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 富士康遭受新一輪衰落:手機業變遷影響

作者: Leebb (古人)   2013-03-30 18:47:18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HLi1AGZ ]
作者: Leebb (古人)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富士康遭受新一輪衰落:手機業變遷影響
時間: Sat Mar 30 18:36:55 2013
富士康遭受新一輪衰落:手機業變遷影響生意
2013年03月29日 08:33:23
來源: 飛象網
富士康的業績又“發作”了。
2012年,這家鴻海集團旗下的著名代工企業創下了上市7年來的最大虧損記錄,在凈利潤
上整整報虧了3.16億美元,全年營收也同比下降了17.5%,為52.39億美元。
富士康國際在年報中承認,2012年是“極度艱巨”的一年。作為最重要客戶的手機行業,
淘汰、整合的風暴在2012年幾乎達到了一個頂點,觸發了整個手機生態體係的重大變動。
富士康國際的困境,與鴻海集團旗下的其它“富士康工廠”,讓鴻海集團創始人郭臺銘面
臨了一種左右互搏的局面。
2005年,臺灣鴻海集團將內部的WLBG(無線通訊)事業群業務單獨在港上市,並成立了富士
康國際控股(FIH)的子公司,主營手機代工業務,它的主要客戶包括了諾基亞、摩托羅拉
、索尼愛立信等。
早期的2006至2007年,富士康國際的凈利潤還能維持在7億美元左右,但從2008年開始,
它的營業額和凈利潤就不斷下滑,當年凈利潤只有1.21億美元;2009年,這一數字跌至3900
萬美元,到2010年更是第一次虧損達2.183億美元。情況直到2011年才有些好轉。
富士康國際的這一輪衰落,與金融危機和那些大客戶的表現密切相關:諾基亞在2012年終
于讓出了佔據了14年之久的全球最大手機廠商的地位,至今仍處于掙扎中;摩托羅拉被谷歌
收購,而索愛分了家。
富士康在2011年拿到了黑莓手機的訂單,但手機市場的主力玩家此時已不再是它的客戶了

