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選後 可以轉職 國防及生技產業了嗎??

作者: shter (飛梭之影)   2016-01-17 19:38:33
※ 引述《mimi0254didi (餅乾)》之銘言:
: As title
: 不討論政治
: 但討論當選人政策其中之一為
: 發展國防、生技產業
: 國防我不熟(只知兩年前研替有去面試過中科飛彈所)
: 但生技感覺很有希望啊
: 小弟背景為機械系,碩士念115醫工,碩論 量測生理訊號跟開發量測機構
: 目前醫工產業老實說不好,所以我希望版友可以一起討論
: (研究所的校友們大多都沒去做醫工,都是去科技業)
: 我對醫工產業還是有信心,希望薪水能有Mm的水準
我的背景是電子
我在陸軍通當兵寫程式的時候單位主任跟中科院有合作案子
第一份工作勉強跟醫工有搭上邊 (研發 PACS, 還有血氧血糖機)
坦白說,國防也是有外銷的產品,像是 T86 T91
跟中科院合作的案子是多波道系統模擬器,自己研發的則是通訊機模擬器
主要是當初想要節省訓練成本,有些系統在授課時使用模擬網路達成
觀察台灣的產業大概可以找出最容易成功的方向,就是越小的越上手
我們的機車技術自主沒問題,汽車沒辦法,大型巴士更困難
行動通訊的部分也是這個樣子
台灣要有 mtk 開發晶片 要有 htc ASUS Acer 出手機或平板電腦沒問題
可是要跟 Nokia Ericsson 華為一樣燒錢研發基地台有困難
除了專利不在手上之外,也沒有像歐洲或對岸那樣廣大的內需市場支撐自己的規格
這個情況從 TD-SCDMA 到 TD-LTE 可以看的出來有夠大的內需就有辦法推出自己的東西
日本在 2G 時代做過 PDC PHS 可是 3G 以後還是向世界潮流靠攏
因為情況跟今天 TDD 賣到其他國家並且被主要規範列入 Band 差很多
如果發展生技雖然一樣燒錢,但是只要產品有確實效用又沒有專利侵犯問題
比起資訊電子產品要去制定規範當主流的角力,可能還是值得一搏
不然就是找越新潮越生活應用面技術門檻不高的項目投入在台灣還比較容易起來
半導體也是不太有這種角力問題,可是面板就會有一些
TN / IPS / VA , 或者解析度之爭
當年寬螢幕在 PC 上是 1920x1200 , 現在主流 Full HD 是 1920x1080
如果大量成本燒在非主流,那採用的人少就不符合經濟效益
所以研發成本通常還是會預期經濟效益而有所限制
像後來手機電視主流是 IPS,雖然友達的 A-MVA 不錯,可也得買技術授權生產 IPS
所以在資訊電子產業做越開放越面向市場的產品越會有規格之爭
那台灣以前有沒有成功過呢? 當然有啊
Socket 7 時代 PC 號稱除了 CPU 以外都可以用台灣廠商研發生產製造的東西兜出來
完全 MIT
最強的時候 VIA 跟 AMD 合作 DDR 直接打退 Intel 力推的 Rambus 記憶體
那時候 VIA 比股王時的 HTC 對世界的影響力大太多了
晶片組完全幫 AMD 活過 Intel 把 x86 專利化走進 Pentium II 其他廠商無法玩的時代
甚至自己買 Cyrix 來做 CPU 都有
當時晶片組都台灣的天下,還有 SiS 跟 ALi...
後來被 nVIDIA 漸漸取代的歷史就不提了
研究過去台灣產業成功發展的歷史可以知道
有跟上當時主流技術規範很重要,你才不會被邊緣化
現在聯發科在手機市場苦撐也是一樣,資電產業一日千里,沒跟上就淘汰
你現在就算有一堆 Socket 7 時代的專利也跟沒有一樣,是被淘汰的架構
發展生技有它自己的風險,但是成功後它的獲利跟過去台灣資電產業不一樣
除非馬上又有人研發出更好的藥沒侵犯你的專利價錢又比你低
現在科技業的情況就是這個樣子
也因為如此,科技業需要的人才人力遠多於生技,技術門崁分開來的
極少數的人研究出改變世界的新技術,不管是一種方法還是演算法,比如 LTE / WiMAX
少數的人將該技術開發成晶片
中數的人兜出硬體
多數的人按照規格書寫軟體, 又分有 OS / Application / UI / UX
更多的人負責灌軟體組裝硬體系統生產包裝
每一層的人不用懂上下層的技術,但的確越靠近原始層的困難度越高
要在生技產業燒錢,就等於是直接燒在資電產業那極少數的人身上
所以生技的產業規模和養活的人口不太能跟現在的台灣科技業類比
同樣的錢要燒在科技業那極少數的人身上也可以,問題是沒有環境跟內需支撐
現在的市場運作跟上世紀 Socket 7 時代已經不一樣了
不是技術超群就會有 AMD Intel 來跟你合作
從晶片組過渡到單晶片時代,VIA Cyrix 原本是先驅卻死在沙灘上
現在蘋果、三星都自己做晶片,用高通 S810 的吃了一記熱拳銷售跟產品品質都出問題
以後會不會走向應用層面的品牌廠自己養晶片研發人員避免依賴晶片商承擔風險也未知
畢竟這個產業潮流一直在變,以前分工合作後來玩 ODM OEM,各層階級分分合合的
若要待在這個科技業還是看準就業情勢吧
在委外代工的潮流時跑去應徵品牌廠的技術員
在單晶片或 CPU 廠商自己研發晶片組時跑去做第三方晶片組的開發
最後都遇到衰退期
所以有空研究一下產業趨勢再去應徵可能也是身處台灣科技業必需做的功課
然後不要忘記隨時觀察趨勢的改變
作者: epenpal (.....)   2016-01-17 19:43:00
頭推
作者: qitisland (qu-island)   2016-01-17 20:08:00
以後會不會整個包成 apps in a system?
作者: bbcrecord (qqq)   2016-01-17 20:15:00
PUSH
作者: gp03dan (HouseKing)   2016-01-17 20:44:00
好像很酷
作者: dakkk (我是牛我反芻)   2016-01-17 21:13:00
原po大概老人
作者: Geforcesaori (GS)   2016-01-17 22:06:00
好文
作者: fujicat (Yu)   2016-01-17 22:16:00
專業
作者: atpx (秋雨的心情)   2016-01-17 22:34:00
好文. 道盡台灣電子業發展
作者: ashyang (LMC)   2016-01-17 23:03:00
應該有近20年的歷史...
作者: ed78617 (雞爪)   2016-01-17 23:45:00
對照從前現在還真是...
作者: PTTCFM (PTTCFM)   2016-01-18 00:22:00
推分析
作者: xvid (DivX)   2016-01-18 01:48:00
作者: shter (飛梭之影)   2016-01-18 02:50:00
我七年級生...
作者: clubee (柏拉)   2016-01-19 01:05:00
作者: JF5385 (塵翼)   2016-01-20 23:18: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