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年薪240萬 我最終還是選擇離開

作者: deepdish (Keep The Faith)   2019-01-06 01:17:07
【25歲華為員工的告白】年薪240萬 我最終還是選擇離開
https://tw.finance.appledaily.com/realtime/20190106/1495384/
出版時間:2019/01/06 00:05
華為在中國廠商中薪資待遇相當高,甚至超過不少台灣廠商,不過,根據騰訊科技報導,
近日有位25歲、擔任華為海外區域財務分析師的員工分享,
自己2017年稅後薪資大概52萬多人民幣(約240萬台幣),但最終還是決定要離開華為。
以下是他的告白,前幾天,在知乎上被邀請回答問題:
「30歲前賺到100萬人民幣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我自己有一個電子帳本,看了一下,2017年1月~12月,
自己的稅後收入是52萬多人民幣,再往前2年沒有詳細記錄,
但3年加起來,應該夠100萬人民幣了,這是畢業第3年,剛好25歲。
過去3年我主要職位是華為海外專案財務,現在是區域財務分析師,
會發文不是來曬收入。
「實話講,100萬人民幣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成就,
同年齡的人能甩我幾條街的大有人在。」
當我看到這個問題的第一反應,如果只能用一句話來講最重要的感受,那就是:
「年輕的時候,薪水不是最重要的;
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才真正意義非凡。」
雖然有人會質疑我說,自己賺到了一點小錢,就開始甩態,說什麼薪水不是最重要的,
但其實不是,就在2周前,我正式提出離職申請。
關於我的工作,令人不滿的地方,會實事求是;
令人愉快的地方,也會認真介紹。
大多數工作,並沒有絕對的好或壞,只有適合或不適合。
「我選擇離開,本質上取決於我對自己的認知,而不是我對公司的認知。」
我在中國華為總部的新職位只待了不到3個月,所以這裡主要講海外工作。
可分成6個部分來說:
1工作職位和日常工作內容是什麼、
2工作節奏(比如加班多少)、
3工作中的感受是怎樣的、
4對於工作的思考、
5華為能帶給你什麼、
6什麼樣的人適合來華為?
我過去3年主要職位是海外財務項目,
不過同時也兼許多職位(這也是華為海外工作的特點之一)。
海外階段:
1、負責一個國家的售前財務工作,其中售前指的就是簽約之前;
2代表處交付專案財務/企業業務財務/系統部財務/GTS財務,包括:
海外交付專案的預算編制、月度預測,
持續的核算監控與經營分析及最終項目決算等等。
3、代表處專案財務Leader:
坦白講,這部分是最讓我無法接受的。
其中相當部分都被大家普遍認為沒有意義—比如各種財務資料的反覆回饋,
以及一遍又一遍更新一些說不清楚原因的歷史老舊專案預算,
以滿足各地區五花八門的指標監控,這可能是部分區域才有的特點。
國內階段:1區域財務分析師,這部分剛接觸2個多月,目前來看,
主要是介面海外區域的預算、預測與經營分析。
至於工作節奏方面,
1、海外階段,坦白講,加班極多,在海外的3年左右時間裡,工作日早上8:30到公司,
幾乎85%的晚上在11點以後下班;
90%的周末需要至少有1天在辦公室,很多時候2天都要開會;
每周7天每天24小時,在任何時間都可能接到同事的電話要求馬上處理工作,
全年如此(即使過年休假也一樣,不過休假時大家盡可能會找接替工作的人,
因此電話會少一些),
以上的85%或者90%,並非經過精確計算,而是過去幾年的直接感知。
2、在中國的階段,我回中國的時間比較短,僅以最近觀察到的自己部門同事為例:
工作日,早上最晚9點到公司,幾乎沒有6點下班就回家,正常情況都要加班1、2個小時;
任務較多或者晚上開會時,需要加班到10點甚至更晚,不過這種情況並不是特別頻繁。
周末,基本上每周都會有任務需要處理,絕大多數人都會帶電腦回家,
抽出一定時間處理工作,具體不詳;
偶爾也需要到辦公室加班。
在工作中的2點感受:
1、有很多歡樂,最開心的莫過於剛畢業就可到海外,還是非洲,以前常說,
等我變成一個老頭時,可以跟後輩吹牛,一定要說自己當初在非洲工作的歲月,
這3年裡,去過尚比亞去過南非,去過英國愛丁堡;
到過維多利亞大瀑布,聽過愛丁堡街頭悠揚的風笛聲。
華為有全球化的平台,可以給一個應屆畢業生帶來極大的視野開闊—
如果你願意探索的話,也可以接觸到很好的團隊,在工作中結交一幫兄弟,
自己所在的團隊氛圍非常棒,因為大家每天在一起生活,平時一起工作,
周末一起出去玩,這種同事關係,在中國內很多公司裡並不常見。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在海外的良好福利,為員工提供重要的生活保障,在艱苦國家,
公司會租條件非常好的房子給員工住,我常笑稱:
「回家有豪宅,吃飯有廚師,洗衣有保姆,出門有司機。」
至於工作另一點感受就是有很多痛苦,主要來自以下原因:
個人特質與工作內容的不匹配,以及對公司文化的不認可。
工作節奏的嚴重不合理;
如果問我個人的看法,我會說,上面提到的工作節奏是非常愚蠢的,尤其是海外部分。
這樣的節奏讓人長期處於一種身心疲憊的狀態,頭腦變得遲鈍,精神恍惚,睡眠不足,
幾乎沒有時間留給自己,幾乎沒有時間去認真思考工作之外的任何事情。
加班,並不一定就是奮鬥。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在生活中的愛好並不多,在工作之外沒有太多的事情想去做,
同時喜歡長期高強度工作帶來的充實感。
能夠欣然接受這種工作節奏,那麼它就是適合你的,
我確實見過一心投入在這種節奏裡並樂在其中的人。
所以,根本上這還是一個適合與否的問題。
我對工作的幾點思考:
如果你在一家公司,比你去別的公司拿到的薪水都更多,是否該留在這家公司?
