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国「墨子號」實現1203公里光子糾纏,大幅刷新世界紀錄

作者: yh662288 (yh628)   2017-06-16 18:55:51
《中國刷新世界紀錄!「墨子號」實現1203公里光子糾纏,潘建偉團隊跨越超安全通信障礙》
http://www.qpeek.com/article/fVjUKPT.html 转自QPEEK
升空整整10個月之後,「墨子號」終於再次傳來好消息,當地時間6月15日,《Nature》雜志頭版刊登出了中國「墨子號」量子衛星首次實現上千公里量子糾纏的消息,相較於此前144公里的最高量子傳輸距離紀錄,這次跨越意味着絕對安全的量子通信又進一步貼近了實用。
根據了解,此次接收量子信號的兩個地面站分別是青海德令哈站和雲南麗江高美古站,兩地相距1203公里,衛星的工作高度約為500公里。而在每晚僅有5分鐘的時間窗口期間之內,研究團隊要保證做到兩地可以同時接收到衛星所發出來的信號,功夫不負有心人,此次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而實際上,「墨子號」的高超能力從研製開始就已經顯現出來了,當時就已經實現了每秒一次量子糾纏的效率,比原有的預期要快了10倍。而「墨子號」團隊的負責人潘建偉也表示,他們已經啟動運用量子糾纏技術創建密鑰的相關實驗了,不過他們暫時並不准備對外公布實驗結果。
長期以來,量子糾纏作為一種神秘現象始終被局限於物理的研究領域,它具體表現為量子進入一種疊加狀態,即其量子特徵在同一時間處於不同狀態。像薛定諤的貓一樣,在同一時間可能存在生和死兩種狀態。物理學家已經成功實現了多種粒子的糾纏,比如電子和光子,以及超導電路這類大規模應用。
理論上說,即使處於糾纏態的物體被分開,它們的不穩定的量子態仍然保持某種聯繫,直到其中一個被測量或被擾亂。人為測量可以同步決定了另一個的狀態,無論距離多遠,這一結論都會奏效。雖然想法看上去很違反常識,甚至連愛因斯坦都曾評價它是「遙遠的幽靈活動」(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
然而,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物理學家開始研究增加距離可能會帶來的影響。在2015年進行過一項非常複雜的實驗,對相隔1.3公里處於糾纏態的電子進行測量,驗證了這種「遠距離的幽靈活動」是真實存在的。
除了基礎理論研究,量子糾纏特性最重要的還在於廣闊的應用前景,其中最重要的當屬防範黑客、提升保密的安全等級。長距離的量子糾纏是安全通信的「量子鑰匙」。任何對加密信息的破解嘗試都會對分享的鑰匙產生干擾,進而提醒通訊者注意自己的信息安全。
但棘手的問題在於,糾纏態的量子會在通過空氣等介質的時候急劇衰減。所以,目前量子秘鑰的最長距離也就只有幾百公里。作為解決辦法,量子中繼器(Quantum repeaters)能夠通過放大量子信號的方式延展網絡的覆蓋範圍,但這一技術尚未成熟。許多物理學家於是夢想通過衛星在幾乎真空的太空環境中傳輸量子信號。
「當你有衛星在全球範圍內傳輸信號的時候,一切就都不成問題了。」西班牙國家研究所的科學家 Verónica Fernández Mármol 表示,「量子衛星的跨越使得我們在光纖傳輸中遇到的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
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正是中國的潘建偉團隊,據悉,這個以中國古代哲學家的名字命名的量子衛星總共耗資約一億美元,建成之後會極大提升中國在該領域的競爭能力,做到可以和美國並駕齊驅的地位。
http://i.imgur.com/eEP2D4L.jpg
http://i.imgur.com/JBjeZr0.jpg
作者: fenghuo (fenghuolangyan)   2017-06-16 19:02:00
好棒棒,和這個版有什麽關係?
作者: heinztzeng (亞利安)   2017-06-16 19:12:00
人家搞科技搞到太空 台灣還在吃臭豆腐
作者: spectroscopy   2017-06-16 19:23:00
嗯 然後?
作者: JAPTX4869 (APTX4869)   2017-06-16 19:23:00
這本來就只有大國能玩,跟太空競賽展現國力一樣
作者: spectroscopy   2017-06-16 19:28:00
中國好厲害好棒棒 然後??
作者: ganninian (喔喔)   2017-06-16 19:29:00
然後7.58就崩潰了
作者: odahawk (羊皮狼)   2017-06-16 19:32:00
很棒啊,這和本版有何關係?
作者: Waylon107   2017-06-16 19:41:00
這個技術最終就是物體的傳送術
作者: deangelo (軒葛)   2017-06-16 19:45:00
太78 87分 不能再高了
作者: benson1212 (Da)   2017-06-16 19:45:00
a一下這帳號很愛護祖國啊
作者: zxz56780 (全部投入)   2017-06-16 20:03:00
嗯 然後?
