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群創併購+三好 激戰韓流

作者: fcueeman (新生活 努力拼鬥)   2013-01-14 11:15:24
群創併購+三好 激戰韓流
群創光電今年元月歡慶成立10周年,群創是台灣最後1家成立的TFT-LCD公司,10年來透過
併購3家公司,迅速發展成國內面板廠的龍頭,2012年全年合併營收4,809億元,僅次於韓
國的三星及樂金顯示器,居全球第3大廠面板廠。
群創是鴻海集團布建「八屏一雲一網」計畫中,補上關鍵零組件TFT-LCD 面板拼圖的要角
。而被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找來,布局面板大業的段行建,正是台灣第一家TFT-LCD 面
板廠-聯友光電的創辦人,巧合的也是最後1家面板公司的創立者,見證台灣面板產業的
完整發展史。
段行建1990年自美國返台,在聯電支持下,成立聯友光電。聯友成立之初,並不是要做
TFT-LCD ,而是生產傳真機相關產品。後來發現傳真機市場沒有前景,決定改做TFT-LCD

當時台灣沒有TFT-LCD技術,聯友利用聯電位在竹科最早期的4吋半導體廠房,搬空部份機
台,買入設備做起第1代的TFT-LCD。當年的玻璃基板是320mmX400mm ,比起現在次世代面
板廠的玻璃基板動輒1米多、2米多的長寬,真是「小巫見大巫」。
段行建回憶,為了學習LCD 技術,他和現任群創樹谷分公司總經理王志超等人,還到美國
密西根州的OAS公司受訓。一天早上去上班時,聽說停車場發生打架事件,原來是韓國三
星的受訓人員起衝突。可見得台灣與三星幾乎是同時準備投入TFT-LCD產業。
聯友是台灣TFT-LCD廠的先行者,當時最早發展的日本不願賣關鍵零組件-彩色濾光片給
聯友,逼得聯友想辦法自己生產。經過1 年多的研發,不依賴日本技術,聯友約於在1995
年開始小量交貨。段行建說,那時所謂的TFT廠的全產能滿載不過是第1代玻璃基板的
3,000片,即使這樣,當時都沒有滿載過。
2001年,因為經營環境差,聯友與達碁當年2月宣布合併,成為後來的「友達光電」。當
年9月1日正式合併,段行建在10月底離開友達,本來轉行的段行建,因為鴻海想做TFT–
LCD,在郭台銘的積極延攬下,他才回到台灣。
整併三合一 專注核心事業
2002年中,他開始規劃成立「群策群力,共創事業」的群創光電,就在今天竹南T2廠外面
的馬路上,租了1間會議室,開始籌備新公司,並於2003年元月14日正式成立。
有鑑於之前經營TFT 廠的經驗,段行建向郭台銘建議,群創雖然是要生產TFT-LCD,但是
要以系統為出海口,用TFT推動系統。這項想法順利實現,成就了名噪一時的「群創模式
」。
2007年,群創只在台灣竹南擁有4.5代線及5代線各1座廠房,以及大陸的龍華系統廠,1年
就賺進161億元。當年7月群創的股價攀上178元高峰。
金融危機後的2009年,市場傳出友達與奇美電要合併。曾經在聯友光電追隨過段行建的奇
美電老幹部,徵詢他到底是與友達合併或是跟群創合併比較好?結果,奇美電選擇群創做
為合併對象。
群創在合併奇美電前,先併購同在竹南園區的統寶光電,兩家公司不僅有地利之便,且群
創當時沒有LTPS產線,合併統寶能夠發揮互補功效。
2010年3月18日,群創完成與奇美電、統寶的「三合一」,一舉讓群創的TFT 產能躍居全
球第三、台灣第一。這樣一來,面板的產能大於系統的產能,原來的群創模式變得不適用

合併後,群創的TFT的產能變很大,若再做很多系統產品,等於跟客戶競爭。段行建考量
到大陸系統廠並沒有賺很多錢,毅然決然決定停掉系統廠的事業,回過頭來專注在TFT面
板產業。
全力調體質 順勢推出新品
合併後,群創面對連續3年的全球景氣谷底,加上內部有一些整合上的問題,一直到2012
年才真正解決內部問題,積極展開整合工作。這讓群創去年財報表現優於台灣競爭對手。
同時群創也順利完成與聯貸銀行團的債務協商,達成展延還款的共識,度過一度危急的財
務缺口。
段行建堅持的經營理念,要從公司的基本改善起。3家公司整合過程,必須從以前做得不
好的地方,將這些歷史共業全數改正。
為提升面板廠稼動率,段行建強調,唯有推出好的產品,才能實質提升稼動率。他分析,
常常拿全球景氣、韓國政府及大陸政府補貼面板業為由,這些雖然是對的,但他不信補貼
能長久激發出有競爭力的企業。
群創去年在電視產品上花費很大心力去推新規格產品,主要是考量電視的面積比較大,可
以讓工廠滿載。
綜觀各方資料,發現群創稼動率不高,其實是沒有取得合理市占比重,因為同時間市場需
求量並不差。
因此,段行建引述鴻海郭董常講的:「企業沒有景氣問題,只有競爭力問題」。
企業要經營成功,需要好的產品、好的技術及好的品質,來達到合理的市占率,外面的條
件反而是次要的。
觀察台灣最成功的標竿企業:台積電和鴻海,即使在金融危機時,仍然經營得非常好,只
是獲利稍微低一點。
群創未來仍應專注本業,順勢發展出新的如觸控面板等項目,才是對的方式。
【2013/01/1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7634139.shtml
作者: forentia (謹慎)   2013-01-14 11:26:00
群創(奇美)不是每年都賠很大嗎? 怎麼最近一直造神?
作者: sanchini (王樣)   2013-01-14 11:29:00
一好+三好
作者: afters (自重自愛)   2013-01-14 20:09:00
這是雷格多己久的舊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