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今年梅雨的大氣形勢

作者: daron (一)   2021-05-15 06:54:18
很多人不禁想問,今年春雨偏少和反聖嬰有關,那梅雨呢
要看台灣的梅雨就不得不提太平洋高壓,
影響台灣梅雨季節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太平洋高壓,
雖然太平洋高壓有一定的重要性,
夏天沒有太平洋高壓就會像南亞氣候變成大半個雨季雨不停,
但現在春末夏初的太平洋高壓實在不令人討喜。
追究,
太平洋高壓偏強和南海到菲東海溫偏低(負距平)有關,
這就要看到4月下旬東北季風還不退場,拖拖拉拉的結果。
3月的南海到菲東海溫基本維持平均,
但到了4月清明連假過後,東北季風幾次活躍,
甚至搞了一個不該季節出現的春颱共伴,
~~~~~不該出現共伴的季節,就不該出現啊~~~~~
於是,
冷水流入南海到菲東降低了海溫,
至今,
南海和菲東海溫仍偏低,相較北印度洋的5月以後的偏高海溫,
(阿拉伯海5月初,孟加拉灣5月第二週都轉為正距平)
不意外的,
南海到菲東變成了下沉高壓帶,有利太平洋高壓帝國建立。
至於,
東北季風到了4月下旬還這麼活躍,
從北極震盪可以看出端倪,4月下旬的一次負北極震盪,
剛好在天時地利的情況下,加強北方大陸冷高壓搭配南方有颱風出現。
在全球暖化大背景下,4月底冷氣大外洩後,
北極渦旋元氣大損,導致極鋒噴流內縮,北極震盪指數接近0,
換句話說,冷空氣只能在極鋒噴流內縮區活動,
南方的副熱帶噴流跟著趨於平緩,有利南亞高壓與太平洋高壓玩黏巴達~
最終,
南亞高壓要生不生的拖到現在才開始崛起,
要打破上述的局面,
現在優先要看的就是等南亞高壓震盪西風噴流了。
由於阿拉伯海出現如預報的熱帶氣旋,
模式預報一週過後會有一波南亞高壓北拱並往東調整向往華南到台灣而來,
在南亞高壓北拱調整的過程中,西風噴流當然也會跟著震盪,
到時候就看北方冬季系統幫幫忙了。(快點來和暖氣團大戰,不要龜縮)
只是,南方夏季系統要在南海到菲東低緯度建立季風槽,
美軍模式一週過後,菲東可能會有颱風形成,
這時候也許就不要進南海會比較好了。
4月的颱風,由於北方冷空氣並不弱,不進南海的颱風會令冬季系統取得優勢。
5月的颱風,這時節北方冷空氣轉衰,不進南海的颱風多少有利冬季系統抗衡。
因此,如果這時節讓菲東颱風進南海,
就會造成夏季系統大優勢的情況下,那梅雨可能就gg了。
再觀察囉~
(以上供參)
作者: tsuyoshi2501 (Tsuyoshi)   2021-05-15 15:00:00
福岡氣象台發表九州北部入梅了,比往年早20天,史上第二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