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從「16個夏天」看林心如這位演員

作者: n731662000 (WC)   2018-07-23 16:58:10
上篇聊到收視劇倒吃甘蔗的「高塔公主」,想到了多年前另一部也是倒吃甘蔗的「16個夏
天」。只是高塔越吃越是滿口渣,根本擠不出湯湯水水(這篇再鞭它一次),而16夏則是越
吃越心酸,越吃越不想停,因為捨不得讓家妮和韋德就這樣結束了。
這部劇總共前前後後看了三次,第一次是跟著電視追,第二次是強迫另一半看時,自己又
入坑一次,第三次則是杜編去年以「酸甜之味」得最佳編劇時又回去重看一次。該劇稱的
上近幾年,有品質、有口碑的好戲,現在再回去看,完全不會有尷尬感,不管在色調、演
員表現或者是劇的質感。
幾周前,在台北電影節看著劉若英拍的「後來的我們」,讓我想起了韋德和家妮,只是後
片多年後見清再遇到小曉時講了一句對我而言不是人話的對白,但卻讓許多人淚流滿面的
話:「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而16夏故事從1998的夏天到2013的夏天
,說著男主角方韋德跟唐家妮不斷錯過彼此的故事,兩個故事都充滿遺憾,16夏的金句「
記住了,就是永遠。」更是兩片的最佳結論。
我們從演員的部份說起,林心如飾演的唐家妮,從大學時的大咧咧地香菇頭,到穿著套裝
能沉穩解決奧客的賣場主管,最後則是流產的失婚婦女,16年的時光推進清楚地看到角色
變化不管口氣、姿態、眼神及心智都有在變化。如果了解影視拍攝的人,一般偶像劇大多
是完成劇本後才開始拍攝(當然還是有邊拍邊播),因此拍攝時一定是打橫著拍,意思就是
今天三場戲可能一下子演大學生,下一場就要演流產,這考驗的就是演員精準的詮釋。
再回來找一下「高塔公主」,兩片都是以大學戲做開場,上述唐家妮在不同角色的切換,
當時的她應該30多歲,演起大學生絲毫沒有違和感。反之,高劇裡的孟耿如飾演的王米娜
是不是變化就不大了,除了服裝的差異外,大學時期的米娜和悅容堂的米娜幾乎差不多,
當然不完全是演員本身的問題,劇本對於角色的轉折本來就不大,所以難有好的發揮。剛
剛一直誇林心如,當然許瑋甯也是如上述一樣,精準的詮釋出鄭瑞瑞三個時期的心境及樣
貌,大學的瑞瑞暗戀家妮、海歸的瑞瑞告白家妮、勇於做自己的瑞瑞祝福家妮,難怪妳就
拿走一座金鐘了,除了許瑋甯本身的底子外,劇本給演員的空間是不是就格外重要了。(
難怪之前楊丞琳會被噴說大頭症,劇本不好一線女明星當然不可能自砸飯碗。)
真心喜歡看林心如演戲,雖然當時很多人挑剔她的口條,說她去過大陸後也學了一些怪腔
怪調,我相信一個地方待久了,口音自然會受影響,也不是刻不刻意,如果要說怪腔怪調
,田馥甄那樣我才覺得才是刻意怪腔怪調吧!畢竟她在S.H.E裡並不會這樣(馥甄我一樣愛
妳,只是用妳來舉例)。前陣子因緣際會下,在youtube上看到花系列「太陽花」,裡面演
員個個字正腔圓,我在想是不是2000年千禧年開始,周杰倫紅了,我們是不是連話也都說
不清楚了。(杰倫表示,關我屁事)
總之對於林心如的敬業及專業是給於高度激賞。近期正在追「我的男孩」,但該片實在節
奏有點慢,情節張力不夠吸引我(我喜歡灑狗血一點的),所以才勉強撐到第8集,一切都
是為了心如才撐下去的。畢竟一位這麼成功的藝人,還願意回到台灣支持台劇,當製作人
、找資源,在這不大的市場裡(甚至頹靡)投注期待、給予希望,大家快跟我一起無限支持
「林心如」。
在日劇、韓劇、陸劇、美劇夾殺的現在,台劇相對需要我們自己人的支持,但觀眾也不是
盲目支持,期許未來台劇有更多不一樣的可能性。
https://goo.gl/77DB9P
圖文並茂連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