乍看之下,這是個很傻的問題,但換一種問法也許會更清晰,
如果你在一家公司能拿到某個薪水,但只要辭職,去別的地方就都拿不到這個薪水,
你應該留在這個崗位嗎?
這正是我自己面臨的問題,我的答案是,如果是在年輕時,
如果認真思考確認這個職位與自己的人生目標不匹配,
如果留在這個崗位上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提升,那就不要留下來。
你走在一條並不正確的道路上,處在一個不適合自己的組織中,
卻不斷增強自己對這個組織的依賴性—如果離開它,就無法保證當前的收入水準。
那如果有一天它離開你呢?
在短時間內獲取一定的財富,會將人的本性更快地顯露出來,
有的人會選擇留在這個平台中,看起來一輩子都有了一個不錯的保障。
但是,沒有哪一個組織是絕對安全的,只有自身能力的積累,
才能帶來安全邊界與真正的自由。
年輕時收入高於自身價值,並不一定是好事,
這個時候最關鍵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
然後積累有價值的能力,估值高於實際價值,會讓人滿足於當前的收入,
無法正確看待自己,也不敢捨棄現有工作去選擇真正重要的事業。
理想的狀態是,你在一家公司工作,但你有充分的自信,知道自己隨時離開這家公司,
都會被其他公司聘用,給出更高的薪水,因為你有能力創造獨特的價值。
2、是否應該單純因為高薪而留在一家公司,透過賺快錢來完成一筆原始積累?
我的答案是,如果有這樣的機會,進行一筆原始積累,為以後一段時間的生活獲取便利,
並無不可,但是,如果你確定這不是一份自己想要長期奮鬥的事業,
那就絕不要超過3年。
你積累財富的速度可能愈來愈快,你可能愈來愈難以割捨,也就愈來愈善於蒙蔽自己,
雖然現在的工作讓我非常難受,但收入很高,還是先撐著。
我見過太多人,你從他們每天的狀態就能輕易看出他們有多麼厭惡一份工作,
然而卻一輩子都沒有勇氣離開,
他們一生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待在一個不喜歡甚至厭惡的地方,
做著不喜歡甚至厭惡的事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至於為什麼離開華為?
是因為加班太多、壓力太大嗎?
我仔細思考了這個問題,不是的,回中國以後加班已比海外少很多,
工作壓力也小很多,但我還是選擇了離開。
其實加班並不是關鍵,關鍵是加班在做什麼。
對我來說,最根本的原因有兩方面,
1、個人特質與職位的不匹配。
有一個問題是客觀存在的,每個人都有他的特質,
這份特質決定了他適合做某一類工作,同時不適合做另一類工作。
過去3年的經歷,讓我得出一個結論,自己不適合做財務。
3年前我剛到海外時,生平第一次打開收入明細的Excel表格,
那一刻我就認定,這不是我要做一輩子的事情。
不過,我也意識到剛開始做一份工作,不可能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客觀的評價。
於是,過去3年裡,我一直在仔細體察自己在工作中的感受,
並一直盡最大努力去把事情做好。
實事求是地說,我在海外的績效很好,在代表處得到了很多主管和同事的認可,
升職加薪發獎金也超過很多一起進公司的同事,但有一點卻沒有變,
我在做這份工作的時候,真實的感受是持續的痛苦和折磨。
我見過身邊真正擅長做財務的同事,他們對資料的敏感、對詳細數字的整理非常高效,
而我在處理資料和表格的時候卻異常低效。
做一件事情,合適的人做了100分,可能只需要付出80分的努力;
我最終可能也做得不錯,做了100分,但其實背後付出150分的努力,
