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體抽象層(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
是介於作業系統和硬體間的一道介面,也就是兩者之間溝通的中間人
上網Google後好像得到的答案也只是概論而已
但這東西"應該"超級重要才對,因為他是系統可移植性的最後一道門。
我猜測他的運作與設計是分為兩側:
硬體:
不管硬體的指令跟架構如何,在傳輸訊號給作業系統之前
應該要有一個約定成俗的溝通模式,把硬體傳輸/接收的訊號傳送前進行轉換。
作業系統:
不管上層的軟體怎麼寫,同樣的在傳送訊號給硬體前也要進行協調好的模式進行溝通。
並且以適當的方式傳給硬體。
我會這麼想是因為 "兩側應該要互相合作,不然要達成系統相容的部分會是場惡夢"
我不確定這樣對不對,
而我也想問台灣有從事這方面的公司嗎?
只是問問而已...謝謝..
補充:
Hi 又查了一些東西,他的確存在一些工業規範。 ISA, EISA, PCI, PCIe,
都是。 作業系統應該就是寫在核心(Kernel)中的驅動程式(Drivers) 來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