蘋果和三星成了市場的主宰。三星自有的生產體系能保證它把大單都留給自己,而蘋果的
情況對富士康國際來說則顯得奇特而微妙—iPhone絕大部分的代工業務都交給了鴻海集團
旗下名為IDPBG(數位產品)的事業群。IDPBG在內地同樣擁有眾多工廠,盡管也被視為“富
士康工廠”,但並不在富士康國際的資產下。
這就造成了一個幾年來令郭臺銘也頭疼不已的局面:鴻海一方面可以從蘋果的成功中獲利
,另一方面也要承擔蘋果對手們的失利所造成的損失。
它沒有辦法簡單地從鴻海集團去年公布的財務上看出來,因為這個異常龐大的集團,在20
12年仍然取得了約為1077億美元的非合並營收。
但作為上市公司,富士康國際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不可避免地低迷起來。2007年左右其股
價一度升至24港元,但之後就一路下滑,最近兩年始終徘徊在3至5港元之間。
從2011年至今,郭臺銘已經換了三任富士康國際的負責人。並且自2010年起,他還同時面
臨內地工資上漲和員工跳樓風波,當時他的一個處理方法是將每個事業群分散到內地各處
,其中北京到天津之間的廊坊廠區成了富士康國際的新據點。他在回答虧損問題時十分自
信,“FIH會回到往日光榮。”但當年最終還是以虧損加大而結束,郭臺銘讓老朋友程天縱
接替陳偉良實際掌管富士康國際,不過程天縱上任不到半年就請辭。
2011年富士康國際的訂單已經很不穩定,包括原本它們有針對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兩個大
團隊也都接近停滯狀態,”深圳一家國產手機的董事長告訴《第一財經周刊》,“當時我
們曾想找過它合作,但發現它的觀念已經很落後了。”
與它的客戶一樣,富士康其實也遭遇了從功能機轉向智能機的困境,並為此積壓了大量庫
存。而這也在2012年年報中有所顯現,雖然區域銷售額上下降不是太明顯,但凈利潤上,
歐洲區開始轉為虧損,亞洲區的利潤也比上年下滑了2億美元。
任程天縱的童文欣與前兩任不同,他沒有電子行業的多年背景,而是從事了20年的投行和
財務工作。這或許是郭臺銘不得不採取的一個方法。
童文欣在這次年報發布後公布了自己的挽救措施:全力鎖定智能手機領域,目前智能手機
佔業務的比重為50%,預估2015年可達100%。
他還透露,影響最大的勞工人數已降下來,加大自動化設備的比重,這些將為營運成本止
血。富士康國際的員工從2010年後連續下降,從最高峰時的11.8萬人減至去年年末的約7萬
人。
郭臺銘也做出了一個決定,將一部分蘋果訂單轉移到富士康國際來。2012年就有部分iPhone
5訂單轉到了富士康位于廊坊和天津的工廠,同時廊坊也吸納了包括小米和魅族在內的國產
手機訂單。
一位在廊坊富士康工作3年的員工告訴《第一財經周刊》,“2011年之前我都在諾基亞,那
時候E63我們烤漆天天6萬多件地做,後來就慢慢往下走。2012年開始做小米,但沒那麼忙
了,去年11月開始做米2,每天能做3萬件吧。”
他說,“現在廊坊蘋果的廠房佔了有一半,好幾個部門都在做,差不多廊坊就靠做蘋果支
撐了。”
但市場競爭現在已經步入了又一個新階段,相同的工作量、相同的品牌,已經無法帶來與
以前同樣的利潤。
“智能手機的價格已經變得透明,大家都只能壓縮利潤空間,加上產品變化的速度變快,
周期變短,這勢必把壓力和風險傳導到產業鏈的上遊去。無論元器件商,還是代工廠,對
富士康這種大公司來說管理起來都更難,”科通集團副總裁朱繼志對《第一財經周刊》說
。科通是國內規模最大的IC元器件分銷商。
富士康國際正在嘗試建立反應更迅速的較小團隊來解決這個問題。另一方面,童文欣表示
,今年公司營運模式將由單純的手機制造代工,延伸到設計、制造、渠道。
不過朱繼志表示,無論是手機的ODM還是OEM,目前的市場已經足夠成熟,手機產業鏈已經
很多元化了。在這樣一個開放市場中,富士康的制造能力已經不能成為它涉足多個領域的
優勢資源。
一些分析師並不看好富士康的新舉措。“到目前還是沒看到FIH有什麼能解決問題的方法,
”海通國際中國業務部副總裁郭家耀對《第一財經周刊》說,“它的成本已經壓縮到很低
很低,對上市公司來說要扭虧為盈的出路很可能是架構重組,注入鴻海集團的優質資產。

http://0rz.tw/1HPwh
作者: siemen (十萬伏特)   2013-03-30 18:37:00
血汗工廠
作者: motan (警察先生就是這個人)   2013-03-30 18:38:00
把獲利留在紅海
作者: titandream (掛居)   2013-03-30 18:38:00
新一 最近很夯喔
作者: yrrh   2013-03-30 18:38:00
鴻海做假帳嗎,今年鴻海的財報說創新高耶
作者: milkyway168 (雲河)   2013-03-30 18:38:00
快轉型建商~~在拼十年!!
作者: thomas0229 (哩麥岔)   2013-03-30 18:41:00
需要台灣人救嗎
作者: pttdog (淨網專案)   2013-03-30 18:41:00
沒工好代 富士康只能吃土
作者: dragonne (爛人)   2013-03-30 18:41:00
有生之年會看到鴻海GG嗎?
作者: ams9 (大發利市)   2013-03-30 18:45:00
讚啦
作者: taimu (?)   2013-03-30 18:46:00
喔是喔真的假的
作者: WenliYang (羊蹄嘟)   2013-03-30 20:03:00
都是工廠 看人臉色吃飯 遲早要垮的
作者: buddar   2013-03-30 20:14:00
難怪郭會去迎關公
作者: biaw (blue note)   2013-03-30 23:12:00
問到的每個部門都說賠 總公司卻公布超賺 好幾次了 XD
作者: darote   2013-03-31 00:51:00
富士康國際與鴻海是不同的, 麻煩看清楚點
作者: Wolfken   2013-03-31 12:00:00
趕快改成去非洲代工吧
作者: SCLEE5566 (歡迎詢問)   2013-04-12 14:52:00
慘啊,郭董GG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