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adar (卡卡達達)
2025-11-08 10:02:02看了一下雲圖
嗯 高層捲出來的確實是大爛眼
https://i.imgur.com/C1BFkOF.jpeg
但是從風場掃描來看 他的結構其實蠻完整的
https://i.imgur.com/1rY6s6P.png
估計結構調整還會需要1-2天的時間
從雨雲掃描來看 西北象限和衛星雲圖一致有點缺陷
估計在增強的過程中可以改善結構去擴大雲區
https://i.imgur.com/W95K38Z.jpeg
從12Z的EC雨區預報來看
主要降雨區塊還是在東部迎風面
https://i.imgur.com/zINn1At.jpeg
AIFS則認為鳳凰通過時
台東、屏東山區也要留意強降雨
https://i.imgur.com/25z0reV.jpeg
決定性預報也有相同的結論
https://i.imgur.com/vt7Y3zM.jpeg
從數值預報來看
GFS依然與AI-伏羲的決定性預報一致
認為通過呂宋島後結構重組失敗、高低層分離
而被北方槽線推著走,最後死在南海東北部
(這就會對港澳產生影響)
https://i.imgur.com/32xlsNF.jpeg
EC及AIFS、FNV3則認為通過呂宋島後
強度仍有STS上限,被北方槽線導引上來後
靠近台灣還有TS-STS左右的強度 對台灣造成危險
但在登陸時受到低海溫、高風切的影響
估計登陸強度應該只有TS下限
https://i.imgur.com/yIP1AQX.jpeg
https://i.imgur.com/4GWpWzX.jpeg
https://i.imgur.com/aI3RLTz.jpeg
但要注意的是
目前數值預報與人工修正預報(官方機構)存在時間差
可能要觀察一下什麼時候會修正
時間上的差異會導致這個系統以不同的強度影響台灣
同時與北方槽線的交互作用也要被觀察
作者: typhoonsping (Keith) 2025-11-08 10:48:00
作者: abeliangroup (交換群) 2025-11-08 12:10:00
有人誤導
作者: iloveiutwice 2025-11-08 14:51:00
還有三四天 誤差圈畫大一點有什麼問題嗎這個北轉角度 偏一點登陸點就差很多了小J喔 我記得山陀兒的時候還報出直接掉頭不登陸勒
作者: iloveiutwice 2025-11-08 16:40:00
作者: PinPiinPiiin 2025-11-08 19:28:00
我只要變冷就好,今天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