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教] 如何用台語談論時事議題?

作者: Paravion (ElonMusk)   2017-11-14 01:21:27
最近通識課台灣文化史
老師講到日本時代曾有人把辜顯榮和甘地相提並論,讓當時的文人相當不屑
有一句順口溜是
「辜顯榮比顏智,蕃薯簽比魚翅,破尿壺比玉器」
顏智就是甘地當時的譯名
我一聽便覺得 這譯音比華語精準太多了吧
讓我想到貝克漢的廣東譯名碧咸也是極為傳神的音譯
台灣現在有沒有機會再創造像顏智這樣精準的台漢譯名呢?
作者: saram (saram)   2017-11-18 10:20:00
台灣在二十世紀初期,進入輕工業時代,當時借日語裡的外來語應用生活中.也是直接用日本人熟悉的字音,這沒必要翻台語音吧.更不必要去追究這個詞是法國的還是美國的原創.還有懂漢字的台人就以日本漢詞如"野球"用文語說出來.總之外來語不是經文字(漢字)譯得就是直接學舌而得.但家樂福一詞本身已經是翻譯而變造了,它已經是正式外來語.融化在我們共同生活圈裡.你還打算翻譯一次做甚麼?難道客家人與原住民群也需要各翻各的麥當勞?國語音已經是台語的範音一部分了,"麥當勞"(國語)就是台語的外來語了.各族裔的司機都聽過也會講,你不肯用?你送修車時可以跟師傅講幾句汽車零件的日語,而不用麥當勞?
作者: kiuyeah (kiuyeah)   2017-11-18 09:46:00
我覺得跟華語一樣沒問題 粵語很多翻譯都用一樣的粵語用粵語的讀法念 也沒甚麼問題
作者: sDwlr (0.0)   2017-11-18 00:57:00
McDonald's, "Mak-ta-nôﴢ?Carrefour可以華語直翻,或者引入 f 的音,Ká-he-fò至於拿給司機看我不知道要幹嘛
作者: sDwlr (0.0)   2017-11-18 11:34:00
我覺得可以耶,這的確是外來語的定義,生活中的已經融入的詞的確可以這麼做。但尚未融入生活的詞我仍認為不必依照華語。麥當勞:Mài-táng-lâu;肯德基:Khūn-tô-chi;家樂福:Chiá-lè-hû;薯條,漢堡:Sū-thiâu, Hàm-pàu;平板電腦:Pheng-pān-tiān-náu
作者: bmtuspd276b (這啥)   2017-11-14 01:49:00
華語沒有g音,Gandhi翻甘地已經是極限了而且貝克漢的港譯好像是碧咸不是碧威
作者: painttt (Nada nuevo bajo el Sol)   2017-11-14 04:32:00
台語輸入法裝予lueh 就會使靠音揀字啊
作者: kiuyeah (kiuyeah)   2017-11-14 19:24:00
國語沒入聲 有時候很不準確
作者: njnjy (邱若男我要幹死妳)   2017-11-14 19:58:00
尿壺 阮兜講 尿斗仔 或是 尿桶
作者: pi314 (暫無)   2017-11-14 22:56:00
智也沒把 dh 的送氣濁音譯出啊
作者: liaon98 (liaon98)   2017-11-16 00:09:00
台語其實也譯不出d
作者: bmtuspd276b (這啥)   2017-11-16 00:20:00
以前人似乎都傾向用l譯d
作者: painttt (Nada nuevo bajo el Sol)   2017-11-16 02:28:00
因為台語的L內底有d佮l的音位 毋過無差別
作者: saram (saram)   2017-11-16 09:19:00
是特朗普還是川普?先選好再精確翻譯.你要跟中文文字走還是以台語音走?說破了那精確精準對外國人毫無意義,他還是聽不懂.耶穌,對英文來說那翻譯的不精準.但既然我們都知道緣由,也無礙於共識共通.假使台灣人向外國人說話,還是全程用外語最精準啦.精不精準那是自爽的問題.你在乎法國人不懂"家樂福"嗎?
作者: MilchFlasche (實踐才能發光)   2017-11-16 17:43:00
本來就不要跟著華語漢字音譯啊,本來就是要自爽不行嗎?我是使用這個語言的人,用不著華語人說三四
作者: saram (saram)   2017-11-16 20:57:00
做個領導人吧,寫台文吧.你都不肯寫了,還笑人家?寫台語文"家樂福"吧.然後拿給司機看說知道這地方嗎?誰也來寫台字"麥當勞"看看.總要有個起頭,教我們大家.
作者: saram (saram)   2017-11-18 20:54:00
很好.這才是正途.從今天起老鼠們,請掌握廣告系統與媒體,凡新的外來名詞進入台灣,譬如火星探測,新的能源發現等,你要趕緊將它翻成你認為合適的譯詞.然後大量散佈.我必將跟隨,至少我會優先考慮的.
作者: sDwlr (0.0)   2017-11-19 00:10:00
被修壞了QQ火星探測:Hóe-chheﴠthàm-chhek現有詞的組合當然就由現有詞組成囉,如果saram大想反證可能舉錯例子了。然後不知道你眼中的老鼠們是什麼意思呢?換我提問,Butter, tw: 奶油; hk: 牛油;cn: 黃油,這樣要從哪邊取得華語共識呢?雖然我猜會說當然依照台灣,但不覺得直接翻成Bá-tah也是可接受的嗎,甚至是更好國家地名也是出自這個原因,tw:加泰隆尼亞 hk&cn: 加泰羅尼亞;津巴布韋 vs 辛巴威等等,當然都可以依照台灣華語共識一字一字翻。那麼Javascript, Linux, Python等等華語沒翻的呢?要學著唸英文,還是試著拼出相似的音方便溝通,讓羅馬字發揮他的功能?我想表達的就是台語翻譯不必拘泥於現行漢字,如此有助於台語引入其他語言詞彙。然後我上面舉的漢堡薯條的例子是認真在考慮華語轉為台語羅馬字並使用的可行性。如果你以為那是在諷刺的話,不是。
作者: saram (saram)   2017-11-19 12:09:00
目前有娃娃機一詞方興未艾,可以試著賦與本土共用詞.老鼠只是指"決議在貓脖上掛鈴噹的老鼠"這不只要勇氣也要有智慧.匹夫之勇只能當聽命衝鋒的卒.但對於語文的興起,若無理論足飽,是開創不了的.如果再漢字體系中發展新詞你非要依賴無字不可.純中文視覺裡,字的聯想特性濃厚,當時家樂福要落腳台灣,中文識別字不完全依賴音譯如韓國(kalopu),要塑造賣場美好形象也要大眾認同.大眾指"有基本中文能力的人們","家"字比'佳/加/嘉'都理想,讓人聯想家庭之事物.樂/福那不用說了,這是漢人意識裡幸福吉祥的字眼.因此"家庭快樂幸福"這模糊聯想串,便討好人們.這拿到拼音字體系就搞不成了.台語文是漢字為主體系嗎?如果是,你能放棄文字為再創原則?(再創=recreation)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