外加150分的痛苦感受,我很認真地思考過,如果有一天我能變成一個主管,
我願意變成執行長、行銷長,但我不願成為一個財務長,
我的自身特質決定很難去做詳細的資料處理加工,不適合透過大量數字去分析事情。
同時,財務在絕大多數時是業務的支持者,
而我自己更願意去做業務的直接推動者和執行者,我喜歡具有直接回饋的任務。
比如做銷售,拿一個訂單就是一個訂單,拿多少金額就是多少金額,清晰明確。
而財務工作,多數情況下是流程中的一個節點,提供的是分析與參考,
我可以加工一份又一份資料,提供一個又一個材料,
但我看不到一個清晰明確的結果回饋,我不知道什麼是自己創造出來的,
相比之下,我更願意去直接觸碰業務,去推動業務。
如果一份工作,在很長時間裡讓你覺得缺乏意義感,讓你覺得每天都耗盡自己的能量,
讓你覺得使不上勁,讓你覺得與自己的本性相違背,那就是不適合自己。
你必須直面這個問題,這裡沒有好壞,只是匹配度的問題。
2、對文化的不認同,對個人尊重的缺失;一年四季,
每天24小時隨時隨地都可能被一個電話要求馬上工作,沒有對個人空間的尊重,
已經深入到絕大多數人的工作習慣。
好處是,永遠保持工作運轉狀態;
壞處是,對於我這種極度重視個人空間,必須保留一定時間來讀書思考的人,
造成的是持續的思維干擾。
「對艱苦奮鬥相當程度的扭曲」,
長期積累的慣性,造成很多加班-低效-拖延-再加班的惡性循環。
「有狼性,卻缺少人性」,
這裡並不是說我所在的部門或者團隊。
也許是自己運氣好,我身邊的主管和同事都是很棒的傢伙,在海外的團隊氛圍尤其好;
我自己遇到的幾任主管都是非常好,這裡要說的是公司整體的感覺—
只有利益,只有KPI。
整體上,攻擊性很強,與此同時卻少了溫度,這也許是公司的基因使然。
「唯主管是從」,
這一點很大程度上帶來了公司的超強執行力,一聲令下,千軍萬馬,但是,
也造成無數的資源浪費,一聲令下,千軍萬馬,
最後卻發現這一聲命令只是一個臨時的、隨口說出的想法。
有太多的人把太多的時間投入在按照上級的多變想法,把一個材料翻來覆去地寫,
這裡要說的依然不是我的主管,而是整個公司層面隨處可見的現象。
每當這種時候,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自己作為一個恨不得把一分鐘掰成兩半花的人,
為什麼不能用這些時間來做更有意義的事情呢?
「追求高效,卻有著極其繁瑣的流程和冗長的會議」,
華為的流程建設在中國公司中絕對是超標水準,
流程的完善也帶來執行的標準化和風險的強管控,
但也許公司還處於流程的變革期吧,有太多的繁瑣審批。
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在華為可以變得無比複雜。
「華為的會應該也是中國公司裡最多的幾個之一」,
我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天把工作按照0.5個小時的顆粒度進行記錄,
看看一天的時間都用在了哪裡,結果是,有太多的時間用來開效率極低的會,
還有剩下太多的時間用來準備開效率極低的會。
我是一個極簡主義者,我的一條基本哲學就是能少不多,
抓住重點,所以我很難在這樣的環境中不感到痛苦。
至於華為能帶給你什麼?
這裡說說華為帶給我自己最重要的收穫,一個足夠大的全球化平台,
畢業就有機會到國外工作,隨之而來的全球開放視野,
以及海外經歷對個人思維的極大開闊。
絕對有競爭力的起薪,長期高強度工作對個人心智的極大磨練,
以及伴隨而來個人能力的全面提升,中國公司裡頂尖的流程架構與管理思維;
相對公平的機會,如果你能力出眾,做出突出貢獻,
同時為人處事沒有什麼問題,一般情況下華為會讓你得到豐厚的回報。
至於什麼樣的人適合去華為?
