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韻] 台語灰是否有hu1的音/灰是否為本字/正字

作者: wizer (朝向追求快樂與真相之道)   2022-05-31 21:20:45
關於台語的「灰」是否有「hu1」這個音,以及寫作「火
灰」的「灰」字是否可能是所謂的正字/本字
若是利用台語文數位典藏資料庫或是台日大辭典或是甘字
典,皆可查詢到「灰」這個字有hu1的讀音;但是在教育
部的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卻使用「烌」這個吳語字來
作為表達同義之替代字,而只把在「灰」字做為異用字。
查《康熙字典》,《集韻》將「烌」的聲韻反切描述為虛
尤切,音休。台語「休」字讀作hiu,虛(hi1/hu1)尤
(iu5)切也確實會切出hiu1,但一般台語的字典當中並
沒有「烌」這個字(線上維基字典除外),因此個人自然
不會把「烌」這個字作為台語「火灰」的「灰」的本字/
正字。
個人認為無法排除火灰(he2-hu1)的「灰」(hu1)為正
字/本字的可能的原因基於以下文原因:
1.台日大辭典、甘字典乃至台語文數位典藏資料庫皆可
查詢到許多火灰(he2-hu1)的hu1就是寫作「灰」
2.《康熙字典》所載東漢帝國時陳琳的《柳賦》「有孤
孑之細柳,獨幺枰而剽殊(su5),隨枯木於爨側,將竝
置於土灰(hu1)」。使用的漢字就是「灰」,而若台語唸
作hu1則正好押韻。
3.明帝國末年張自烈所撰寫的《正字通》在「灰」字條
目有記載「魚韻音虛(hu1)…宋古音灰音虛」。現在的台
語「虛」字有hi1/hu1等發音方式,但跟「灰」字可能
同音的只有hu1而不會是hi1。
4.在《康熙字典》當中記載,「灰」為荒壺切。在《說
文解字》當中,壺為戶吳切。一般台語當中「吳」有
ngoo5跟goo5 兩種讀音,那麼壺也就是戶hoo7吳
ngoo5/goo5切會切出hoo5,而目前台語壺字的讀音
也確實有hoo5這個音,因此灰也就是荒hong1/hng1
壺hoo5切,會切出hoo1這個音——但目前台語當中的
「灰」並沒有hoo1這個音。
在東漢帝國末年劉熙所作的《釋名》當中記載「吴越,吴
,虞也」。在宋帝國時期的《集韻》當中,吳字也有遇攝
虞韻的音,該音為元guan5俱ku1切,音虞gu5,而台語
的虞正好就讀作gu5。把「吳」這個字的音讀作虞gu5
代入上段的反切推導的話,那麼「壺」也就是戶hoo7
吳gu5會切出hu5這個跟現代華語北京話一樣的音,而
「灰」也就是荒壺切卻可以經由荒hong1/hng1壺hu5切
而切出hu1這個可能的古音。
以上的推導有點大膽,畢竟使用了漢地唐土一帶不同時代
的韻書字書的不同反切。但假若上面的推導是對的的話,
那麼個人認為可以表示兩點:
a.即使使用的字音是較接近現代華語的漢字發音,但清
帝國時編撰字典的人似乎還可能知道一些字的較古時期
的可能發音,因此採取清帝國當時的漢字字音音讀來反
切出他們心目中所擬構的音,當然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
失敗。
b.以上的證據與推導雖然無法完全證實《說文》時代
「灰」就一定有「hu1」的讀音,也無法完全證實台語
「火灰」(he2-hu1)的hu1的本字/正字就一定是
「灰」這個字,但是已經確定無法完全排除這個可能性
,也另外發現「吳」這個字除了台語讀作ngoo5跟goo5
的這兩個音以外,也無法排除在漢地唐土一帶的「吳」
這個字可能曾經存在過被人讀作過「虞」gu5。
作者: rogerliu84 (丁丁是個人才)   2022-05-31 22:16:00
1. 漢語方音字匯,廈門、潮州、福州也都有這個音的反映,並認為白讀。不過這些近現代的來源不能排除是訓讀或反映俗寫字。4. 康熙字典正文是採用唐韻呼恢切、集韻等呼回切。「又叶呼侯切。《楊方·合歡詩》…死爲同棺灰。…我情不可儔。」「又叶荒壷切。《陳琳·柳賦》……」注意「又叶」,代表這個字音是後人(可能是宋以後)為了使古詩文押韻而強行變音的。
作者: wizer (朝向追求快樂與真相之道)   2022-05-31 22:37:00
感謝意見回覆
作者: saram (saram)   2022-06-02 01:34:00
灰就是hu.(纖維火化成粉碎狀)聽老者說"燒ka變火灰.如葬後二十年撿骨,到焚化爐燒成"骨頭灰"(即骨灰是也)
作者: annisat   2022-06-02 11:31:00
想岔題問個,台語的灰色可以說火烌色嗎?還是怎麼說?
作者: 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   2022-06-02 14:15:00
可以。我自己是比較常用 phú-sik (殕色),也有人用 niáu-tshí-á-sik (鳥鼠仔色)。
作者: saram (saram)   2022-06-03 02:42:00
我自己和所聽到的沒人說"灰色" 漆店老闆說老鼠仔色.也有說"銀色".那當然不正確.漆也有銀色的.hu也用在動詞.hu去.指變粉化狀.舊木頭分解一般.或形容物體形狀fu fu 粉末狀李商隱.無題:....賈氏窺簾韓撅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 一寸相思一寸灰詩韻裡佳街灰才通用.因此我認為fu並非文讀音.若有人讀文讀音這樣也說得過去.打錯是hu以語言學看,能解釋為韻尾i的失落.hui -> hu
作者: shyuwu (El Cid)   2022-06-03 12:05:00
毋知樓頂敢會當提出其他 hui 音字兮 i 落無去兮例?
作者: rogerliu84 (丁丁是個人才)   2022-06-05 12:26:00
見曉組在「尤/有/宥」韻有臺語白讀 -u 的反映,例字如久韭臼舅舊牛。以音韻地位相當於「休」的字做為替代用字,也並非完全不合理。扣除掉叶音的例子,目前「灰」字似乎還沒有已知的音韻名目足以對應閩南語 -hu1。「虛」的問題透過閩南語比較(Proto-Min *y > 泉 -ir, 廈 -u, 漳 -i)來證否
作者: tbrs (小小光芒迷)   2022-06-06 00:17:00
感覺ㄨ韻很難想耶
作者: saram (saram)   2022-06-06 04:49:00
古詩韻難搞的是韻部的派定.因科舉考試有些韻部太濫因此再分為多組.如-u韻尾的有iu,u,au,ou....若嚴格分派就算窄韻若全灌一起就稱寬韻.考試前公布分韻,增加考詩之難度.一首詩成為典範,後人就要承認它的韻為同部.這樣會增加後人朗讀與分辨時的困難.說到灰字的正音.它真的很難搞.我試著給它造新字.讓一字一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