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安平樹屋/德記洋行/朱玖瑩故居
地址:708台南市安平區古堡街108號
電話:06-3913901
營業時間:08:30~17:00
——
完整圖文版:https://after-sleep.com/former-tait-co-merchant-house/
——
大家都知道,台南是幾乎各處都有名勝古蹟的古都,我們這趟來到安平的小旅行,在吃完
美食、走過老街與古宅巷弄後,決定來到很久沒來訪的安平樹屋/德記洋行來散步一下,
也讓小糰感受一下人生第一趟戶外教學XD
我們把車停在運河路旁的收費停車場,沿著古堡街沿路向北漫步,經過了安平老街與安平
古堡之後就會看到標示與鄭成功銅像了,再繼續走大概一分鐘就可以看到安平樹屋與德記
洋行囉
票價資訊
來參觀安平樹屋與德記洋行是需要收費的,不過其實一般民眾全票只要 70 元、半票 35
元,如果是台南市市民的話還可以憑身分證免費參觀,詳細的票價與身份資訊可參考以下
的圖片
另外我們有看到櫃檯有張貼著「臺南古蹟漫遊券」的介紹,是可以憑券暢遊赤崁樓、安平
古堡、安平樹屋及億載金城等台南知名景點的票券,每張只要 210 元,如果是有計畫要
到前面這幾個景點走走的讀者真的可以參考看看,詳細資訊可台南市政府文化局的網站唷
!
可能是平日來訪的關係,走進收票口後覺得裡面有一種恬靜的感覺。其實園區裡面的空間
不算很大,大概逛過朱玖瑩故居、安平樹屋、德記洋行後,再到樹屋咖啡坐坐、看看販賣
部的商品後就差不多了,但時間允許的話,在樹屋後方的平台遠眺一下,或找個安靜的角
落歇息也都很不錯的。不過我們逛一陣子後就湧入了一群參加戶外教學的小學生,雖然是
有點吵鬧,但這就是青春的感覺呀!
朱玖瑩故居
朱玖瑩先生曾任財政部鹽務總局局長長達17年之久,而這邊原本是台鹽的宿舍,也被稱為
「因鹽玖定」(因為鹽的關係讓玖瑩先生定居於此)。不僅是公務人員的身份,朱玖瑩先
生在書法領域的才華更是受到外界推崇,也是當代顏體書法名家。因此,朱玖瑩故居經過
整建後便規劃成書法展示館,常年展示著朱玖瑩的各式書法作品。
故居主體完整保留了當時的日式木造結構,濃濃的日式風味的建築風格又能從窗框看到滿
滿的書法意象,有一種頗有質感的氛圍。這邊似乎也是很多新人拍攝婚紗照取景的地方,
趁著沒什麼人的時候當作拍照背景真的蠻好看的
走進故居內,首先可以感受到難得的涼意( 12 月的台南依然很熱!),再來就是大大的
「盧寄平安」四字以及書法元素,整體來說佈置得舒適又愜意,不會有過於老派的感覺
一旁需要脫鞋子才能踏上的木地板區,除了可以拿印章體驗拓印留念之外,旁邊還有不間
斷的投影布幕訴說著朱玖瑩的故事
如果逛了一半突然燃起了對書法的興趣,這邊好像也有販售一些像是毛筆、硯台等周邊商
品,但如果只是突然手癢想要體驗一下動筆寫字的感覺,那繼續往另一區走過去就可以啦
這一區是我最喜歡的區域,除了有超大幅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木雕之外,一旁還有介紹了
朱玖瑩先生的書風與執筆技巧,不同高度的石台則有可以讓遊客們體驗書法寫作的毛筆與
重複使用的水寫布
用檯面上的毛筆沾上水後,就可以在水寫布上練習書法寫作了,感覺自從國小後就沒再拿
過毛筆,要寫出好看又有個人韻味的書法真的很不容易呀!我個人真的很佩服這邊的互動
式設計,用少少的成本就能讓大家留下很不錯的印象
走上樓梯稍陡的二樓後,可以看到有滿滿的字畫展示在牆面上,不過這邊展示的是另外兩
位書法家的作品,仔細看過每一幅不同風格、字體的書畫,帶給遊客們的感受一定都不盡
相同,但應該都會一致地佩服與讚嘆這些作品吧
走出朱玖瑩故居後,沿著步道就可以走向後方的樹屋咖啡與安平樹屋,沿路也有一些可以
停下腳步稍微看看的歷史痕跡。逛累的我們是有到樹屋咖啡坐了一下再繼續散步的,如果
想看我們在樹屋咖啡的體驗心得的話,可以參考「台南安平|安平樹屋咖啡館 × 蜷尾家
霜淇淋_綠意中享受冰品與咖啡」這篇文章唷!
