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泰語以及華語的音調系統簡介與比較

作者: kueilee (李小貴)   2020-06-25 05:20:22
本文旨在使初學者能夠理解華語以及泰語之音調並比較其差異。
聲調產生偏誤其實是老問題了,原因可能是目前的教材對音調的標法並無統一。在筆者看
過的許多教泰國人學華語以及教台灣人學泰語的教材中,發現還是有很多教材使用自己的
標音方法,甚至對於兩種語言的理解有所偏誤,以至於造成學習者的誤會。本文分五段,
前兩段介紹華語以及泰語的音調,後兩段嘗試比較其差異以及常見之問題,最後有筆者自
己的想法和後記。
一、華語的音調系統簡介
現代標準漢語就是我們熟知的華語,中國叫普通話,由北京官話為基礎音構成(以下稱之
華語)。華語的音調就是一二三四聲,他們的名字其實大家應該都還記得,就是陰平、陽
平、上聲、去聲,簡單來說,一聲=陰平、二聲=陽平、三聲=上聲、四聲=去聲。
我們在記錄這四聲調的調值時會使用「五度標記法」來記錄,五度就是利用12345來表示
音調的變化,有點像是音樂簡譜裡的do re mi fa so的感覺。若利用五度標記法紀錄華語
,就會變成:陰平(55)、陽平(35)、上聲(214)、去聲(51)。例如:「他會說泰語
」整句話的音調起伏應該是「55 51 55 51 214」,簡單來說就是用數字表示聲調的起伏。
https://imgur.com/PbxJJaq
在華語中原則上陰平不標號、陽平記ˊ、上聲記ˇ、去聲記ˋ,看到什麼符號就念什麼音
。但是華語中用ˇ記錄的字,卻時常會有變調的情況,並不是全部都念上聲,例如:你好
、好吃、好想吃。以上三個好字都記做ˇ但其實都念不同聲音,第一個好是念好念滿正常
的214的語調,尾音上揚(但台灣人經常不會把後面的上揚的部分念完),我們稱為「全上
」;第二個好只念了21,是平常的一半,尾音沒有上揚,由於上聲若在句中我們不會把它
全部念好念滿,我們就稱為「半上」;最後一個好念成35,變調成了「陽平」,也就是我
們常說的上聲變調(如果兩個三聲排在一起第一個三聲會變成二聲)。
二、泰語的音調系統簡介
現代泰語分五聲調,且由於泰文有四個聲調符號,名稱源自梵語或巴利語中的數字一至四
,所以我們將泰語的五聲這樣稱呼,saaman(普通調)、ek(第一調)、tho(第二調)
、tri(第三調)、chattawa(第四調)。但是因為方便我們理解有時候又會以saaman
(一聲)、ek(二聲)、tho(三聲)、tri(四聲)、chattawa(五聲)來稱呼五聲調。
(跟我們把陰平叫做一聲一樣意思)。
若用「五度標記法」來記錄泰語聲調會有以下結果,saaman(33)、ek(21)、tho(41
)、tri(45)、chattawa(214)。
https://imgur.com/ziVSTfq
影響泰語音調的因素大致有下:輔音所屬(中高低輔音)、前引字、元音長短、清濁尾音
、聲調符號。這裡要強調一下,雖然泰語有聲調符號但我們基本上每看一個新字都要重新
判定應該要念哪個音,像遇到第一聲調符號(mai ek)和第二聲調符號(mai tho),必
須要去看前面輔音是中低高哪一種才能確定音調,不像華語只有看到ˇ才需要小心判斷他
要變調或只念一半而已。
ps:mai ek的mai是指「符號」的意思,mai ek的意思是那個一點小小直直在上面的那個
符號,所以會有他明明就標mai ek但是要念tho的狀況。
三、泰語及華語之聲調比較
當我們使用五度標記法標記完成之後,我們就可以互相比較兩種語言。比較結果如下:
saaman(33) ek(21) tho(41) tri(45) chattawa(214)
陰平(55) 半上聲(21) 去聲(51) 陽平(35) 上聲(214)
從上方的比較,可以整理出幾個重點:
1. 泰語裡的ek(21)和chattawa(214)在華文裡都是記ˇ的符號,但是事實上,在華語
裡記ˇ符號的字可能會有好幾種念法。
半上聲(21)=ek(21)
上聲(214)=chattawa(214)
2. 泰語的saaman(33)和華語的陰平(55)調值其實不同,換句話說,華語的一聲略高
是所有音裡最高的,泰語的普通調則是在中間。
3. tho(41)略等於去聲(51)
tri(45)略等於陽平(35)
四、結論
從上方的比較我們可以解釋以下幾個現象:
1. 華語為母語的學習者念泰語的saaman(33)有可能會偏高,由於這些聲調是相對的概
念,如果你的saaman(33)起key念成華語的陰平(55),後面出現的tri(45)就會需要
破天際的高音才念的對。正常來說應該要保持saaman(33)在中間才是。例如:我要水(
214 33 45),但是很多人會念成(214 55 45),這樣念就是很怪,同理泰國人學華語也
會有陰平念太低的狀況。
2. 由於華語標記ˇ的字其實有三種念法「全上、半上、變調成陽平」,所以很多書對於
華語和泰語的比較其實就不全然對。像是就會有教材誤解ek(21)是華語的三聲,
chattawa(214)是華語的二聲,而tri(45)在華語沒有這個音。事實上應該是這樣的:
ek(21)是華語的半上聲,是華語句子中間的三聲的音,像是:老師的老、想家的想、晚
餐的晚。
chattawa(214)是華語的全上聲,是把三聲念好念滿的聲調,就像是在演講的時候,如
果是三聲當最後一個字,我們會把音拖長然後往上的感覺,例如:大家好的好。
而tri(45)就略等於陽平(35),也就是華語的二聲,但為何聽起來和華語有些差異呢?
