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市值型用錢賣股會越賣越少嗎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25-07-15 11:59:48
※ 引述《james0326123 (土城阿信)》之銘言:
: 最近讀了幾本國內外配息的書
: 包括周教授的書
這個周教授我個人很不推, 感覺就是包裝出來的人設
還會為了工商產品講跟書裡不一樣的話
: 有一個疑問
: 「市值型ETF需要用錢賣股就好,等於自己調控資金」
: 這個論點是很多主張市值型比高股息好的論者提出的想法
: 但我有疑問需要用錢賣股
: 那股票不就單位數越來越少嗎
: 儘管剩下來的單位數
: 可以持續賺彌補賣股的錢
: 假使市值型ETF價值五十元
: 我一次all in
: 五百萬
: 等於我有十萬股
: 我每三個月賣出一張
: 等於我25年就會賣掉所有股票
: 那我25年後直接破產欸
: 但是高股息因為單位數都不變
: 除非下市
: 不然我可以當傳家寶配好幾代欸
: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讀書讀到盲點了
: 我真的很疑惑欸
這個部分是看你市值型的年成長有沒有超過你年所需用錢
如果是, 那你每年賣掉的股票價值大於成長, 手上的股票價值自然每年逐漸萎縮
反之, 成長能cover所需, 則手上股價價值每年成長
這個就很基本的數學, 不需要甚麼高深的投資理論
市值型ETF跟高股息ETF, 差異在於選股邏輯
市值型的目標通常是在全市場或特定市場取樣, 讓風險跟報酬接近市場
高股息則只側重於配息率高的股票
而長期配息率高的股票
通常的特性就是本業穩定賺錢但市場認為成長性不高, 所以本益比不高
高股息是不是一定比較差?
先不考慮2021跟2023, 牛皮股變飆股的情況
如果以高股息配息率平均在5%來講
市場成長高於5%的時期, 市值型的報酬就會高於高股息
相反的, 成長低於5%的時期, 市值型的報酬就會不如高股息
過去十幾年因為市場快速成長, 所以大多數人對於市值型的獲利預期都很樂觀
但市場是不是永遠快速成長?
台股在1990年代崩盤到2000年代, 曾經有長期的獲利停滯
QQQ從2000年到2013的報酬是0, 但從2013至今的年化報酬率超過15%
市值型跟高股息哪個報酬好, 是看你遇到哪一段
台股之所以會很強調配息, 就是因為有1990年代到2000年代那段歷史
作者: loopdiuretic (環利尿劑)   2025-07-15 12:19:00
所以結論是 不要猜都買?
作者: bustinjieber (賈小斯汀)   2025-07-15 12:20:00
是,這就產業循環跟投資階段的衡量,確實會有不同的考量,但還是那句,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買什麼甚至不看成份股,尤其是主打科技、高動能...這些所謂高股息,基本上是背道而馳。
作者: minazukimaya (水無月真夜)   2025-07-15 12:24:00
其實QQQ在2000年不能算是一種大盤 當時納斯達克佔整個美股市場的比重和現在差很多泡沫爆掉時QQQ快要-80% SPY其實只-30%左右所以用2000年的QQQ舉例 應該是突出了小範圍選股的風險 (相比全市場指數)就有點像今天的SMH和VOO的對比吧 所以我也不建議拿SMH的報酬率當作一種大盤指數報酬 SMH成份股非常狹窄它是指數化投資沒錯 但它不是大盤 明就是半導體分野在2000年時買QQQ,比較像是一種選股策略錯誤就是屬於被網際網路時代迷昏頭 去追高泡沫科技股
作者: littlejackbr (liljb)   2025-07-15 15:53:00
隨便挑一個報酬4%的標的,確實執行定期定額,複利超過30年,比你在那邊糾結什麼市值型高股息重要,市值仔那麼愛比就去跟複利仔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