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四大機械新鮮人 尋求正職 未來出國

作者: crazybear817 (Jimmy熊)   2022-06-29 06:41:25
在版上看了許多機械系學子詢問方向心有戚戚焉,分享一下小弟的經驗。
小弟畢業於四大某機械工程系,在大三大四時開始擔心職涯時跟許多畢業學長姐聊天,發
現機械工程在台灣職涯貌似較容易被定型?而且日漸發現自己的興趣非在此,而是更著重
在創意方面等領域。
當大家在準備考研究所時小弟開始著手準備出國念設計相關研究所,當然父母願意支持我
一輩子都非常感謝。
那時候認為工業設計應該是和機械較為有關係的設計系所,念了類似機械結合工業設計的
美國研究所,之後因緣際會修了許多User experience design相關的課程開啟自己對此領
域的興趣,而貌似台灣這領域也在近幾年崛起。
畢業後在美國新創公司做硬體產品相關的ux設計,後來也去了另一家更大型的消費者硬體
公司做軟體設計,到現在在FAANG做產品設計師。
當然板上各位會說做什麼薪水最好,最好人人轉CS(當然實際上CS在美國的確薪水高),
而最後只有你擁有你自己的職涯,你願意五年、十年都做這樣的事?做怎麼樣的產業,或
怎麼樣的工作讓你感到開心才是最重要的。當初小弟轉這領域時同學們都把我當異類,或
是朋友親戚不斷質疑,然而當你把時間拉開成十年、二十年來看,這些雜訊不是那麼的重
要。
推薦可以把自己在意的點做一下分類,例如興趣、薪水、生活平衡、產業、學習等等再去
打個分數分配哪些對自己最重要,再來拆開自己要做什麼事去朝那方向努力。
人生是自己的,希望你找到喜歡的目標!
※ 引述《KILLE (啃)》之銘言:
: TTIOP講了畢業後拿工卡之所需之奮鬥
: 那我這再分享下後面所需之奮鬥
: H1B到手了 接下來就是看公司臉色拿綠卡
: H1B保證低薪 多得是還向家裡要錢補貼生活費的人
: 被拖五年很正常 被拖七年大有人在
: 這其間 要乞導公司不裁你 不倒閉
: 在一日沒拿到綠卡前 一日不安心
:
: 若被公司裁 這時快去報名XX學程 去托延簽證
: 然後快找間公司願幫辦H1B 這又是$$$
: 要找到願幫辦H1B的公司不是很簡單的事
: 然後後面看人臉色更是痛苦 有相當機會需要家裡金錢支持
: 那些說簡單 或是找工作莫名順利的 99趴是根本就不需要H1B !
: 就是說他們根本有綠卡或公民 只是騙人說他沒有
: 然後 這些都熬過去了 然後呢?
: 抱歉 生活不會比較爽 高薪就只是高物價
: 鬼谷還沒妹子喔
: 若你覺得台灣女生難搞 難度是100
: 那鬼谷從2500起跳
: 有多鬼? 四十初頭 胖胖的 三個人追 屬正常現象
: ※ 引述《TTIOP (from zero to hero)》之銘言:
: : 如果你的目標是出國工作,那麼留學申請,到留學結束只是第一步。 接下來的目標

: : 怎麼取得身份,獲得工作在美國留下來?
: : http://www.me.ntu.edu.tw/epaper/20201231/News_Photo_Content_n_44372_s_7308
2.
: : ml
: : https://crossing.cw.com.tw/amp/article/11459
: : 碩士畢業後的OPT,北加ME的職缺不是沒有,只是缺沒有CS多,別的州狀況可能不盡
相?
: : ,但這條路註定比較辛苦! (跟念CS相比,畢竟ME薪水天花板就在那,不可能追上CS
)
: : Lockheed Martin, Boeing, NASA一些職缺都有身份限制)
: : 如果你沒有身份,沒有富爸爸,那麼還學貸就需要一些時間;再者,存錢存到買房do
wn
: : ayment 的時間也會比念CS的同學還要久,這些你都可以忍受,那麼請繼續堅持。
: : 別人給你建議去轉電資,是希望你不用這麼辛苦(走純機械),也有比較高的機會留下

: : 但轉電資這條路也很吃天份,如果真的很熱愛機械,又不差錢,就繼續堅持下去,總

: : 發光發熱的一天,加油。
: : Ps. 我是L1簽證留美工作,所以OPT的流程,請原PO自己上網查詢參考。
作者: tonsofdamage (巨量的傷害)   2022-06-29 09:57:00
想要發展就出國吧,機械在台灣已死
作者: crazybear817 (Jimmy熊)   2022-06-29 10:19:00
興趣是會變的,也不是只有1或0,或許你認為沒產值的領域中有產值的中間值? 多跟產業界的人聊聊可能性,如果經濟允許推薦當然出國看看囉哈哈我現在工作也跟機械沒什麼相關呀!我文章意思只是建議對自己職涯和興趣多一些想像和嘗試囉
作者: wingdominato (wingdominator)   2022-06-30 01:10:00
樓主的故事很勵志,雖然應該沒辦法進FAANG就是了XD
作者: ShadowPoetry (影詩人)   2022-07-01 08:11:00
這不是倖存者偏差,最多能說是很難複製的成功經驗不過本來別人的成功經驗就很難複製,從別人的失敗經驗還比較高機率學到東西
作者: crazybear817 (Jimmy熊)   2022-07-01 10:54:00
我同意樓上幾位說的有興趣的話就多嘗試,嘗試就算失敗也是學習。我就做跟機械完全沒關了哈哈沒有要任何人複製經驗。沒有所謂進FAANG就是成功經驗, 這樣在FAANG的人難道又要去比成功新創IPO的人嗎? 做自己喜歡的事,經濟上可以負擔自己,自己取捨那些對自己重要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