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美國對陸製船收費辦法出爐 陽明表示所

作者: GMTB (Gene mutation the black)   2025-04-18 14:28:22
2025-04-18 14:16
美國對陸製船收費辦法出爐 陽明表示所屬聯盟會重新調整船隊配置
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2945610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7207/d7207077.jpg
陽明海運所屬Premier聯盟大陸建造船舶最少。(圖/陽明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17日公布於《聯邦公報》的方案,對中國大陸製造船舶
額收取的港口費,改採取每次航程僅收取一次,而非原先提案的每彎靠一個港口計費一次
,對貿易運輸業衝擊有縮小,但仍是嚴重負擔,陽明海運高階表示,實施日期公司距今還
有近半年,公司所屬Premier會調整船隊布置,做出適當因應,並設法轉嫁增加的成本。
陽明船隊當中僅有5艘像希臘船東長租的5艘1.2萬箱(20呎櫃)貨櫃船是大陸建造,目前備
置在美國線,公司原則上會設法調離美國,不過美國的關稅政策一直在變,半年內會或許
還會有異動。
由於估計即使經過調整,整個聯盟還是會有部分大陸建造船舶仍需配置在美國線,船公司
因而增加的成本會設法轉嫁給託運人,但能否完全轉嫁,還是看市場實際情況。
新規將於10月14日上路,收費基準依船隻淨噸位或卸櫃量計算,每艘船一年最多收取6次
。中國製造並由中國企業持有的船隻每噸收費50美元,未來3年每年調漲30美元;若淨噸
位金額較高,則每個貨櫃收費120美元,3年後調漲至250美元。非中國企業擁有的中國製
船舶則收取每噸18美元費用,未來3年每年增加5美元。
這項措施排除美國國內港口間航線及開往加勒比海、美屬地區的船舶,美加兩國在五大湖
航運的船隻也獲得豁免。美國航運業者如Matson及Seaboard Marine等不受影響,抵美載
運出口貨物的空船也不需繳費。
目前三大海運聯盟當中以海洋聯盟的陸製船最多,因為中遠海運與東方海外船隻擁有最多
陸製船,估計所受的衝擊也最大。Premier聯盟估計影響最小,因為陽明與韓新遠洋都沒
在大陸造船,僅有少數租賃船。
作者: analysis5566 (analysis5566)   2025-04-18 14:29:00
台灣航運股利多
作者: greedypeople (普通人)   2025-04-18 14:42:00
就放一點利多給日韓吧川普就想重新當黑道老大利益重分配
作者: minazukimaya (水無月真夜)   2025-04-18 14:48:00
如果是10000TEU+的貨櫃船 其實目前的收費方式還在可轉嫁的範圍內的 而且貨櫃也不是中造船的最重災區反而是散裝....散裝利潤已經很低 又很難轉嫁客戶而且散裝船真的很高比例中國製了現在這種收法 就是貨櫃還能活 散裝直接完蛋 那以後美國還要不要出口小麥?
作者: NowQmmmmmmmm (滷蛇之王)   2025-04-18 14:57:00
2024年全球造船廠新船訂單2809艘中國訂單就1796艘佔了63.94%你覺得呢0.0
作者: minazukimaya (水無月真夜)   2025-04-18 14:59:00
散裝運的都是commodity 這可沒有加價賣這回事啊是說這個還真的不能怪川寶 USTR在川寶上臺前其實就想搞這個了 這不倒不是川寶一廂情願 而是兩黨共識只是最終要以什麼形式來達到目標USTR的調查是2024年4月啟動 那時還是民主黨政權只是USTR第一個版本的政策太智障 聽證會被產業罵爆現在這個是第二版 可惜一樣很難執行 應該會有第三版
作者: minazukimaya (水無月真夜)   2025-04-18 15:05:00
我剛剛仔細看了一下第二版臺規定 似乎是還算務實散裝改用噸位 貨櫃改用櫃數 同艘船每年最高收六次基本上都有納入聽證會上的反對意見考量不過某方面來說這個要撤回的機會就很小了空船進港也不課 算是解決小麥出口問題USTR讓步很多 從另一方面來說就是政策會執行落地了而且中國製且中國有的船50->140 中國製非中國有的船最高只有28/噸 這根本是要幹爆中遠海而已等於中國製歐洲船 收費只有中國製中國船的五分之一看起來最短期的效果就是逼中遠海把美國市佔讓出來中國在國外開公司 也沒辦法跟海運巨頭搶市場啊...看起來更像要圍堵中遠海和中航 和對付華為手段很像就是針對中國公司的歧視性貿易政策中國其實也沒比日韓便宜多少 大概2-3成而已純粹是美國造船那個有病的價格 是東亞的五倍以上不誇張啊我上次看到一個影片說每TEU造價美國是日本的500%+3成還考量到耐久 技術和品質 日韓的船比較耐用 而且某些技術密集的冷凍或高壓 還是日韓造比較多所以實際上造船市場是高端日韓 中低端中國 沒到明顯中國全的程度美國那個五倍的造船價格本來就不可能贏過日韓美國那個是產業壟斷的結果 根本不是合理價格日韓工人薪水也沒比美國少多少 不是人工導致的美國至少要把造船價格降到東亞的1.2倍才有競爭力所以現在美國也打算船廠賣給日韓經營 想辦法打破美國本地造船的產業壟斷問題反了 美國打算把商用船讓日韓經營 軍用船讓日韓維修把美國本土國營船廠的能量全都拿來造軍艦法規規定軍艦只能本土造(廢話) 但可以在海外維修就造船這件事來說 美國目前的政策其實挺務實的主要也是因為這是民主黨時期開始規劃的長期政策不是川普上臺拍腦袋想的東西現實就是造船能量是中:韓:日:美= 50:25:20:5美國就算想要全部自己幹也不可能 十年內只能靠日韓美國海軍一堆計劃都是嚴重落後進度的歐洲排得上號的造船廠只有Fincantieri 人家不造大船的 以合理價格造數萬噸商船的只有中日韓勉強可以算上台灣 但台灣的市佔小到可以忽略造大船和造小船不一樣啊 現在討論的是數萬噸商船歐洲造小船造遊艇還是很有技術的萬噸商船是成本敏感商品啦 只要不是美國那種五倍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