. 問題/想法
當你有一個感覺後,你該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我有這種感覺?
問了這個問題之後,你可能會找到解答(你的想法),又可能產生更多的問題。但沒關係,這是非常自然的。
這代表說你有在思考。
思考這一件事情,在台大外文是非常重要的。必須要學會不斷地自我問答,讓自己的思考持續邁進,才能符合這個系的門檻。
當然,以西概的考試來說,老師們出的考題,就是他們或學者們讀過文本後,「感覺」且「思考」過後,認為值得去討論並提出「想法」的「問題」。
如果你能做到你在閱讀文本時,就提出這些老師/學者們關注的要點。那就代表說你的思考層次有抓到他們的那個點。
若沒有也沒關係,訓練自己看到他們的問題時,產生些「感覺」。去瞭解他們為什麼會在乎這些,去體會一下他們到底感受到什麼。以及,學起來。讓自己能像他們一樣問出這樣的問題及產出相應水準的思考。這樣你在閱讀其他文本時,你一開始就能抓住一些要點。而不是看到考古題後才開始思考題目到底要什麼。
當然,沒有讀心術,不可能百分之百猜到出題老師的題目(像我就是猜題苦手)。不過,也許你原先讀文本時,雖沒有問出一樣的問題或想法,卻有些類似的「感覺」或「想法雛形」,這些東西就會在你考試時被刺激,重新湧現,你作答時就會比較順。
這也就是我為什麼認為「感覺」很重要。
3.(文本)證據資料庫
當你有自己的想法時,你可能以為寫下來就沒錯了。但是,今天產出「論述」跟你表達你喜歡吃什麼這種想法不一樣,你需要做更精緻的東西。
這就是閱讀並建立(文本)證據資料庫的重要性。
所以說,為了考西概考試,事前把文本都念完很重要。因為你才能跟別人說:「我之所以會有….的想法,是因為文本裡面….,我認為這有….的效果,進而影響讀者/我的詮釋」。
你不提出一些證據支持你,你講出來的話跟廢話是一樣的。我也可以對大家說「我覺得莎士比亞真的很棒,他用字hen厲害hen優美」,縱然我一個例子都提不出來,莎士比亞的一部作品都沒看過(好啦其實我看過一部)。
這樣的說法是不合外文系的標準。
此外,尋找更多的資料跟證據,也是幫自己解答閱讀時產生「問題」的要點。閉門造車是沒有好事的,文學也不是關起來想就好了。多討論或是多找一些資料是很有幫助的。
當然,除了西概以外,要是以後上其他文學課,可以更進一步地去閱讀期刊文章,增加自己的資料庫。像這學期修了一門課,為了生出期末Paper我看了一些期刊文章,最後用這些學者的論點來加以支持我自己的東西。
所以簡單來說,有沒有做好「找到足夠文本證據」,就是決定你只是漫談想法,還是產出好論述。
然後提到這個,不免又要提到長腿我朋友今天凌晨發文,他提到掉書包(酥包聽起來好好ㄘ)這回事。我覺得這概念可以跟這裡的證據資料庫一起談。
重點就是,「不要本末倒置」。這個是用來「支持」的證據,而不是「取代」你的想法。如果在考卷上只是不斷地堆疊引用,一直引述Norton/老師/你隔壁同學的話,只會讓你顯得沒想法。沒想法就不存在,不存在也不可能考過的。
所以,請大家回去顧好「感覺」跟「問題/想法」,這才是最根本的地方。至於「(文本)證據資料庫」,比較像是一個你要進一步產出論述時,你所需要的工具。
4. 除了西概以外:到底念外文系怎麼跟別人不一樣?
其實這一點很多是恩師黃山耘老師的概念。我只是用我自己的話跟經驗來說他。如果講得沒有黃老師好,請大家去搜他的網站,他很多話所以一定找得到這些話的內容(欸)
我覺得很多時候大家似乎覺得讀文學就是很主觀,「我有我的想法,你有你的想法,就這樣,沒別的」。可是今天進來外文系,如果還是這樣的話,那要怎麼跟別人不一樣?
因為我那時修的是小說課,黃老師就說:「非外文系的人念小說也是有感覺/想法,那作為外文系的學生,我們要怎麼樣跟沒受過訓練的人不同?」(憑記憶去quote,可能有文字上的出入)
那當時的小說課,我們每個人都得生出兩個討論問題,老師則依照問題的品質給分。黃老師認為能問出一個好的問題很重要,好的問題才能夠引出好的想法。我就用這點帶回去我剛剛說的東西。
當我們念完文本後,我們會有很多的「感覺」,那我們要做的事情便是「篩選」這些感覺,把一些不必要的東西排除(比方說「Augustine你怎麼不去死死你的Confessions超級無聊」,這種感覺無助於發展問題),去蕪存菁後再從中延伸出問題。
至於什麼叫做好的問題?最常聽到初讀文學/大一學弟妹/當年很廢的我很愛問一種問題:「到底作者在想什麼?他為什麼要這樣寫/做?」
Well,黃老師在課上就跟大家說,唯一能知道作者在想什麼的方法是觀落音。除非你問他本人,誰知道他在想什麼?
我想,如果會觀落音或通靈的話,人生的路還很寬闊,真的不用特別來念外文系啦。(我要是會通靈,第一件事情一定是跑去找Dante然後瘋狂罵他。去他的Divine Comedy)
所以,一個好的問題,是我們能夠從文本或其他證據找到答案,給予我們的想法或詮釋作為解答,並且產出好論述的問題。(然後這一路從input到output的過程,就跟我上面提到的三個概念有關)
這也就是外文系最後出來能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大家共勉之。
5. 我的親身例子
講了這麼多,我決定用當初上小說課遇到的狀況作為例子。
那時候讀James Joyce的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天氣很冷文本很難,每天都擦乾眼淚才去上課(浮誇)。這部作品念了好幾週,其中一週不知道為什麼讀起來比較簡單,雖然略微枯燥,卻沒有那麼意識(亂)流的感覺。當下當然是很開心,跟組員(大四大五的哥哥姐姐們,hen強讓我壓力hen大)討論時也更有自信了一些。
結果上課討論完畢後,老師在帶一些close reading時,他有提到這次閱讀進度的「文風丕變」。簡單來說我們的主角在前面的部分放蕩(這詞我講的)後,決定要回歸天主教的懷抱,因而導致那一整個part變得相當自制且枯燥,且不斷地提及跟天主教相關的人事物。
聽完之後我整個人呆了。我是有「感覺」的,但我沒有「想」到這一點!這時候讓我更體會到,往自己的感覺深入下去,延伸出想法是多麼的重要。
很多時候你對重點是有感覺的──那就是這部作品如何去影響讀者的要點──但你就是跟一般人一樣,看過去被影響了,就跟它說再見。渾然不覺。
所以,透過外文系的訓練,是要能夠「讀出」這些東西,並加以討論的。而不是看過去就沒事然後跟它說再見。
結語:
打了這麼長一篇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當然,如果你覺得完全不贊同,完全不想念文學也沒關係。學弟妹也很多進來再等轉系的。只不過要有心理準備,後面幾年的文學課可能會上得很痛苦。
以及不小心在文學課上講出太沒腦的話會被隔壁同學(such as me)鄙視而已。
謝謝大家看到這裡。希望大家可以考過,一起在台大外文努力 <3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