希望依附於一個強大的平台;
希望短期內迅速積累一筆小財富(比如達到年收入50萬人民幣,不過一般得在海外);
具備很強的抗壓能力,這裡的壓力不同於你在學校或其他大多數地方遇到的壓力,
注意要客觀地評估自己;
具備很強的靈活應變能力;
具備很強的執行力;
情商高,具備很強的人際關係處理能力;
有狼性,有衝勁,有戰鬥力,在華為,沒有狼性也許會是一個普通貢獻者,
但絕不可能成為一個突出貢獻者。
對個人時間不敏感,頻繁加班和24小時隨時呼叫的工作不會造成嚴重的痛苦感,
個人沒有太多興趣愛好,對工作之外留出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沒有很強的需求;
沒有太強的個人獨立性,價值觀偏向於集體主義。
之前說過,華為是我從大二就開始嚮往的公司,我認識一個很優秀的學長,他大我兩屆,
畢業加入華為,我得知以後,特意請他喝了一壺茶,兩個人聊了很久,
我也就此得知可以去海外甚至去非洲的有趣機會,後來我花了大量時間練習英語,
曾經把一本新東方託福單詞從A背到Z,又從Z背到A,整本書從頭到尾做滿了筆記。
大三暑假,我從大連坐了20多個小時的火車,來深圳看了華為總部,2個月以後,
校招簽約華為,一定程度上,華為影響了我過去5年的成長軌跡。
在這個過程中,我受益匪淺,在離開非洲時的工作交接郵件裡,
我在最下方用白色字體藏了一句話:
「Thank you all for giving me this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in Africa
early in my life. 」,
感謝華為帶給我的所有美好記憶。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華為薪資在中國廠商中數一數二,但相對工時及壓力也較大。翻攝騰訊網
https://i.imgur.com/Y2ElodI.jpg
作者: PauFrank5566 (PaulFrank5566)   2019-01-06 01:21:00
台灣一樣操,但是給不起,白癡主管也不少錯誤政策造成底下的人忙翻天
作者: loadingN (sarsaparilla)   2019-01-06 01:31:00
所以後來跳去哪? 這才是重點吧
作者: goldduck (哥達鴨)   2019-01-06 01:32:00
講幹話而已不然240躺在那賺?
作者: good5755 (竹子)   2019-01-06 01:36:00
跟發哥生活差不多
作者: chocopie (好吃的巧克力派 :))   2019-01-06 01:45:00
竹科:回家沒豪宅、吃飯啥餐道、洗衣自己洗、出門塞到爆一樣是大公司,一樣有組織文化的包袱。差別在於誰給得起。
作者: VictorLeon (QQ"￾ ￾N)   2019-01-06 01:52:00
文中有提到自己對財務方面工作效率低 那表示有同事能夠正常上下班又作一樣多的事囉XD
作者: kklarinet (阿彥)   2019-01-06 02:38:00
賺飽了當然選擇離開阿嘿嘿
作者: beergap (且戰且走)   2019-01-06 02:54:00
為什麼我覺得這篇就是堆詞藻,沒什麼內容
作者: outzumin (阿呆銘)   2019-01-06 03:16:00
這篇講的好 這種痛苦感不是人人都會有但若處在這種痛苦感跟高收入的角力中 這篇文章其實很有警示效果 心有戚戚焉給推
作者: blaine1123 (oh)   2019-01-06 03:28:00
也是GG的心聲
作者: a000000000 (九個零喔)   2019-01-06 03:35:00
25歲寫出這種東西不4很容易 不過有點微妙就是惹
作者: ps0grst (水循環)   2019-01-06 03:43:00
離職後茫了四個月,堅持的只有英文技術還是沒有特別愛好…希望能出國工作!
作者: yudofu (豆腐)   2019-01-06 03:53:00
假設此文為真,能在華為拿240萬,跳槽就算對折也有120萬,離職追求理想的痛苦比較低、年紀輕也容易換跑道、如果一開始就被被財務壓死了,就算有其他的更好的機會可能也會被眼錢的負擔給蒙蔽,不要說賺飽了就走很容易,賺不飽怕離開會更賺不飽更不想走我看才是真的。有些煩惱沒有到一定的程度根本不會發生,不代表沒有或是幹話,沒有條件作選擇可能是大多人在這之前就會先遇到的煩惱,煩惱也是有高低級之分。
作者: rogergon ( Aquila)   2019-01-06 06:15:00
海外,還是「非洲」
作者: Rocker5566 (搖滾56)   2019-01-06 06:39:00
說穿了就是能力不足啊 文青語言 他找到ceo的工作了嗎
作者: faniour (å®…å®…)   2019-01-06 06:57:00
進得了華為的能力會差到哪去?呵呵
作者: jerrychuang (kk)   2019-01-06 07:05:00
至少錢給的多,適不適應就看個人了
作者: faniour (å®…å®…)   2019-01-06 07:20:00
有些常見的通弊,不見得換工作就能解決那種一個念頭讓下面的人忙到沒日沒夜或是已經常態加班很久了,還叫人假日都不要休息的事還真的沒少過最終就是不喜歡那份工作的問題
作者: taco13 (章魚燒)   2019-01-06 07:27:00
只會抄襲的公司壓力能多大
作者: Csir (張胖胖)   2019-01-06 07:55:00
太爛 科技業板都是240萬年薪每天工時6小時無房貸有台北房子
作者: wtl (比特)   2019-01-06 07:57:00
財務長兼下一任ceo都被抓了 當然是先跑為妙
作者: MARTINA3016 (人生鳥事多)   2019-01-06 08:06:00
這個人比較適合自己當老闆,掌控一切
作者: b0690151 (阿伯)   2019-01-06 08:22:00
240在台灣不知道PR值是多少
作者: a9564208 (YOU OUT!!)   2019-01-06 08:29:00
嗯…喜歡工作到廢寢忘食也是一種能力
作者: xyz1010   2019-01-06 09:00:00
就像是104人力銀行找工作,跟點工的人員,所有的白紙黑字都有人去測試,但觀念差很多
作者: q1e5t9u6o3 (好想畢業)   2019-01-06 09:10:00
教主出沒
作者: fantasy194 (黑色天空)   2019-01-06 09:36:00
.