安平樹屋
充滿綠意的安平樹屋原本是德記洋行的倉庫,學者依據門楣花崗石、窗框基石與木屋架構
等要素,判定這棟老倉庫約建於 19 世紀末,所以真的是百年以上的古蹟了。後來在日治
時期,這棟倉庫與德記洋行建築一同被交由「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使用,二戰後再被台
鹽使用。後來荒廢後,這棟建築逐漸在牆面滿佈榕樹盤據的氣根,樹冠也成為了舊倉庫的
屋頂,形成特殊的屋樹共生景觀。
樹屋內的空間不算小,裡面用了木板做出了方便行走的步道,再以黑色的鋼樑作為支撐,
配合樹陰之間散下的陽光,有一種在廢墟中的荒涼感,隨便找個角落都可以是很不錯的拍
照背景
裡面的磚頭與步道都還看得出歷史的痕跡,據說裡面的磚頭還是所使用的磚頭還是來自熱
蘭遮城(安平古堡)的建材呢
樹屋上還有搭建步道可以俯瞰整個建築物,漫步與穿梭在樹屋間真的有種特別的氛圍
樹屋的後方還有一座可以眺望鹽水溪的平台,池塘裡有超多巨大的鯉魚在漫遊著,走上平
台後有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我們帶著小糰來到平台上看魚,他一直很好奇地望下看著竄動的魚群(因為我們買了包飼
料來餵食XD),先生把他抱得緊緊的,深怕他扭動後就不小心掉下去了
不得不說樹屋保存與規劃得蠻好的,選用的木板、鋼樑等材料也都具有一些美感,跟這座
具有滿滿歷史痕跡的老倉庫融合得非常好
商品販售部
原本想繼續往德記洋行走去,但看到有一群戶外教學的小學生湧入了德記洋行內,我們決
定就先到旁邊的販售部逛逛,順便讓小糰吹一下冷氣吧
裡面除了有販售一些具有在地特色的商品,還有展示了一些德記洋行的老照片,可以稍微
看過後再實地感受一下以前的氛圍
我覺得這裡面有蠻多商品都是在其他地方沒看過的,特別是很多跟鄭成功或當地神祇有關
的文創商品感覺真的蠻酷的,不像有些地方的販賣部只會展示著隨處可見的批發商品,值
得給個推!
就算不買東西,坐在這邊翻看著藝文刊物與老照片也是挺不錯的,看著照片想像著百年前
這片土地的模樣,不知道再下一個百年又會如何呢?
英商德記洋行
終於來到最後一個重點啦!「英商德記洋行」與怡記、和記,美商唻記,德商東興等合稱
「安平五洋行」,是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時在安平設海關並正式開港後,最負盛名的
五大洋行。到了日治時期,這些洋行陸續改建或做他用,其中原本的德記洋行建築改為大
日本鹽業營業所,二戰後這邊又成為了臺南鹽場的辦公處與鹽場宿舍,民國 60 年代末在
奇美實業贊助下又改成「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到現在輾轉成為了三級古蹟與知名景點
,展出與荷治時期安平生活有關的事物
德記洋行本身的空間其實不算很大,區分成一、二樓分別有不同的常設展,走到這邊務必
要進去逛逛看看了
一樓展示著 17 世紀荷治時期在台灣生活的先民的一些日常物品,透過這些東西,可以感
受一下當時的生活樣貌
荷蘭人遠從歐洲飄洋過海而來,所以這邊也展示了不少與航海有關的古物
除了文物,裡面也擺放了一些造景或互動式的場景讓歷史的痕跡更加立體,如果想要了解
更多故事與背景的話,可能還是要有導覽會比較好
走到二樓,就是以台灣與安平的開拓史為主軸的展區了,長廊上用了不同的語言簡介了每
個時期的安平樣貌
我在這座復刻的會議室裡駐足了許久,總覺得在台灣、在安平這片土地上卻有著滿滿的西
洋歷史痕跡真的是件很酷的事情,要是歷史的走向不同,我們現在又會如何呢?當然這是
找不到答案的胡思亂想,但沒來到這裡真的不會有這些奇妙的思考哈哈
最後感覺還是花了一、兩個小時在這裡漫步著,我很喜歡這種整治得很有質感又愜意的景
點,融入了在地特色又不會過於破壞原本的美,推薦大家來到安平時可以安排一些時間來
這裡走走,感受一下百年前的安平樣貌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