作者: sads333 (阿鼎)   2017-06-16 20:42:00
滾啦 幹
作者: venty   2017-06-16 20:46:00
覺青:好棒棒,然後跟這版有什麼關係
作者: frankfurt (frankfurt)   2017-06-16 20:54:00
光子號,然後上fb,google要翻牆
作者: justdoit (宅身貴族)   2017-06-16 20:58:00
覺維拉連這事也得被叫出來救援
作者: whizz (澄)   2017-06-16 21:05:00
中國垃圾
作者: justdoit (宅身貴族)   2017-06-16 21:09:00
現在要說包子讚讚讚
作者: JiaK2rving (羿楓)   2017-06-16 21:45:00
支那
作者: zhanren (Ethylene Propylene)   2017-06-16 22:17:00
身為中國人覺得與有榮焉
作者: bobju (枯藤老樹昏鴉)   2017-06-16 22:27:00
中國或成最大贏家
作者: dddddd67 (斷水流大師兄)   2017-06-16 22:28:00
有工作職缺相關嗎?
作者: Ec73Iwai (( ̄□ ̄|||)a)   2017-06-16 22:46:00
干我屁事
作者: neptune317 (薨)   2017-06-16 22:52:00
這超強,讓傳輸超越光速。
作者: nova06091   2017-06-16 22:56:00
喔喔喔幹
作者: ljsnonocat2 (平凡是幸福)   2017-06-16 23:42:00
要怎樣先讓光子糾纏??
作者: coubleD   2017-06-17 00:15:00
別發這些文,我們只想知道哪個藝人家生小狗了
作者: dearober (u_ray)   2017-06-17 00:43:00
好歹也換成台灣常見的固定說法spooky = 鬼魅般的Schrodinger = 薛丁格http://i.imgur.com/Hge0dJE.jpg好歹把國改成繁體吧
作者: BosRedsucks (BosRedsucks)   2017-06-17 00:53:00
支那滾
作者: vsbrm (vsbrm)   2017-06-17 03:03:00
最近五毛的業績有點壓力,大家將就一下吧
作者: gaymay5566 (feeling很重要)   2017-06-17 03:52:00
哈 看看樓上的留言就可知道台灣的未來了
作者: yh662288 (yh628)   2017-06-17 08:29:00
看了上面的各條留言,很多條都是說酸話,可悲的心態,難怪臺灣一年不如一年
作者: vsbrm (vsbrm)   2017-06-17 08:42:00
這個新聞跟本版有何關係? 仔細看一下這個版的名稱好嗎?
作者: joe951753 (阿Q)   2017-06-17 08:48:00
tech job
作者: dynamix   2017-06-17 08:49:00
如果這和本版有關,每一篇Science 的文章都可以貼在這了
作者: vsbrm (vsbrm)   2017-06-17 09:06:00
連狀況都搞不清楚還想擔心台灣? 滾去workinchina版發展吧
作者: tzenyachin ( 今天就休息吧)   2017-06-17 09:20:00
習包子 習包子 習包子
作者: Sadan (Danny)   2017-06-17 10:02:00
放這很適合啊!樓上噓啥?
作者: agamonnon (我用食尚玩家意淫)   2017-06-17 10:07:00
有物理版
作者: unima (cm)   2017-06-17 10:22:00
怎麼有一堆罵自己祖先的垃圾?! 台灣媒體大概不會報這個!
作者: osuv (歐叔符-勝丼騎士團)   2017-06-17 10:47:00
習包子 科科
作者: vsbrm (vsbrm)   2017-06-17 10:49:00
文革時候連祖墳都可以被挖起來鞭屍了~ 祖先? 路邊認來的嗎?
作者: jacktsai1243 (金)   2017-06-17 13:05:00
在習包子的帶領之下中國或成最大贏家
作者: gaymay5566 (feeling很重要)   2017-06-17 14:55:00
量子計算絕對能開啟新領域的tech job 唉 台灣
作者: vsbrm (vsbrm)   2017-06-17 15:03:00
別在哪邊543 先回答這裡是什麼版就好~
作者: john6510 (小黃)   2017-06-17 19:44:00
手滑
作者: qswitch (燕子)   2017-06-17 22:12:00
希望台灣也能發展這相關的工作
作者: unima (cm)   2017-06-18 10:59:00
科技新領域當然跟本版有關,一堆無知學生是在噓啥?!
作者: vsbrm (vsbrm)   2017-06-18 11:15:00
繼續凹啊~
作者: aska13 (閒雲野鶴)   2017-06-18 17:30:00
白癡中國人,英文不好就別丟人,這裏是 tech_job, 不是科技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