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舌尖上的繆思──臺灣飲食文學系列講座

作者: 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   2019-05-01 22:39:14
https://i.imgur.com/UARlW9g.jpg
舌尖上的繆思──臺灣飲食文學系列講座
國家圖書館今年夏季與國際知名半導體廠商──科林研發(Lam Research)將於5月18日至
7月20日,利用週六下午規劃辦理6場「舌尖上的繆思──臺灣飲食文學系列」專題講座,
邀請6位知名學者與作家,從文學中探討臺灣飲食文學系譜與流變,透過臺灣古早味中的情
感、戰爭中的飲食、女性飲食、詩中飲食到客家飲食,邀請民眾一同參與這場臺灣飲食文
學的饗宴,從文學中品嚐飲食文化的美味。
第一場 5/18
講者:陳玉箴教授 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
講題:臺灣飲食文學系譜與流變
講者介紹: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陳老師擅長透過學術的蹊徑,從歷史文化
的角度切入,深入淺出向我們娓娓道來臺灣菜的歷史與故事,替我們補充了更完整的臺灣
味印象。研究專長為飲食人類學、臺灣近現代飲食史、媒體與消費社會。重要著作有:〈
傳播領域的飲食文化研究:「煮吃師傅」口述史與社會記憶〉、〈政權轉移下的消費空間
轉型:戰後初期的公共食堂與酒家(1945-1962)〉、〈日本化的西洋味:日治時期臺灣的
西洋料理及臺人的消費實踐〉、〈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階級與文化展演:日治與戰後初期
的「臺灣菜」〉等。
第二場 5/25
講者:焦桐 (葉振富教授) 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講題:臺灣味道
講者介紹: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筆名焦桐,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新詩首獎、散文佳
作,共計獲獎四次。曾任《工商時報》副刊編輯、《文訊》雜誌主編、《中國時報》執行
副主任、二魚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重要著作有:《屋簷下的風景》、《臺灣飲食文選》、
《味道福爾摩沙》等,他的成名作《完全壯陽食譜》詩集,還掀起了一場臺灣情色文學的
革命。
第三場 6/15
講者:曾品滄副所長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講題:五柳居魚的浮沉:臺灣人的食魚歷史
講者介紹:原習機械,曾在相機工廠工作,後改習歷史,現為中研院臺史所副所長,研究
專長為:清代及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經濟史、食物文化史等。重要著作有:〈日治時期臺灣
菜譜的演進與東亞食文化的跨境流動〉、〈辦桌──清代臺灣的宴會與漢人社會〉、〈物
競與人擇——荷治與明鄭時期臺灣的農業發展與環境改造〉、〈晚清帝國邊陲的富紳生活
〉等,曾老師曾極力推薦用「蓬萊醬」煮鬼頭刀,此鮮美的兩種美味對決,每個人都應該
嚐嚐。
第四場 7/6
講者:羅秀美教授 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講題:在自己的廚房料理文學盛宴:當代臺灣女性飲食散文
講者介紹:現任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近現代散文、飲食文學、女性文學
。重要著作有:〈漫遊者的飲食散文──試論舒國治的飲食書寫及其建構新典律的可能性
〉、〈從閨閣女詩人到公共啟蒙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