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解讀中國大陸《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作者: zxcvxx (zxcvxx)   2017-07-24 09:21:26
[情報] 解讀中國大陸《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三步走戰略、發展關鍵技術與新興産業
http://bit.ly/2vzRGMy
中國大陸國務院於2017年7月20日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提出了面向2030年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
措施,部署構築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先發優勢,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
由於,中國本身認知到自己在人工智能整體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差距,缺少重
大原創成果,包括:
在基礎理論、核心算法以及關鍵設備、高端芯片、重大産品與係統、基礎材料、元器件、
軟件與接口等方面差距較大;
科研機構和企業尚未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態圈和産業鏈,缺乏係統的超前研發布局;
人工智能尖端人才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適應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礎設施、政策法規、標準體係亟待完善。
《規劃》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戰略目標三步走:
● 2020年,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人工智能産業成為新的重要經濟
增長點,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成為改善民生的新途徑;
● 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實現重大突破,部分技術與應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人工智
能成為中國産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主要動力,智能社會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 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
新中心。
《規劃》提出六個方面重點任務:
● 一是構建開放協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創新體係,從前沿基礎理論、關鍵共性技術、創新平臺
、高端人才隊伍等方面強化部署。
● 二是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經濟,發展人工智能新興産業,推進産業智能化升級,打造人工
智能創新高地。
● 三是建設安全便捷的智能社會,發展高效智能服務,提高社會治理智能化水平,利用人工
智能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促進社會交往的共享互信。
● 四是加強人工智能領域軍民融合,促進人工智能技術軍民雙向轉化、軍民創新資源共建共
享。
● 五是構建泛在安全高效的智能化基礎設施體係,加強網絡、大數據、高效能計算等基礎設
施的建設升級。
● 六是前瞻布局重大科技項目,針對新一代人工智能特有的重大基礎理論和共性關鍵技術瓶
頸,加強整體統籌,形成以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項目為核心、統籌當前和未來研發任
務布局的人工智能項目群。
發展人工智能新興産業
加快人工智能關鍵技術轉化應用,促進技術集成與商業模式創新,推動重點領域智能産品
創新,積極培育人工智能新興業態,布局産業鏈高端,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工智能産
業集群。
其中,《規劃》針對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經濟,發展人工智能新興産業,提出大力發展人
工智能新興産業:
一、智能軟硬件。
開發面向人工智能的操作係統、數據庫、中間件、開發工具等關鍵基礎軟件,突破圖形處
理器等核心硬件,研究圖像識別、語音識別、機器翻譯、智能交互、知識處理、控制決策
等智能係統解決方案,培育壯大面向人工智能應用的基礎軟硬件産業。
二、智能機器人。
攻克智能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專用傳感器,完善智能機器人硬件接口標準、軟件接口協議
標準以及安全使用標準。研制智能工業機器人、智能服務機器人,實現大規模應用並進入
國際市場。研制和推廣空間機器人、海洋機器人、極地機器人等特種智能機器人。建立智
能機器人標準體係和安全規則。
三、智能運載工具。
發展自動駕駛汽車和軌道交通係統,加強車載感知、自動駕駛、車聯網、物聯網等技術集
成和配套,開發交通智能感知係統,形成我國自主的自動駕駛平臺技術體係和産品總成能
力,探索自動駕駛汽車共享模式。發展消費類和商用類無人機、無人船,建立試驗鑒定、
測試、競技等專業化服務體係,完善空域、水域管理措施。
四、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
突破高性能軟件建模、內容拍攝生成、增強現實與人機交互、集成環境與工具等關鍵技術
,研制虛擬顯示器件、光學器件、高性能真三維顯示器、開發引擎等産品,建立虛擬現實
與增強現實的技術、産品、服務標準和評價體係,推動重點行業融合應用。
五、智能終端。
加快智能終端核心技術和産品研發,發展新一代智能手機、車載智能終端等移動智能終端
産品和設備,鼓勵開發智能手表、智能耳機、智能眼鏡等可穿戴終端産品,拓展産品形態
和應用服務。
六、物聯網基礎器件。
發展支撐新一代物聯網的高靈敏度、高可靠性智能傳感器件和芯片,攻克射頻識別、近距
離機器通信等物聯網核心技術和低功耗處理器等關鍵器件。
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關鍵共性技術體系
1.知識計算引擎與知識服務技術研究知識計算和可視交互引擎。
研究創新設計、數字創意和以可視媒體為核心的商業智能等知識服務技術,開展大規模生
物數據的知識發現。
2.跨媒體分析推理技術。
研究跨媒體統一表徵、關聯理解與知識挖掘、知識圖譜構建與學習、知識演化與推理、智
能描述與生成等技術,開發跨媒體分析推理引擎與驗證係統。
3.群體智能關鍵技術。
開展群體智能的主動感知與發現、知識獲取與生成、協同與共享、評估與演化、人機整合
與增強、自我維持與安全交互等關鍵技術研究,構建群智空間的服務體係結構,研究移動
群體智能的協同決策與控制技術。
4.混合增強智能新架構和新技術。
研究混合增強智能核心技術、認知計算框架,新型混合計算架構,人機共駕、在線智能學
習技術,平行管理與控制的混合增強智能框架。
5.自主無人係統的智能技術。
研究無人機自主控制和汽車、船舶、軌道交通自動駕駛等智能技術,服務機器人、空間機
器人、海洋機器人、極地機器人技術,無人車間/智能工廠智能技術,高端智能控制技術
和自主無人操作係統。研究復雜環境下基于計算機視覺的定位、導航、識別等機器人及機
械手臂自主控制技術。
6.虛擬現實智能建模技術。
研究虛擬對象智能行為的數學表達與建模方法,虛擬對象與虛擬環境和用戶之間進行自然
、持續、深入交互等問題,智能對象建模的技術與方法體係。
7.智能計算芯片與係統。
研發神經網絡處理器以及高能效、可重構類腦計算芯片等,新型感知芯片與係統、智能計
算體係結構與係統,人工智能操作係統。研究適合人工智能的混合計算架構等。
8.自然語言處理技術。
研究短文本的計算與分析技術,跨語言文本挖掘技術和面向機器認知智能的語義理解技術
,多媒體信息理解的人機對話係統。
《規劃》推動人工智能與各行業融合創新,在制造、農業、物流、金融、商務、家居等重
點行業和領域開展人工智能應用試點示范,推動人工智能規模化應用,全面提升産業發展
智能化水平。
《規劃》強調,要充分利用已有資金、基地等存量資源,發揮財政引導和市場主導作用,
形成財政、金融和社會資本多方支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格局,並從法律法規、倫理規
范、重點政策、知識産權與標準、安全監管與評估、勞動力培訓、科學普及等方面提出相
關保障措施。
http://bit.ly/2vzRGMy
作者: bab7171   2017-07-24 10:12:00
台灣:繼續蓋軌道
作者: ckvir (ckvir)   2017-07-24 11:17:00
繼續蓋風力發電
作者: Xellowse2 (Xellowse)   2017-07-24 19:33:00
換發展AI也會被KMT擋下來
作者: twin2 (貓熊)   2017-07-24 19:40:00
三年追上世界水平,8年超越13年稱霸,作夢作的可真美,等哪天mit畢業會搶著去北京工作再說吧
作者: ballstick (球棍者來信附相簿及 msn)   2017-07-24 22:04:00
好歹人家有作夢的本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