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淺談擠壓機對部分發酵茶製造的影響(4)

作者: adrian84216 (龜先生)   2016-10-30 09:13:02
科技的進步的確能使做茶的失敗機率降低,但機器的使用終究是掌握在人手中,最終效果如何還需看做茶人的技術與用心,同樣是擠壓機,有些廠跟師傅能夠善用,讓擠壓機成為利器,也有相反的案例。
關於擠壓機對於台灣茶的不良影響,我就自己的想法跟大家分享,如有不對之處,請各位糾正
擠壓機可以讓茶葉很容易的緊結,緊結的茶固然在外觀上挺好看的,但若過於緊結會產生很多問題,像是一顆茶葉中其實含了五六七八葉,但外觀難以看出,而通常那些葉子都不會產生好的香氣滋味,很難有精製的可能。
有時剛做好的毛茶,其實含水量大約還有7%,事後想要再走乾或是烘焙時,遇到過於緊結的茶,梗還包覆在茶葉中,如此一來精製是很難達到效果的。
也有像是難以泡開的問題,近年高山的比賽茶有個現象,有不低的比例的茶葉在標準評鑑法的時間下還是無法完全展開,茶湯濃度都偏低,讓評審覺得十分可惜。
最後是由於擠壓機的幫助,使茶葉成形較為容易,減少揉捻的次數,但揉捻也可以使茶葉汁液附著在茶葉表面上,如此可能會造成茶湯濃度不如以往濃稠。
作者: bluemkevin (WHO WHO)   2016-10-30 13:29:00
還有衍生焙火的問題
作者: adrian84216 (龜先生)   2016-10-30 13:54:00
沒錯
作者: linji (臨濟)   2016-10-31 18:52:00
請問我之前喝過一泡高山茶,有看到一球但泡開卻有極粗的梗同時上面還有5、6片葉子的,這種狀況也是因擠壓機而生嗎?
作者: bluemkevin (WHO WHO)   2016-10-31 19:05:00
採工沒要求的結果
作者: lwei781 (nap til morning?)   2016-10-31 20:49:00
但是採工超愛壓茶機啊
作者: adrian84216 (龜先生)   2016-10-31 21:25:00
我會說採成這樣還能夠成型且看不出來 靠的是擠壓機
作者: lwei781 (nap til morning?)   2016-11-01 00:10:00
看不出來 採工當然高高興興的採長啊
作者: adrian84216 (龜先生)   2016-11-01 01:34:00
就是這樣XD
作者: linji (臨濟)   2016-11-01 13:57:00
原來如此 感謝各位大大的解答
作者: McQuail (strike!)   2016-11-04 01:57:00
要用擠壓機成型的茶前段的攪拌要重一點,以往在團揉成型的過程中會讓發酵度稍微再走深一點點,如果還是跟以前一樣的攪拌程度去擠會顯得太青
作者: lwei781 (nap til morning?)   2016-11-15 11:09:00
殺菁前後的變化pathway 不太一樣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