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致版上所有辛苦過活的人們

作者: DuckChien (呼)   2016-07-05 10:38:58
也許這篇兩年前的文章有人分享過了,
但近日歷經內科寶寶難過,寶寶不說,
拎鄒罵就是美送!
我不知道要什麼時候勞工才能停止被羞辱,
我不知道為什麼一個小家庭一起吃晚餐有這麼難,
我不知道我的孩子為何該忍受偽單親的生活,
我不知道我在這裏吠一吠能有什麼改變,
我只知道,不管發生什麼事情,
我都會跟我老公並肩作戰!
我可以補個幹嗎?
「沒有任何一個上班族該受苦。上班族為了得到上級的批准認可,忍受物質上的剝奪感同
時還要告訴自己理性看待這一切,這樣不只是對個體的殘忍,還等於是給剝削勞工者一張
「請剝削我」的通行證。」
====
原文:http://world.yam.com/post.php?id=1780
地球圖輯隊
作家:學再多一樣找不到工作
2014-04-17 by:阿咖
大環境告訴我們經濟不佳,所以你能在這樣的環境中找到工作就是萬幸,許多人也因為這
樣的認知,對畢業找工作時碰上的刁難或是工作上的不公平多抱著忍氣吞聲的態度,但對
鑽研政治和媒體的作家肯迪佐(Sarah Kendzior)來說,現代人的危機已經不是工作技能不
夠或大學選錯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認知出現危機,她認為現代人正面臨自我價值的流
失。
對研究政治和媒體的學者(編註:此處修正為作家)肯迪佐(Sarah Kendzior)來說,現代人
的危機已經不是工作技能不夠或大學選錯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認知出現危機,她認為
現代人正面臨自我價值的流失,她在《半島電台》上分享了她的觀點:
再專業也沒工作
律師、電腦專家、軍事分析家以及老師,請問這些人的共通點是甚麼?
答案是,他們是一群受過專業訓練卻找不到全職工作的人。從2008年開始,這些人就開始
活在脆弱的職涯環境中,他們只能以約聘的身份工作,儘管他們已經花了許多錢接受專業
課程的訓練,希望可以避免找不到工作的窘境,但他們還是得和其他人一同為了工作搶破
頭。
他們心想,只要忽略心裡面那些對新聞、藝術或是娛樂的夢想,改去找其他的工作的話,
生活就會更安全穩定,但到頭來,他們只認識到所謂穩定的工作,其實就是附屬且替代性
高的工作罷了。
換主修一樣沒用
許多失業的畢業生,最常碰上旁人對他們說他們「太不切實際」,他們會被唸說當年應該
要選「更實際」的主修科目,像是科學或是電子工程,而不是那些變來變去又討厭的人文
社會科。
但現實是,在喊著「降低失業率」的社會中,經濟所牽連到的每個面向都遭受重創,公司
開始用約聘人員制取代全職人員,初階等級的工作內容就交給免錢的實習生來做。
所以,就算你在當時選了跟現在不同的主修,也改變不了一個已經破敗的經濟。
熱門科系全失靈
以美國來說,9%的資訊工程系學生是處在無業的狀態,14.7%的資訊管理系學生也找不到工
作,事實上,來自STEM背景的畢業生──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
neering)和醫藥(medicine)──找不到工作的比例正創下歷史新紀錄,和經濟衰退前的景
況一比,現在來自STEM背景的學生們,他們面對的失業率比過去高了2倍多。
再看到法學領域好了,美國法律系畢業生們的就業市場也正在萎縮,2011年時只有55%的學
生有全職工作,就算是佔去相當多國家預算的美國大兵,現在也因為國家預算刪減的關係
不再是熱門的畢業出路。
現代社會的問題,並不是選錯了主修或是專業訓練不夠,而是「人」的價值正在流失中。
你拿到博士學位,然後呢
畢業生往往是最常因選錯跑道被訕笑的一群人,他們在發現有76%的教授是約聘來的,而且
不少人還是低薪的現實後,就會聽到旁人質問他們:「你拿到博士學位了,然後呢?」
事實上,教職工作市場變得「前途無亮」已經是持續好幾十年的現象,然而在2008年前,
拿到博士學位的人起碼還可以有不差的工作待遇,但從2009年開始,有40%的博士生發現自
己不再有優勢,但同時間博士生的候選人數仍不斷攀升;博士生的出路變成以下幾樣:附
屬在他人機構中工作,或是成了那些有漂亮職稱,但實際上是不領薪的「非支薪人員」、
「教授特助」或是「協助研究發展的自願者」等等。
花上數年拿張沒用文憑
但就算現在高等教育已經不等於找到好工作,你還是會看到莘莘學子前仆後繼湧入研究所
,某些看不下去的人就會翻白眼地問:為什麼年輕人要為一張沒甚麼價值的畢業證書花上
好幾年?為什麼不去找工作?