作者: sandyQQ (-)   2019-01-06 09:37:00
年輕的時候 薪水才是重要的 年紀大了 有了錢 才能找到適合的
作者: Wishmaster ( )   2019-01-06 09:55:00
認真講,財務算是本版的範疇嗎? = =
作者: cat0429 (momo)   2019-01-06 10:00:00
他最大的優點在”知道自己的能力到那個程度”,他知道要花150%的努力,才能達到別人80%的成果,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會意識到這點
作者: rogerayu520 (哇哇)   2019-01-06 10:11:00
寫得很棒!在光鮮亮麗的公司工作,並非人人都能適應,有想法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趁年輕多去闖一闖吧,至少自己不會後悔
作者: wjguo (wjguo)   2019-01-06 10:16:00
這篇一堆詞藻? 太少看好的文章?
作者: squard (sun)   2019-01-06 10:17:00
很棒,他應該是從財務跳到業務去了,文章裡有寫到。
作者: loking (J)   2019-01-06 10:33:00
寫的真好,喜歡他的心態
作者: wjguo (wjguo)   2019-01-06 10:37:00
其實一個人在描述一個事實 背後很多人在猜測動機 什麼能力不足 240 在一線科技業不算多 所以有些人抱著這麼好為什麼要離職去負面臆測 除了顯示人生閱歷不足也展現內心的黑暗面慘的是 這些人就算付出24h 也賺不到這些錢 只好說人家能力不足 卻看不到自己連入門票都拿不到
作者: mker (義經)   2019-01-06 10:39:00
作者: wjguo (wjguo)   2019-01-06 10:42:00
只會抄襲的公司壓力有多大?大學生?拿吸管看天空 呵呵
作者: HardyJJ (JJHardy)   2019-01-06 10:49:00
這感覺像記者寫的
作者: oneheat (等待)   2019-01-06 10:51:00
待不到一年都快100了,有完整分紅的200是平均值
作者: wjguo (wjguo)   2019-01-06 11:07:00
其實沒辦法從文章擷取有用資訊 立刻情緒反應 藉由批評獲得心理平衡 大概也只能停在底層 一篇文章就可以論能力 也是奇葩 懷疑薪水 可以上網做功課 不要看過自己看不到的東西 就開始酸
作者: GucciMe (Fashion adapter)   2019-01-06 11:25:00
25歲寫出這文章,果真神人!
作者: imlin1117 (雅痞公爵)   2019-01-06 11:37:00
身體重要
作者: dslite (呼呼)   2019-01-06 11:43:00
強者本來就可以挑公司
作者: RTA (愛文文)   2019-01-06 11:48:00
說真的去非洲才240也來說嘴,這種只能在中國屁而已,你自己看一下去南京台積電的31年薪多少啦
作者: Infinair (Frowias)   2019-01-06 11:54:00
這樣也能酸 不知上面在酸的事業都做多打大 科科
作者: starburs (星爆氣流斬)   2019-01-06 12:02:00
來了來了 ptt 各個鍵盤年薪三百的都出來了
作者: billandcs (CS神棍)   2019-01-06 12:08:00
PTT推文扣憑都300萬以上啊……
作者: yudofu (豆腐)   2019-01-06 12:48:00
不拿自己的經驗出來談,借別人的光誰不會啊,可憐....
