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jojochen (人言而無信就是兆玄)》之銘言:
: ※ 引述《Angra ()》之銘言:
: : 幾天前看到了這篇文章,不知怎的總在心裡揮之不去。
: : 也許是在矽谷待了幾年,慢慢累積了些感觸。
: : 當一件事情需要量化去理解的時候,就代表其實我們不了解這件事情。
: : 因此原po列出了許多數據跟客觀條件,也有很多熱心的版友幫忙分析了。
: : 回想當初我也這樣被解析過,但真正倒底如何,卻是走過了一遭才明白。
: : 我只是想從另一種角度寫下一些我經歷過的一些故事。
: : 個人覺得在這邊拿年薪十萬的難度相當於台灣的年薪百萬,只要進對產業念對科系就
不
: : 問題!!
: : 尤其現在軟體正熱,年薪十萬是很簡單的。
: 我不知道你的邏輯有沒有問題...矽谷十萬容易你說的,但台灣年薪百萬容易?
: 抱歉貴版第一po,也是最後一po 要被鞭被水桶我也不在乎
: 會來這裡回文是因為被轉到大多人過美好日子的美國移民社團去了
: 你的文章我不知道為何浪費時間看完了,果然也毫無感觸
: 這些故事裡面博取同情的情節,什麼股票來不及賣,姑丈生病沒第一時間就診...
: 其實我想回答你的內容,跟當初在八卦版懶得回應開版是一樣:
: 在台灣這二十多年畸形的教育體制及國家政策發展促成下...
: 各行各業都有其困難的地方,科技業絕對不是最難養成,
: 但是投資報酬率非常高的一門天之驕子職業
: 但你可以選擇在台灣年薪250-300前3%工程師過爽爽的日子
: 卻想跑到美國這種行行出狀元,只要努力就有相當不錯收入,對職業沒有歧視的國家
原po這裡才說美國行行出狀元 對職業沒有歧視
: 然後你想要像在台灣一樣 當個前3%人生勝利組工程師
: 然後我太太不用工作
: 然後我要買好學區的房子 院子有泳池
: 然後我小孩為了將來成就所以要讀私立名校
: 然後我還要休假開我的雙B到處去玩
: 然後我想要便宜的健康保險
: 然後我要幫爸媽養老,要便宜的醫療
: 然後我還要存一筆錢退休回台灣用,我愛台灣捏,小孩怎樣可以不用當兵?
: 然後我還要上美國移民社團跟人討論哪裡買第二第三棟房子收租金,幾年內就還款完
: 然後我還要上美國移民社團跟人討論怎樣避稅才可行,台灣的房地產不要被美國扣稅了
: 然後我還要上美國移民社團跟人抱怨美國人工怎麼那麼貴,看病好貴,幹電影票漲到九元
了
: 然後我再來PTT抱怨矽谷年薪十多萬根本不夠用啊
原原po哪裡有說過矽谷年薪10多萬鎂不夠用了 也可以腦補這麼多
: 你們都把矽谷人想的太好了...我根本是過苦日子啊...
: 請問你把台灣和美國生活的優點合併為一,還想要高薪穩定低風險
: 是自己有病? 還是在無病呻吟? 請問上述的條件是哪一個美國文化家庭能做到的?
: 美國本來就是一個職業發展很全面性的國家
這裡又在強調一次美國是職業發展全面性的國家好棒棒
: 中部長大西岸畢業東岸工作一陣子又飛西岸都很正常,
: 工作選擇很多,年輕人買房本來就不一定是個選項,你硬要在矽谷買怪誰?
: 租房子很貴? 前面有人報價看起來也沒有比紐約波士頓貴多少,
: 請問紐約波士頓動不動就十萬以上年薪嗎?
: 剛剛又看了一下討論發現我當年在波士頓1100租三房雅房實在是北七...
: 年薪十多萬的人租2-3000獨棟三房都嫌貴了
: 再來美國本身職業也不太有學位條件限制,
: 很多人是抱著活到老學到老工作到老的奉獻精神,
: 之前我同學就有康乃爾的教授兼醫生退休,為了興趣而再轉職學新的職業
: 有些人邊實習邊錯誤中學習同時還能領年薪三四萬
:
作者: hereafter (Allons-y!) 2016-02-23 17:39:00
這例子也太誇張 我覺得還是澳洲比較有可能easy XD因為美國人比較勤奮(兩邊我都住過,真心感想)自從到澳洲來以後我發覺美國人真是歐美人的好典範...在美國VR/劇院不誇張,但養船仍是郊區靠湖的人才會
作者: hereafter (Allons-y!) 2016-02-23 17:46:00
基本上美國就是個你掏錢掏得越爽快就越爽的國家但澳洲則不盡然其實美國還是有那種台灣人愛說的華人競爭,事實上爭得很厲害,尤其是premed/prePharm,只是台灣很少報我覺得一個國家有好有壞,無法單一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