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4年退撫新制為何採「不足額提撥」

作者: blueman1025 (己不欲,勿施人)   2016-10-28 23:02:50
在說84年退撫新制之前,先簡單談一下「為何要有退撫新制」
在台灣民國60年代之前的老軍公教,退休後大都是選擇「一次性給付」
待遇不高就算了,退休後還苦哈哈,於是乎政府開始了一連串的補償方案
其中包含「優惠存款」,也就是後世所簡稱的「18%」
(最早從民國42年開始從國軍實施,爾後在54年教職人員也適用,
搞到最後連當時的國民黨的退休黨工都有 =__= )
PS:這個18%優惠存款原本立意良善,但是搞到後來變成各界爭搶的糖果
以後有空另立文章說明18%的前世今生
而在民國60-70年之間,經濟突飛猛進,我們稱為經濟奇蹟年代,
短短十年軍公教的調薪漲幅超過100%,可以想像當時經濟有多輝煌,
因為此時的退休金編制屬於「恩給制」,完全由政府所負擔
政府開始感到無法支付這個瞬間膨脹的金額,
於是在民國62年就開始著手制定具有【社會保險】精神的制度
由政府以及軍公教依照一定的比例負擔出錢。
經過一連串的討論後,82年總統頒布,84年後正式實行,
史稱「退撫新制」。
這個退撫新制有一個很大的特色,讓我困擾好久,
那就是「不足額提撥」
【採不足額提撥】
當時考量從恩給制變成儲金制,如果立即採取足額提撥,
會造成軍公教跟政府龐大的負擔 (就是突然要繳很多錢),
這樣子對於制度推行會有困難。
而當時精算的提撥率公教人員是13.55%,軍職人員是18.97%,
所以政府就訂了個「8-12%」,然後一開始以最低的8%實行,
期盼用溫和漸進的方式來調整提撥率。
那12-18%之間的缺口怎麼辦呢? 政府就想說用基金的收益來填洞
政府的信心是哪來的呢?以民國79年臺銀的一年期利率就有「9.5%」
不難想像當時的金融投資環境有多棒就好,看看現在的負利時代…..
那提撥率有調整嗎?有的,總共調了4次。
分別是民國91、93、94跟95年,調整至12%。
但是怎麼調都還是「不足額」的狀態…………….。
底下列出歷年來精算報告提到的有關教職人員的「最適提撥率」
第一次精算(88年):17.9%
第二次精算(91年):28.6%
第三次精算(94年):33.1%
第四次精算(97年):42.32%
第五次精算(100年):47.77%
第六次精算(103年):41.18%
由此可知這洞有多大就好…………………
不管這次的改革會到哪個地步,身為退撫新制下的我們,
都需要知道這制度的由來及經過,以利我們思考如何
避免前人們犯下的錯誤。
發現問題不難,提出解決方案很難,能夠預防問題更難,
期盼我們能夠順利度過這次的改革。
以上是由年改會議第10次銓敘部的報告所擷取而來的
給各位參考看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