作者: Cersei (Lannister)   2019-01-06 12:49:00
一堆不知道在酸3小 25歲能有這種體悟很厲害
作者: boyzone66 (打籃球ㄟ)   2019-01-06 12:49:00
到底為什麼看這篇 我會有閱讀障礙的感覺……是在寫作文題目嗎……
作者: Eric0605 (我還有點餓)   2019-01-06 13:07:00
蠻厲害了 畢業就有這種薪水而且勇敢離開他說的很多人都可以在gg裡面看到
作者: waterseven5 (water)   2019-01-06 13:18:00
寫的不錯啊,而且25歲就真正了解自己的人不多吧
作者: s006664 (低調的爆肝)   2019-01-06 13:31:00
我看完還以為在看台積文 看來全球大公司很多都差不多
作者: orz811017 (orz811017)   2019-01-06 13:53:00
老了才難轉吧 年輕時換跑道的成本比較低
作者: wjguo (wjguo)   2019-01-06 13:54:00
我想知道 Rta 的薪水 還有他願不願意寫文章
作者: orz811017 (orz811017)   2019-01-06 13:54:00
覺得不錯 現在25歲大家都才剛開始上班而已
作者: wkheinz (qk)   2019-01-06 13:56:00
寫得不錯啊 這種文也能無腦酸 太可悲了吧 雖然我不是科技業
作者: jkl852 (444)   2019-01-06 14:12:00
台灣很多 整天哀哀叫也不離職 等老了就走不掉了
作者: cutehale (無所謂的藍)   2019-01-06 14:30:00
25歲說幹話
作者: sinon8866 (Frobenius)   2019-01-06 14:32:00
比起作者 很多人年紀一大把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整天做不喜歡的工作 不設法做些努力改變 只會拿比別人多一點點的收入來安慰自己
作者: wtfconk (mean)   2019-01-06 14:53:00
太長END,簡而言之就是把人生都賣給公司換來的金錢更慘的是在鬼島就算賣了還拿不到這個價,資方會說太貪婪
作者: fakeayumi (fakeayumi)   2019-01-06 15:00:00
加班生活跟會計師事務所蠻像的,但鬼島會計師事務所頭幾年的年薪也沒這年薪的一半~
作者: IhateOGC (我討厭)   2019-01-06 15:02:00
文組寫這樣文章,可憐
作者: wjguo (wjguo)   2019-01-06 15:06:00
這主題在講人生方向 有些人又在抱怨雇主 也不想想自己值不值得談薪水
作者: dtwilson (wilson)   2019-01-06 15:10:00
寫得不錯啊 人各有志 衣食無憂的情況下犧牲一些收入換取快樂 也是一種平衡
作者: bhchad (知識搬運工)   2019-01-06 15:39:00
有自己想法的年輕人
作者: PauFrank5566 (PaulFrank5566)   2019-01-06 09:21:00
台灣一樣操,但是給不起,白癡主管也不少錯誤政策造成底下的人忙翻天
作者: loadingN (sarsaparilla)   2019-01-06 09:31:00
所以後來跳去哪? 這才是重點吧
作者: goldduck (哥達鴨)   2019-01-06 09:32:00
講幹話而已不然240躺在那賺?
作者: good5755 (竹子)   2019-01-06 09:36:00
跟發哥生活差不多
作者: chocopie (好吃的巧克力派 :))   2019-01-06 09:45:00
竹科:回家沒豪宅、吃飯啥餐道、洗衣自己洗、出門塞到爆一樣是大公司,一樣有組織文化的包袱。差別在於誰給得起。
作者: VictorLeon (QQ"￾ ￾N)   2019-01-06 09:52:00
文中有提到自己對財務方面工作效率低 那表示有同事能夠正常上下班又作一樣多的事囉XD
作者: kklarinet (阿彥)   2019-01-06 10:38:00
賺飽了當然選擇離開阿嘿嘿
作者: beergap (且戰且走)   2019-01-06 10:54:00
為什麼我覺得這篇就是堆詞藻,沒什麼內容
作者: outzumin (阿呆銘)   2019-01-06 11:16:00
這篇講的好 這種痛苦感不是人人都會有但若處在這種痛苦感跟高收入的角力中 這篇文章其實很有警示效果 心有戚戚焉給推
作者: blaine1123 (oh)   2019-01-06 11:28:00
也是GG的心聲
作者: a000000000 (九個零喔)   2019-01-06 11:35:00
25歲寫出這種東西不4很容易 不過有點微妙就是惹
作者: ps0grst (水循環)   2019-01-06 11:43:00
離職後茫了四個月,堅持的只有英文技術還是沒有特別愛好…希望能出國工作!
作者: yudofu (豆腐)   2019-01-06 11:53:00
假設此文為真,能在華為拿240萬,跳槽就算對折也有120萬,離職追求理想的痛苦比較低、年紀輕也容易換跑道、如果一開始就被被財務壓死了,就算有其他的更好的機會可能也會被眼錢的負擔給蒙蔽,不要說賺飽了就走很容易,賺不飽怕離開會更賺不飽更不想走我看才是真的。有些煩惱沒有到一定的程度根本不會發生,不代表沒有或是幹話,沒有條件作選擇可能是大多人在這之前就會先遇到的煩惱,煩惱也是有高低級之分。
作者: rogergon ( Aquila)   2019-01-06 14:15:00
海外,還是「非洲」
作者: Rocker5566 (搖滾56)   2019-01-06 14:39:00
說穿了就是能力不足啊 文青語言 他找到ceo的工作了嗎
作者: faniour (å®…å®…)   2019-01-06 14:57:00
進得了華為的能力會差到哪去?呵呵
作者: jerrychuang (kk)   2019-01-06 15:05:00
至少錢給的多,適不適應就看個人了
作者: faniour (å®…å®…)   2019-01-06 15:20:00
有些常見的通弊,不見得換工作就能解決那種一個念頭讓下面的人忙到沒日沒夜或是已經常態加班很久了,還叫人假日都不要休息的事還真的沒少過最終就是不喜歡那份工作的問題
作者: taco13 (章魚燒)   2019-01-06 15:27:00
只會抄襲的公司壓力能多大
作者: Csir (張胖胖)   2019-01-06 15:55:00
太爛 科技業板都是240萬年薪每天工時6小時無房貸有台北房子
作者: wtl (比特)   2019-01-06 15:57:00
財務長兼下一任ceo都被抓了 當然是先跑為妙
作者: MARTINA3016 (人生鳥事多)   2019-01-06 16:06:00
這個人比較適合自己當老闆,掌控一切
作者: b0690151 (阿伯)   2019-01-06 16:22:00
240在台灣不知道PR值是多少
作者: a9564208 (YOU OUT!!)   2019-01-06 16:29:00
嗯…喜歡工作到廢寢忘食也是一種能力
作者: xyz1010   2019-01-06 17:00:00
就像是104人力銀行找工作,跟點工的人員,所有的白紙黑字都有人去測試,但觀念差很多
作者: q1e5t9u6o3 (好想畢業)   2019-01-06 17:10:00
教主出沒
作者: fantasy194 (黑色天空)   2019-01-06 17:36:00
.