其實差異不是在tri(45)本身,而是平常念saaman(33)念太高,所以聽起來好像tri
(45)是一個突破天際的高音,其實只要saaman(33)念低一些就可以了。
3. 許多人的tri(45)和chattawa(214)分不清楚,其實重點不是在後面的聲音有多高
,而是聲音的前面有沒有稍微低於saaman才往上爬。
五、後記
不論是聲調或是輔音,那些羅馬拼音都一定要看清楚他是使用了哪一種的記錄方式。由於
每一種教材他都有自己的標記方式,所以不管閱讀哪一種教材,都要先行確認符號代表的
意思,這樣才能不致錯誤。
舉例來說,在"泰文字母聽說寫"和"大家來說泰語"兩本教材的拼音方式就完全不同。大家
來說泰語採取的是泰國的皇家泰語音譯通用系統,是泰國人會用的拼法,但對不會國際音
標的台灣人來說,應該就是一套完全看不懂的東西;而泰文字母聽說寫,筆者認為用的是
該作者覺得這樣比較好念的方式記錄讀音。以筆者的角度來說,像泰文字母聽說寫這樣的
記法,雖然感覺比較好念,但是其實這種不是國際音標也不是泰國轉寫系統的拼法,到最
後還是會造成讀者的困擾,尤其是對於輔音的清濁、送氣不送氣、聲調的記法都不甚精確
,而且由於用的記法跟別人不一樣,還沒有辦法尋求其他資源輔助,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
誤解,這在很多教材都有一樣的問題存在。
由於本文之目的是在比較泰華兩種語言的聲調,筆者略過了很多基礎的泰語知識,像是泰
華語音的比較、羅馬拼音記法、判斷音調之類的泰語知識,如果真的想知道可以問我,或
看反應再打一篇,感謝收看。
*可以轉載,但請註明出處,不可用於商業用途*
作者: bart0928tw (Our memory defines us.)   2020-06-25 15:03:00
用五度標記這個對一般初學者來說太學術太不直覺了,華人學習者幾乎都是直接用漢語普通話四聲來對應,五個能中四個,麥tri就刻意飆高音這樣,對老師來說也比較好教。實際上的差異就在日常使用中慢慢體會調整。對說華語的人來說,輔音輕濁會是問題,因為普通話都是清音,若沒有看過別人示範難以理解濁音是怎樣(學越語時也有同樣問題)。至於送不送氣對於華人則是秒懂。
作者: noobie (noobie)   2020-06-27 00:18:00
感謝!
作者: jaiyenyen (jaiyen)   2020-06-28 09:51:00
推,2本書也都有,不過,只從羅馬拼音看2本書會一直搞混,網路上的泰文轉拼音出來的則是用大家來學泰語的方式呈現。就我來說,聽說寫是台式拼音讓我能快速學習,但是真的要更快的拋棄啦。給我朋友沒學過的看2本,則是都很難理解,羅馬拼音不是我們熟悉的啦(同事給的回饋)。而聲調自學的我來說真的很難懂,就算現在看得懂5聲的變化,但是發音就是會跑掉。另外就是發音非/送氣音,還是我學習的困難,魚跟葉子/烏龜跟小孩,但就聽我真的很難分辨,看文字才懂啦。不知道對於非/送氣音是否有可以練習聽力的方式呢?
作者: bart0928tw (Our memory defines us.)   2020-06-29 19:22:00
烏龜/小孩 是清/濁 音,這個要看人示範才知道在幹嘛。自己會發以後才聽的出區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