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簡立峰:台灣眼前有兩條鴻溝

作者: expiate (夜露死苦)   2016-06-09 11:11:41
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見證台灣產業的十年發展。
他認為,台灣正面臨兩條鴻溝:一是新舊產業典範落差,另一個是世代人才落差。
簡立峰建議產官學界要往中間靠攏,才能孕育屬於台灣的新興產業。
他如何看台灣未來航向新經濟的優勢與戰略?以下為專訪摘要:
只要你的島還沒有沉,就代表有優勢;台灣人才已經外移兩百萬人,
但你的島還沒沉,就非常厲害。哪有人可以流血流十五年?
這是少數心理非常健康的人,才能夠承受得了,只是台灣環境的優勢沒被看見。
台灣的根本問題是沒有新興產業,倒不是舊產業做不好。
十年前,我們擔心產業會不好,但是十年後,這些公司大都還在。
在這麼低的毛利下,半導體還創新高,電子業還存活,沒幾家倒,其實很優秀。
所以三十年來累積的競爭力還在,但為什麼沒有新興產業?
因為人才持續外流,台灣新興產業就起不來,新創產業最終需要的是創業家,
而不是其他人。
受限B2B「不能講」模式
所以台灣新興產業的空洞,其實是前面二十年的空洞所造成,
一是中國磁吸,人才外流,另外是台灣產業本身沒有調整好。
產業沒調整好的是,過去的硬體產業雖然非常優秀,但也留下許多影響。
例如B2B生意「不能講」的問題,一方面接單代工的生意來自「不能講」的忠誠度,
另一方面那是他的營業祕密,所以製造業的優勢只有老闆知道,
外界不容易了解,但是不能講,就不能產生橫向創新。
從扶持培育的角度來看,有資源的硬體產業需要更積極投資新創產業?
這是不對的,電子業沒有責任去投資軟體或硬體產業。其實電子業是分工的,
分得很開,以Google到台積電的距離來看,中間還有十幾層的公司,
沒有理由要張忠謀有能力看到Google這個方向的投資,
我們的缺點是要把光譜一方極端的責任,拉到另一個極端,這是期待太高。
而這是誰的問題?其實是中間的金融創投投資人沒了。
台灣過去一直沒有矽谷式新創模式的概念,因為台灣是代工模式,
例如某人在供應鏈公司上班,發現有個高毛利的產品,於是自己出來做,
所以他不用開拓市場,市場和產品已經存在,於是向銀行借錢來完成事業。
矽谷式新創模式,是一個創業家「印鈔票」,有投資者認這個鈔票、給定價的過程,
台灣傳統企業沒有走過高估值的時期,習慣要有多少資本才有多少價值,
這其中沒有「人才資本」的價值,沒有人才的價值,對創業家來說,就算自己能忍耐,
創業團隊也不會來。總歸來看,台灣現在面臨兩條鴻溝:
新舊產業典範落差和世代人才落差。看起來是個大問題,
但要解起來,都跟錢有關,錢往哪裡流,就整合了。
硬體廠要「跳tone」投資
我的建議是,硬體廠「跳tone」去投資,投資對象不見得一定要對接自己的產能,
這都想得太務實了。新方向一定是現在看起來很小的地方,如果要投資新方向,
就投資人才,當作先期式的投資。
產業與人才的鴻溝,雙方都要理解,現在剛好在天平的兩極,都要往中間靠,
產業需要理解人才資本的概念,創業者得知道,在台灣創業要有產業經驗,
最好的訓練辦法是在軟硬產業之間來來去去。
我看到台灣軟體人才議題最大的可惜是:沒看到台灣既有產業的優勢,
也缺乏產業經驗,所以台灣創業家做的常常不適合這塊土地。
現在不適合的創業題材,就讓它倒吧,倒了就會去換題材,創業要三次啊。
比起台灣浪費掉的錢比起來,這些投資損失的金額太小了,
政府國發基金對新創團隊的投資,拿幾億元進去,點火點起的是幾百億的價值,
這是印鈔票耶,根本就是要用這種印法,可是新政府現在看起來還是GDP的思惟,
如果這樣,可能永遠都等不到了。所以,其中我們先不用擔心方向,
我們要擔心人才,方向是人才修正來的,他第三次才會成功,
所以我們不用幫他決定方向,要先把他們拉到市場。
把握民主政體的優勢
再往源頭說,關於教育,學校整合其實最關鍵。
新興產業基本上要跨領域,沒有一個新興產業是單一領域,
但台灣從校園開始就沒進行整合了。例如台大電機系和資訊系本身就不整合,
學生是跟著他所學的走,學校整合只要三年、四年就能培養新興產業人才了,
要企業自己培養人才,其實是比較慢的方式。
另一方面,關於進口人才,現在歐洲人才往英國集中,英國「以色列化」了。
以色列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成為矽谷的外圍;
倫敦現在之所以存在,是西方語系的外圍,他們作為技術提供者,