作者: sandyQQ (-)   2019-01-06 17:37:00
年輕的時候 薪水才是重要的 年紀大了 有了錢 才能找到適合的
作者: Wishmaster ( )   2019-01-06 17:55:00
認真講,財務算是本版的範疇嗎? = =
作者: cat0429 (momo)   2019-01-06 18:00:00
他最大的優點在”知道自己的能力到那個程度”,他知道要花150%的努力,才能達到別人80%的成果,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會意識到這點
作者: rogerayu520 (哇哇)   2019-01-06 18:11:00
寫得很棒!在光鮮亮麗的公司工作,並非人人都能適應,有想法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趁年輕多去闖一闖吧,至少自己不會後悔
作者: wjguo (wjguo)   2019-01-06 18:16:00
這篇一堆詞藻? 太少看好的文章?
作者: squard (sun)   2019-01-06 18:17:00
很棒,他應該是從財務跳到業務去了,文章裡有寫到。
作者: loking (J)   2019-01-06 18:33:00
寫的真好,喜歡他的心態
作者: wjguo (wjguo)   2019-01-06 18:37:00
其實一個人在描述一個事實 背後很多人在猜測動機 什麼能力不足 240 在一線科技業不算多 所以有些人抱著這麼好為什麼要離職去負面臆測 除了顯示人生閱歷不足也展現內心的黑暗面慘的是 這些人就算付出24h 也賺不到這些錢 只好說人家能力不足 卻看不到自己連入門票都拿不到
作者: mker (義經)   2019-01-06 18:39:00
作者: wjguo (wjguo)   2019-01-06 18:42:00
只會抄襲的公司壓力有多大?大學生?拿吸管看天空 呵呵
作者: HardyJJ (JJHardy)   2019-01-06 18:49:00
這感覺像記者寫的
作者: oneheat (等待)   2019-01-06 18:51:00
待不到一年都快100了,有完整分紅的200是平均值
作者: wjguo (wjguo)   2019-01-06 19:07:00
其實沒辦法從文章擷取有用資訊 立刻情緒反應 藉由批評獲得心理平衡 大概也只能停在底層 一篇文章就可以論能力 也是奇葩 懷疑薪水 可以上網做功課 不要看過自己看不到的東西 就開始酸
作者: GucciMe (Fashion adapter)   2019-01-06 19:25:00
25歲寫出這文章,果真神人!
作者: imlin1117 (雅痞公爵)   2019-01-06 19:37:00
身體重要
作者: dslite (呼呼)   2019-01-06 19:43:00
強者本來就可以挑公司
作者: RTA (愛文文)   2019-01-06 19:48:00
說真的去非洲才240也來說嘴,這種只能在中國屁而已,你自己看一下去南京台積電的31年薪多少啦
作者: Infinair (Frowias)   2019-01-06 19:54:00
這樣也能酸 不知上面在酸的事業都做多打大 科科
作者: starburs (星爆氣流斬)   2019-01-06 20:02:00
來了來了 ptt 各個鍵盤年薪三百的都出來了
作者: billandcs (CS神棍)   2019-01-06 20:08:00
PTT推文扣憑都300萬以上啊……
作者: yudofu (豆腐)   2019-01-06 20:48:00
不拿自己的經驗出來談,借別人的光誰不會啊,可憐....
