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副高影響力偏強,冷空氣影響程度變數

作者: daron (一)   2016-01-10 17:18:02
天氣小觀:副熱帶高壓的影響力偏強,冷空氣影響的程度仍有變數
原先模式預報,周末較強的冷氣團可能會達到寒流
由於受到聖嬰現象暖冬的影響,副熱帶高壓影響力比預期來的強,
目前看來,副高不想退讓的態勢明顯,甚至後期還有往西伸的態勢。
因此,預報又重新調整,將原先預估的冷氣團的影響力調降。
目前正緩緩東退的副熱帶高壓,並沒有如預期南退的太多。
預報明後天東移的西風南支槽東移過程會逐漸減弱,不至於出現月初的大雨。
南支槽通過後,冷空氣南下,是本周第一波冷空氣,但不容易達到冷氣團等級。
接著從東北太平洋進入北極的阻塞高壓,
使大量極度寒冷的氣團往東北亞集中,東北亞高空出現強烈的高空冷渦旋,
阻塞高壓在北極沒有待很久就移往西伯利亞中部。
連帶使東北亞高空冷渦旋也向西南西偏移,
整片寒流向黑龍江、蒙古、甚至侵襲到華北、山東半島等地區,
東亞北部受到冷氣團嚴重影響。
至於東亞南部受冷氣團影響的程度,模式預報做了一些調整
原先預報隨著東北亞的高空冷渦旋調整往西南西移,
南緣的冷團隨著地面高壓開疆闢土,東北季風增強,冷氣團跟著南下,
台灣也受到很大的影響。
不過目前較新的模式預報認為(可能之後還會調整),
一周後期的副高不再東退,並且略為西伸,
因此再副高牆的阻擋下,冷氣團南壓的阻力變大。
另外,未來一周西風南支槽還是一波波,主要是因為中亞的西風波動活躍。
從中亞大氣環境來看,中亞副高很弱,而且緯度偏南,
對比聖嬰現象下的太平洋上的副高,是天壤之別。
東非到中亞北緯20度以北都是西風帶,
因此,上游的從歐洲東部槽活躍的形勢下,中亞就出現明顯的西風帶震盪。
經過青藏高原後,受地形影響,出現南北分支流,並且放大西風波動。
形成北西風脊與南西風槽(西風南支槽)。
模式預報,
西風南支槽的華南雲雨帶在一周後期的第二波冷空氣南侵之前會通過台灣,
降雨會比明後天明顯,全台都有機會。
然後緊接著,後期第二波較強冷空氣(看起來是冷氣團)南下,
東北季風增強,冷鋒出現,從東海往西南延伸到中南半島。
至於這兩天這波西風南支槽,受到太平洋副高勢力影響(不願退讓太多),
降雨較為緩和。
(以上供參囉)
作者: typhoon79412 (珣豪)   2016-01-11 11:52:00
到底怎麼樣墾丁大街也有機會降雪積雪
作者: FeatherNight (羽夜)   2016-01-12 18:33:00
冷空氣快來吧T_T
作者: typhoon79412 (珣豪)   2016-01-17 07:58:00
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墾丁大街被雪覆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