準備進研究所的學生們就會反擊說,因為當他們發現那些大學畢業去找工作的同學們,有
的人是空轉好幾年找工作,有的是從實習生做起,好一點的就算找到工作,卻因為薪水太
少必須繼續依靠家裡,對他們來說,還可以享受健保保護的研究所生活似乎明智的多。(編
註:美國沒有全民健保,但學校會要求學生強制保險。)
接著,不置可否的人又會繼續說:「但這不只是在看現在你賺了多少錢,而是要看你進研
究所後,沒有工作這段期間流失掉的錢」。
出社會一陣子的人,那些大約30歲上下、在蕭條經濟中打拼賺取微薄薪水的上班族們,此
時也會跳出來加入辯論,他們會說類似這種「先找工作」的建議他們以前也聽過,但他們
其實沒有因為這樣得到甚麼好處,他們會對20多歲的畢業生說:你很難替已經失去的事情
做好甚麼計畫。
我們現在就像是處在光的盡頭一樣。
後雇傭時期:錢永遠不是你的
如果你今天是一位35歲上下,或是再大一點的人,那麼以前經濟情況中會講的規範就不適
用在你身上,你現在等於是在「後雇傭經濟時期」(post-employment economy):一個公司
企業決定不要付薪水的時期,當然,你會發現公司還是在獲利,公司還是在賺錢,但那都
不是給你的。你會繼續作著沒有加薪、沒有福利或沒有額外保障的工作。
想好好過活,已經成了會讓人稱讚的渴望。
個人價值由營利者決定
其實,高等教育的迷思不過就是病了的經濟社會中的一種癥狀,當大學院校都在自吹自擂
校院排名,表明斥資多少天價在軟硬體設備上時,他們只是想掩飾學校在師資管理上的不
足,學校中的教職員被灌輸了念頭:是他們自己接受低薪工作,是他們自己選擇的專業讓
他們的價值變得「有限」,不過呢,在一個沒人討論價值的市場中,這個部分可以省略。
這倒是讓那些總想著要讓獲利和價值極大化的人省事不少。
有關大學主修科目的爭議,其中在「個人技能」這個項目上已經被重新定義成,當畢業生
出社會後可以在公司企業裡面展現的能力,如果把這種不公平的概念再延伸到在學大學生
的層級時,那麼大學生學到的個人技能──不管是這個學生主修的領域或是教他的人──
都會被定義成「沒用」。所謂的有用還是沒有用,碰上了掌管營利的人來決定時,就是得
被重新定義。
甚麼是真正的工作
罵一個有問題的體制總是容易,但找出怎麼樣活在這樣的體制裡面就成了難題。
我們必須要清楚知道現在的問題不是個人選擇而已,而是整個體制,包含了高等教育或是
再更高等的領域,都發生危機。這其實是大眾的「認知危機」,也就是人們不清楚甚麼是
「真正的工作」,不知道甚麼是該忍受的工作內容,而工作上又有甚麼是不該犧牲的。
請剝削我
當好好過活成了想望,犧牲就成了一種美德,但英雄不會受苦。受苦者是那些正處在水深
火熱中的人。
如果你用「正確適宜」──也就是不吵不鬧,或是向組織效忠──的方式受苦,那麼你就
是一個盡本分的勤奮族;如果你是用一種痛苦、甚至苦到必須打破沉默的方式在受苦,那
麼你就是個自作自受的抱怨族。
但是,沒有任何一個上班族該受苦。上班族為了得到上級的批准認可,忍受物質上的剝奪
感同時還要告訴自己理性看待這一切,這樣不只是對個體的殘忍,還等於是給剝削勞工者
一張「請剝削我」的通行證。
當媒體齊聲說著經濟的困境與一個人當初所選有關時,人們很容易就會把整體經濟的問題
內化到自己身上,也就是說,人們會把經濟有問題的錯歸到自己身上;他們對不合理的對
待,像是作白工、不斷付出沒有回報等等,如同像是把錢丟進水裡一樣的現象感到合理。
沉默招致羞辱
當人們期盼的未來沒有來時,他們就開始疑惑為什麼會這樣,接著就會有人對他們說期待
未來是很蠢的事情,然後被罵的人們就不再說話了,因為他們無法回擊那些加諸在他們身
上的抨擊和羞辱,因為他們知道,這些羞辱是他們保持沉默所招致,他們也只能繼續保持
沉默承受這一切。
人們是有選擇的,但是現代工作者的選擇卻越來越少,過日子已經不是賺錢與否的問題,
光是活在世界上這件事本身就成了艱難的挑戰,你不只要有錢維生,更要有聰明的心智,
直接的說,也就是你不會把運氣不好當成是本身人格有問題,也不會把只是沒機會當成機
會從不會來到。
你不等於你的工作,但你怎麼對待旁人會形塑出你這個人。
互相伸出援手
那你現在到底該怎麼辦?你可以努力工作並盡力做到最好。你可以集合大家一起來改變現