作者: Cersei (Lannister)   2019-01-06 20:49:00
一堆不知道在酸3小 25歲能有這種體悟很厲害
作者: boyzone66 (打籃球ㄟ)   2019-01-06 20:49:00
到底為什麼看這篇 我會有閱讀障礙的感覺……是在寫作文題目嗎……
作者: Eric0605 (我還有點餓)   2019-01-06 21:07:00
蠻厲害了 畢業就有這種薪水而且勇敢離開他說的很多人都可以在gg裡面看到
作者: waterseven5 (water)   2019-01-06 21:18:00
寫的不錯啊,而且25歲就真正了解自己的人不多吧
作者: s006664 (低調的爆肝)   2019-01-06 21:31:00
我看完還以為在看台積文 看來全球大公司很多都差不多
作者: orz811017 (orz811017)   2019-01-06 21:53:00
老了才難轉吧 年輕時換跑道的成本比較低
作者: wjguo (wjguo)   2019-01-06 21:54:00
我想知道 Rta 的薪水 還有他願不願意寫文章
作者: orz811017 (orz811017)   2019-01-06 21:54:00
覺得不錯 現在25歲大家都才剛開始上班而已
作者: wkheinz (qk)   2019-01-06 21:56:00
寫得不錯啊 這種文也能無腦酸 太可悲了吧 雖然我不是科技業
作者: jkl852 (444)   2019-01-06 22:12:00
台灣很多 整天哀哀叫也不離職 等老了就走不掉了
作者: cutehale (無所謂的藍)   2019-01-06 22:30:00
25歲說幹話
作者: sinon8866 (Frobenius)   2019-01-06 22:32:00
比起作者 很多人年紀一大把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整天做不喜歡的工作 不設法做些努力改變 只會拿比別人多一點點的收入來安慰自己
作者: wtfconk (mean)   2019-01-06 22:53:00
太長END,簡而言之就是把人生都賣給公司換來的金錢更慘的是在鬼島就算賣了還拿不到這個價,資方會說太貪婪
作者: fakeayumi (fakeayumi)   2019-01-06 23:00:00
加班生活跟會計師事務所蠻像的,但鬼島會計師事務所頭幾年的年薪也沒這年薪的一半~
作者: IhateOGC (我討厭)   2019-01-06 23:02:00
文組寫這樣文章,可憐
作者: wjguo (wjguo)   2019-01-06 23:06:00
這主題在講人生方向 有些人又在抱怨雇主 也不想想自己值不值得談薪水
作者: dtwilson (wilson)   2019-01-06 23:10:00
寫得不錯啊 人各有志 衣食無憂的情況下犧牲一些收入換取快樂 也是一種平衡
作者: bhchad (知識搬運工)   2019-01-06 23:39:00
有自己想法的年輕人
作者: bkcat2 (my english is poor)   2019-01-07 00:15:00
25歲時認為薪水是重要的36歲老了 我懂了 確實如此
作者: bkcat2 (my english is poor)   2019-01-06 16:15:00
25歲時認為薪水是重要的36歲老了 我懂了 確實如此
作者: stock999 (史托克柰褦錼)   2019-01-06 17:43:00
樓上,因為你錢賺夠了。45時若錢不夠,薪水還是最重要的
作者: lovebridget (= =")   2019-01-06 18:27:00
樓上XD 他是說 確實如此
作者: RTA (愛文文)   2019-01-06 18:33:00
重點是去非洲誒,年薪240值得嗎?
作者: wjguo (wjguo)   2019-01-06 18:49:00
如果工作10年還嫌錢不夠 要嘛需求多 想買車買房 要馬能力差社會上很多人是想發展自己興趣 可以沒有物質慾望這就像有錢人嫌吃太多龍蝦對身體不好 沒錢但想吃的在說人家不懂珍惜 最喜歡看這種魯蛇透過貶低別人的取暖
作者: naskate (QQ)   2019-01-06 19:36:00
能真正了解自己是很厲害的事吧...況且能進華維的大陸學生一定是在大陸裡很頂尖的一群 說他差也太誇張
作者: wjguo (wjguo)   2019-01-06 19:49:00
會沒有邏輯和證據批評的 大多是一些爬不上去的人
作者: rogergon ( Aquila)   2019-01-06 20:54:00
240萬很多?得個瘧疾黃熱伊波拉就都吐回去了。
作者: wjguo (wjguo)   2019-01-06 21:13:00
照樓上邏輯 1000 也不夠
作者: OxFFFF (65535)   2019-01-06 23:11:00
優文!竟然出自不到30歲之手,閱歷一定很豐富!
作者: BlueSausage (香腸哥)   2019-01-06 23:42:00
兩倍的薪水,但工作量也是兩倍
作者: eknbz (^_<)   2019-01-07 00:33:00
推文大概七成人不到他年薪的一半,也是評論的口沫橫飛,科技板日常,真棒
作者: SmileLee (國士無雙)   2019-01-07 00:39:00
稅後240, 稅前超過300吧(三年資歷?)
作者: wjguo (wjguo)   2019-01-07 01:12:00
如果貧窮讓人失去想像 嫉妒則讓人喪失學習
作者: jl40 (jl)   2019-01-07 02:47:00
這是當下的想法 過個十年再回頭看看 如果還是一樣的想法 那真的是恭喜
作者: yudofu (豆腐)   2019-01-07 08:03:00
華為有輪流上前線的制度,沒去外頭衝過一輪跟服義務役一樣
作者: smallma009 (Rain老爺)   2019-01-08 10:01:00
歡迎回來鬼島 你放棄了250w 台灣你只能找到50w
作者: wjguo (wjguo)   2019-01-08 14:13:00
以這種資歷台灣不會只有50w, 講話還是要合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