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
2025-09-12 19:11:34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723797
只要台積電不要台電? 電廠被迫原地更新!
2025/09/12 05:30
https://img.ltn.com.tw/Upload/business/page/800/2025/09/12/26.jpg
2024年全台區域發電、用電概況
記者林菁樺/特稿
興達電廠火警凸顯大型電廠承擔供電責任的宿命,現今在「只歡迎台積電設廠、不要台電
設廠」的選舉氛圍下,台電只能被迫選擇在舊址來汰舊換新;而沒有電廠的縣市,依舊享
受穩定用電,卻不用承擔發電帶來的環境與社會成本。
電力輸送是發電後透過電網輸送,可以想像是進入大水池,再由水管分配到各用戶手上,
但「距離越遠、耗損越大」,因此區域電力供需必須維持平衡。
台電在全台北中南三地均進行傳統大型電廠的更新擴建,包括桃園大潭、台中的中火與高
雄的興達等,逐步轉為天然氣發電。然而,電力設施往往被視為嫌惡設施,近期桃園觀園
超高壓變電所,僅在地目變更階段,就已遭遇強烈抗爭,電廠要再覓新址更是難如登天。
以首都台北市為例,轄區較大的發電源是翡翠水庫,但龐大的產業與人口需求,電力仍多
要仰賴中南部支援。不過,現況也非全然是「中電北送」、「南電北送」,白天時中南部
確實有大量光電可以往北部送,到晚上沒有光電支援,且北部下班後,辦公室、工廠用電
減少,反而有餘裕形成「北電中送」、「北電南送」,這就是電力融通概念。
分散式電源特性 再生能源減少依賴大型電廠
專家多次提醒,輸電距離過長不僅耗損,也受限於系統安全與電力潮流上限。相較之下,
再生能源雖然發電量有限,但因具「分散式電源」特性,靠近用電端、靈活度更高,可減
少對大型電廠的過度依賴。
台灣地狹人稠,加上是全球AI重鎮,用電需求更難以減少,未來傳統大電網與分散式電網
都必須並進,避免偏廢,更不該再把各類電廠視為洪水猛獸,唯有均衡布局,才能確保全
台供電穩定。
━━━━━━━━━━━━━━━━━━━━━━━━━━━━━━━━━━━━━━━
隨著台積電(2330)和台灣其他和人工智慧(AI)相關的產業發展,
預計台灣未來會需要更多的電,
政府必須理性思考解決台灣的用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