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高學府用最低標準 楊泮池於情於理豈能

作者: NFTU (全教總)   2017-03-01 11:50:23
【新聞稿】 發稿日期:2017年3月1日
最高學府用最低標準 楊泮池於情於理豈能無責
一如各界預期,台大自行組成的調查小組,針對郭明良學術論文造假的調查報告,並沒有
追究校長楊泮池的責任。主要的理由是共同作者只針對自己貢獻的部分負責,至於論文以
外的其他問題無須追究。調查結論一出,各界批評聲不斷,除了質疑調查結果是「棄車保
帥」之外,也分別從不同角度與標準認為楊泮池應該自動請辭下台,顯然對於台大自行調
查的結論不能認同,或認為楊泮池應有更高的標準來自我要求。
首先,從調查程序而言,由校長任命的副校長所組成的調查小組,要如何能對校長做出「
有責」的調查報告?!這樣的調查程序如何杜社會大眾悠悠之口?東華大學教授王純娟特別
指出,台大在處理郭明良案和另一位助理教授李國譚案明顯有差別待遇;對李國譚盡全力
追殺,對郭明良卻有不同對待,顯然是有雙重標準。而對於校長楊泮池受調查期間拒絕停
職,仍指揮、處理校務,整個調查程序已經遭受「汙染」,公布的調查結果,縱使是意料
之事,也不值一究。
其次,即便楊泮池在研究倫理上站得住腳,是否就代表不用負責,無須辭職下台呢?南華
大學教授周平認為從研究倫理上的合宜性推導出校長不須辭職,是邏輯上的跳躍和倫理預
設上的混淆不清。目前的調查結果是,楊校長的行動本身、動機和意圖並無造假的成分,
但這只能說明作為學者的楊泮池並未違反科學誠信(scientific integrity),而無須受到
懲處,卻不能因此證成作為校長的楊泮池是完全免責的。從責任倫理的角度來看,這件學
術論文造假案所產生的結構性條件、行動本身、行動結果和對台灣學術聲譽與大眾信任的
傷害等環節,楊泮池有責任的。就因果性而言,台大校長對於學術論文作假事件所牽涉到
的前因後果,必須負起責任。如扭曲的外部和內部評鑑制度來評量學校、系所和個別教師
的優劣,並以此給予賞罰,和以重量不重質的績效主義來分配龐大資源的制度,已成為打
造學閥、學術山頭主義、論文速食化的溫床,甚至在不良的競爭環境中,助長了為達目的
不擇手段的價值錯亂。在這樣的惡劣結構中,楊泮池不但沒有在校長的高度上,拒絕或扭
轉這個體制,甚至以行政之優勢掌握龐大經費、計畫和決策權。在這樣的環境中,郭明良
的研究團隊得以經營長達十年的造假文化,作為合作夥伴和團隊所屬大學的最高行政主管
楊泮池是難辭其咎的。其次,就學術倫理而言,造假論文所牽涉的環節中,楊泮池校長雖
被認為不違反科學真誠,但是他的雙重角色(學者和校長)卻是論文產出不可或缺的一環,
要完全抽身而出、撇清責任,實在有違情理。而從外部性來看,此波論文造假案,產生了
空前巨大的外部效應。不但嚴重挫傷了台灣整體國際形象、生物醫學的學術可信度,也造
成社會大眾對台大的信任危機。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台灣學術亂象的振衰起敝,必須從整
頓造假環境的肇因做起。已然失去公信力的台大校長楊泮池,是無法擔當此一重責大任的
。目前為止,楊泮池校長面對此一事件態度過於消極被動,缺乏主動回應的勇氣,這是非
常不負責任的。
事實上,楊泮池一開始就已經畫好負責的前提「證明故意造假就辭職」,眾所周知,要證
明一個人有造假的「故意」是極其困難之事,而楊泮池用這種最低的標準來作為「負責」
的前提,完全忽略了他做為一個掛名共同作者應擔負的道德責任,也完全忽略了他作為台
大校長應有的責任和風骨。社會看到的是一個和論文造假者關係密切,具有長期合作事實
的大學校長,在出事後急著撇清自己的責任,彷彿是路人甲一般,對於台灣學術界所造成
的重大傷害不聞不問。世新大學前校長賴鼎銘直言:論問題的嚴重性,造假案產生的風波
,不只讓五年五百億打造的頂大蒙塵,造成社會對佔據鉅額經費的生醫學術研究的不信任
,更讓國外質疑台灣的學術誠實!事件起於台大,衝擊如此深遠,作為一個校長,難道沒
有行政責任?源此,我們衷心建議楊校長:當學術倫理被澄清之際,也是承擔責任倫理(行
政責任)的最好時機!台灣教育界,不乏與當事人無關,卻勇於承擔的案例。例如,民國六
十六年蘇澳港沈船事件,當時的教育部長蔣彥士因此請辭,以示承擔。民國七十二年豐原
高中大禮堂塌毀,當時的教育廳長黃昆輝,隔天立刻請辭,負起政治責任。這二個案例的
當事人勇於承擔,最後發展都峰迴路轉!楊校長此時急流勇退,尚可保持學術界的優美身
影!若再蹉跎,不只身影日小,更將危及台大,朝向網友所言「頂賤大學」矣!
全教總理事長張旭政認為,學術界求真求實,本應有高道德標準;而作為學術界龍頭的台
大校長更應用最高道德標準來要求自我,如果不能用最高道德標準來自我要求,根本就不
夠格來擔任大學校長。身為台大校長,楊泮池用「故意造假」作為辭職標準,無視他是造
假論文的「共同作者」,無視他的論文被「撤銷」,無視他做為大學校長具有「示範」的
作用,就已顯然不符大學校長應有的風範,也是對台灣學術界的嚴重負面示範。因此,張
旭政呼籲楊泮池,第一時間沒有辭職下台原已不足,此時在調查結果證明他沒有「故意造
假」之際,主動請辭下台猶仍獲得掌聲;倘若持續神隱,戀棧權位,將引起社會的高度不
滿,惡名也將遺臭萬年。
台灣的詐騙集團聞名國際,黑心商品更是層出不窮,倘若高等教育圈、學術界持續用最低
標準看待自我,恐難遏止論文造假歪風,全教總與出席來賓誠摯呼籲楊泮池校長應樹立風
格,用最高道德標準立刻辭職以示負責,否則台大將被社會看不起,台灣的學術界也將被
國際看不起,台灣「詐騙王國」的惡名恐難有洗刷的一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