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中年轉職,面試分享Part1

作者: chadtracy (無名)   2018-08-25 03:23:36
: 講白話點, 也就是你是top也會撞到頭的意思, 並沒那麼勵志的努力就會有你的位置. 市場
: 職缺與薪水的決定, 主要是來自於預算還有HR(budget+headcount)這公式, 沒有就是沒有,
: 哈佛或矽谷來也一樣, 特別是大公司更是標準化, 找一個100分來一個150, 也不會x1.5,
: 就是這樣機械化填格子罷了, 沒那麼多複雜的道理, 而很多人資或主管也沒思考那麼多
: 所以格子越來越小, 但你越來越大時, 就會發生裝不進去的情況. 不是這個內容物不好,
: 而是這整個格子的底盤根本就不夠深厚. 這就是台灣隱藏在低薪背後的真正問題. 很多人
: 常講的一些商業勵志話 (只要有實力, 人脈, 努力xxx...等) 是沒錯, 但是當你遇到這種
: 限制問題, 那些實力人脈努力, 如果不能擴張格子的話, 也只是在聊天而已, 這樣的比喻
: 希望有表達到, 但並不是否定努力向上的態度, 那是一定要的基本態度
: 所以就在格子變小變少, 還有生存者偏差下加劇了這天花板的下降. 我認為如果對自己生
: 涯有打算, 要儘早面對這個事實 (包含學生) 而不是鄉愿的跟隨商業書那套直線腦思考.
: 具體突破方式我之前有提過些, 除了儘早瞭解自己專長領域是基本外, 還要知道這塊在台
: 格子分布狀況, 夠不夠多 (平均的人), 夠不夠大 (前段的人), 隨著研究就會越發現很多
: 在喊的"趨勢"與格子根本是兩回事, 甚至還成反比. 也會對很多議題背後目的到底是什麼
: 有更深的瞭解, 進而做出判斷
: 感謝分享, 在此做點拋磚引玉, 也希望能吸引到強者分享不同角度的思維與經驗
這篇算是近年來發中年文裡面,有自己深刻體會的文章了
只是有些時候還是得提,見山不是山...這個盲點很多人還是搞不懂。
稍微寫一下好了。
30歲前後大家還會想要拚實力,技術力
但問題是你的實力跟技術力通常在28歲前後就只剩下邊際效應
也就是所謂的拖尾速階段,一到了35看似有點成績,問題也是最容易陣亡的時候
理由:你會老,年輕人也會大。
年輕的時候被年功制限縮,老的時候還來不及擺老就等著被公司盯上。
如果你過了30歲現在還在想格子的問題。
那我可以告訴你,你的格子會綁死你自己。
當然你有提到台灣僧多粥少的狀況,這點是完全正確的。
問題點在於你怎樣為自己創造有利的環境。
這件事情我每次在這個版提到的時候都會被一堆小朋友笑
前幾天我看趙立新的微博裡的一段話整個大笑。
這大叔真的是有歷練的人,一股腦就把我腦袋裡下半我說不出來的話都講完了
机会总是给没有准备的人,给了也没什么用。
有准备的人都自己创造机会,不需要等。
老说自己准备好了就是差一个机会的,多半是诳语。
回到問題本身,怎樣去破解這個局。
技術本身是你的根基,重點是做轉型,提早做準備
而且要考慮的不只二轉、還要三轉、四轉
你要看你上面的格子,那就只能看小範圍的區域,你有能力二轉三轉
自然就會有多的格子跟應用可以擴展你的視野
其實在老外的想法裡面,他們非常注重所謂的Diversity
套句現在火紅的人工智慧來解釋的話,會有很有趣的發現。
你在最佳化的過程裡面你再怎麼做下去,就會落入所謂的區域最佳化區間
結果就是你在這個區域裡面雖然是最好的,但不是全面性的最好
因為你看到的只是這個區塊
要怎樣跳出這個區塊,就要靠所謂的outliner
也就是把一堆以前不會考慮,甚至是超出範圍的場域列入演化的種子範圍
這樣才有機會跳出你本來的範圍,稍微看到全域裡面的解。
同樣的,在職場裡面的Diversity也就是會把一些本來不是這個領域
不同資歷,不同經驗的人湊在一起
藉由不斷的討論與碰撞,激起更大的火花在職場裡面。
我想大概就簡單解釋到這邊
希望我這篇文發下去不會跟以前一個晚上不到就砍文。
作者: qmqmqm   2018-08-25 03:51:00
作者: euser1777 (YY)   2018-08-25 04:00:00
推! 反正台灣政府也有問題!產業公司都沒淘汰機制很怪!都是讓勞工在這小島自相殘殺,引陸資,引外商解決長久!
作者: sdbb (幫我泡杯卡布奇諾)   2018-08-25 04:22:00
QQ
作者: purecare   2018-08-25 05:24:00
prop!
作者: TheSoftwareP (You can't see me)   2018-08-25 06:44:00
講"機會"那段, 層次還不夠.準備不是為了要等待機會.AI的找max/min, 拿來用到職場也怪怪的
作者: iamala (it depends)   2018-08-25 07:50:00
這篇說得真好
作者: apley (佛渡有緣人)   2018-08-25 07:54:00
機會那段,我三句都經歷過,我覺得完全沒說錯 XDDDDDDDDDD看到趙立新那段,我跟原PO一樣,一直大笑,而且是笑我自己
作者: anderwa   2018-08-25 07:58:00
作者: MrRedHair (紅毛)   2018-08-25 11:19:00
這篇比較像空談出一張嘴
作者: Jerryh0312 (阿雞)   2018-08-25 11:51:00
淘汰機制不可能有,要不既得利益者如何生存
作者: chadtracy (無名)   2018-08-25 11:58:00
樓上,不然年功制是在幹嘛的XDD 當然保護啊
作者: flowheart (生氣就輸了)   2018-08-25 12:08:00
受教了 感恩
作者: sanXSD (MaMaMiYa)   2018-08-25 12:14:00
機會自我創造的 只是本版 好像都是GG哈
作者: batista1980 (生活要精采)   2018-08-25 12:49:00
diversity真的挺重要的有時候也不是一定要轉職,但diversity夠,你一個人可以抵一個team
作者: TheSoftwareP (You can't see me)   2018-08-25 13:47:00
此po作者在40歲還能轉職,從事新的領域,實在難得.不如有時間再把那段過程整理分享?過幾年(被火),也許我會分享50歲轉職的心得.
作者: qmqmqm   2018-08-25 15:11:00
40轉職真的強 完全硬底子 也應該很自律好呀 期待50的 哈哈
作者: solonwu (絕對的信仰可以革新命運)   2018-08-25 21:41:00
好文章
作者: Wishmaster ( )   2018-08-25 23:38:00
原文不是2轉,3轉;原文是轉職耶 XDDDDDDDD
作者: zxz56780 (全部投入)   2018-08-25 23:48:00
如何維持熱情感覺是個難關
作者: turmeric (turmeric)   2018-08-26 00:04:00
在職場歷練過一些事後 對此篇特有感覺 感謝您的分享
作者: checkmarx (marx)   2018-08-28 11:19:00
廢話一堆 發去國外版 這裡是台灣 要馬改 要馬閉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