況,看看能不能碰運氣在一面倒的情況中衝撞出一絲機會。但當你失敗的時候,記得有千
千萬萬的人也和你一樣失敗了,因為你無法掌握整個大環境。
同時,當你看到有人也跌倒失敗時,記得別忘了對他們伸出援手。
編註:對原文報導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 “Surviving the post-employment economy”
此為鑽研政治和媒體的作者肯迪佐(Sarah Kendzior)發表於《半島電台》的觀點,感謝熱
心網友指教應再加註本文乃個人觀點,請酌情參考。
作者: WenliYang (羊蹄嘟)   2016-07-05 10:41:00
無解 集體被奴役的意識已深植血液裡...
作者: Vitaceae (Vit)   2016-07-05 10:48:00
以下開放酸民嘲諷: 失敗者只會抱怨, 強者都爽爽過
作者: feeya (24 August 升格為鄉民)   2016-07-05 10:57:00
時代精神運動
作者: k900421 (qq)   2016-07-05 10:58:00
作者: JRD (傻了~~~)   2016-07-05 11:21:00
工程師就是訓練有素的x啊 有人拿槍指著你不讓你回家吃飯嗎大家都想到一個可以準時下班的環境 但沒人想第一個爭取可以準時下班的環境
作者: DuckChien (呼)   2016-07-05 11:26:00
這幾天我也這樣跟我老公講,但只能說,真沒人有膽在刀聲霍霍準時下班。
作者: ysgrm8502 (蟲子)   2016-07-05 11:27:00
作者: DuckChien (呼)   2016-07-05 11:27:00
我在思考串連科技產業家屬的可能性。就像警察組工會議題一樣,內部人搞這個找死,但外部人也許有機會爭取。
作者: amethystboy (紫晶男)   2016-07-05 11:31:00
如擬 照准
作者: liarstar (新竹-溫生蠔)   2016-07-05 11:32:00
很多慘線作業員,都可以準時下班,有人要做嗎?
作者: kyla (茫)   2016-07-05 11:33:00
主管們都還在,同事們也都在,七八點時主管想到還要集合快速開個小會(未來工作計劃發展之類的)小工程師能走嗎?小工程師本來也是天天正常下班,久了發現茅頭不對......唉
作者: DuckChien (呼)   2016-07-05 11:40:00
坦白講,我真不覺得高層次一點的工作就要加班,該檢討的是整個作業流程。不去思考改善來爭取自己的時間,沒道理就要人家去做什麼慘線工作吧。我想上頭腦袋才是關鍵,但沒人敲醒他們就永遠被白痴管理,別再說換公司了,四處都是蟹老闆有差嗎?
作者: bab7171   2016-07-05 12:40:00
產業沒升級一直做代工,所以只能靠人力cost down
作者: NightGod (夜神)   2016-07-05 13:58:00
如果能有工會應該可以改變什麼
作者: zszsdd (平民螞蟻)   2016-07-05 13:59:00
高層腦袋有問題,全公司都知道。誰敢當幫貓繫鈴鐺的老鼠
作者: DuckChien (呼)   2016-07-05 14:20:00
老鼠想辦法對外尋求支援吧,請問FB有勞工權益相關的粉絲頁嗎?我想參考看看。
作者: diarie (diarie)   2016-07-05 19:11:00
台灣以前靠摳死當搶日本工作,現在被強國追上,剩渣可以吃聰明早就知道要換產業,不然就是去投靠強國,跟慣老闆不值
作者: qwer666 ( )   2016-07-06 00:22:00
除了STEM的M是Mathematics外, 其他內容十分贊同
作者: bab7171   2016-07-06 07:42:00
作者: godwed (章魚)   2016-07-06 09:42:00
認同不管什麼層級的工作都不應該強迫加班
作者: ifooleru (i服了u)   2016-07-06 20:47:00
QQ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