而不是提供服務者。
這就是台灣的路,台灣就是中國的以色列,只是年輕一代有點不甘願。
台灣產業得承認是在一個大市場的旁邊,要夠聰明的人取它一瓢飲,
尖端科技取台灣一%的市場是不會活,取中國一%的市場就能活得很好。
我們應該還是要走這個概念上:電子業相關軟體再往上拉高,
之後深耕這些關鍵技術,成為大市場的技術提供者。
台灣與中國最大的差異化就是民主政體,民主政體除了讓人創新之外,
更重要的是信賴感,不管如何,台灣下一代的信賴感高,整體素質高,
所以適合服務業或是醫療這類高優質的科技產業。
過去舊產業的實力、人才的素質、民主帶來的信賴感等,
台灣還是有很多優勢的,這需要被產業與人才共同看到。
來源: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6766
作者: cityhunter04 (無聊的乖小孩 )   2016-06-09 11:22:00
這些話,要說給上面的老闆聽!而且不是年輕人,老頭子怎麼可能去開創什麼新興產業!
作者: alotofjeff ( )   2016-06-09 11:24:00
老頭子表示:年輕時我創業,怎麼老了還是我創業?現在年輕人表示:創業可以,錢砸給我,輸贏我不負責
作者: dreamnook (亞龍)   2016-06-09 11:41:00
代工代到產生代溝 代溝混屯到沒東西可通
作者: Narcissuss (太神拉~)   2016-06-09 11:52:00
創業:摳腳奶茶?
作者: acidrain (一作品一本命推廣)   2016-06-09 12:42:00
拿英美以跟中台比 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作者: ReiFan (說好的秒速5公分呢?)   2016-06-09 13:11:00
居然叫台灣去抓對岸市場,分明是通敵
作者: Hogg10 (我男過)   2016-06-09 13:23:00
台巴有種就完全放棄祖國市場 韓國會感謝你
作者: yeahbo (MSA-0011[Bst]PLAN303E)   2016-06-09 13:23:00
中國可以連上google了?
作者: ptta (ptta)   2016-06-09 14:56:00
年輕人輸了,賠掉的是去大公司過安穩日子的機會成本,怎麼會說不負責?
作者: rogergon ( Aquila)   2016-06-09 15:17:00
問題是中國是台灣的阿拉伯甚至IS。
作者: shrimp3 (3shrimp)   2016-06-09 15:19:00
創業有炒房賺?
作者: Narcissuss (太神拉~)   2016-06-09 15:21:00
人家金融業 隨便掏空都3意美金 創業要多久才有
作者: amatt   2016-06-09 18:34:00
台灣的教育,環境跟思維本來就不適合創業。光說一堆辦不太到的道理。
作者: elcatel (興爺)   2016-06-09 19:17:00
國家興亡關我屁事。
作者: hipmyhop (黑我帕)   2016-06-09 23:03:00
說的蠻好的
作者: infor (pty)   2016-06-09 23:49:00
啊 老人先退出再說
作者: aaaming (攪屎南帝一燈大濕)   2016-06-10 08:18:00
只愛股溝和乳溝
作者: Lorekeeper (博學者)   2016-06-10 13:39:00
老實說看到上面一堆憤青思維就知道鬼島沒救了...
作者: jetk4555 (cactus)   2016-06-10 17:27:00
作者: ruthertw (小葉老大)   2016-06-10 18:37:00
台灣google可以先提供大量的工作機會好嗎?
作者: harea   2016-06-10 19:03:00
台灣是不容許失敗的
作者: saram (saram)   2016-06-11 04:54:00
講來講去還是要依賴中國...嗚...打包行李,年輕人申請台胞證去.
作者: maxherman (豪豪)   2016-06-11 22:13:00
就算去大陸,也一堆22k,怎麼活?
作者: selfhu (水管爆了)   2016-06-13 03:55:00
老人是問題+1 (有遠見的沒幾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