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蔣爸回歸也沒用 中芯百億大單恐不保

作者: arod629 (天懸地轉)   2021-11-06 23:13:01
原文標題:蔣爸回歸也沒用 中芯百億大單恐不保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原文連結:https://reurl.cc/ZjMOaQ
(請善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2021.11.04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原文內容: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持續擴產計畫,中芯國際上月底宣布將在深圳興建
12吋晶圓廠,預計每月產能達4萬片,最快明年開始量產,位於北京興建中的12吋晶圓廠
,預計2024年量產。不過,中芯國際缺乏足夠半導體生產設備,今年3月與荷商艾司摩爾(
ASML)簽約的12億美元(約334億元新台幣)設備訂單,至今也還沒有下文,離採購期限僅剩
不到2個月。
中芯國際今年3月初公告,與獨家供應極紫外光(EUV)曝光設備的ASML簽下12億美元合約,
讓外界議論紛紛是否為生產先進製程晶片的EUV曝光機,公司說明,這批訂單為深紫外光(
DUV)曝光機。中芯國際事後說明,這批訂單主要是在2020年3月16日至2021年3月2日期間
,與ASML簽訂批量採購協議,購買約12億美元半導體生產設備。
台積電前營運長蔣尚義擔任副董事長去年底回鍋中芯國際擔任副董事長,一度引發中芯國
際首席聯合執行長梁孟松不滿,揚言請辭,讓中芯國際高層大地震,最後在時任董事長周
子學等高層極力挽留,2人並列董事會成員,讓該公司在先進製程以及成熟製程研發上雙
軌並行。外界也認為,憑藉著蔣尚義當年在台積電與ASML合作關係,擴大取得EUV機台的
機會,但最終卻認為DUV機台,且目前仍未有下文。
由於與ASML的採購協議已經到期,中芯國際在今年2月1日重新簽訂契約,將原定於2018年
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延長至2021年12月31日。中芯國際回應,將攜手全球產業
鏈夥伴,保證該公司生產連續性及擴產規劃不受影響;不過,不確定性依然存在,中芯國
際始終堅持依法合規經營,有信心保證公司短期內生產經營不受重大不利影響。
據《南華早報》日前報導,在強勁的需求和新產能推動下,7月大陸晶片產能年增超過41%
,達到316億片,創下單月新高紀錄,但在今年2月發布的2020年財報指出,由於失去了重
大客戶,在先進製程14奈米與成熟製程28奈米的營收較上一季度大幅下降,預估是也受到
美國制裁的華為。
報導還引用TrendForce 數據,前10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雖排名第5,但第1季度營收
僅略高於 11億美元、季增 12.5%,毛利率22.7%,純益1.59 億美元、季減 38.2%,與第
一名的台積電的129億美元營收相差甚大,甚至台灣晶圓二哥聯電營收16.5億美元、毛利
率26.5%都更為優秀,加上無法取得EUV機台,根本追趕不上台積電。
不過,報導也提及,中芯國際目前供應350奈米到28奈米製程,基本上就能符合大陸IC設
計公司需求,主要是物聯網與車用微控制器(MCU)大多為成熟製程晶片,大陸半導體產業
若穩紮穩打發展,中芯國際的確是能在大陸半導體自主化進程上,發揮巨大作用。
中芯國際去年9月底遭美方列入出口管制措施清單,與美企進行業務的半導體產品與服務
受到大幅管制,並於當年12月遭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這些動作也導致中芯國際供應
的電源管理IC、驅動管理IC在市場供應大幅受到限制,也讓台廠包括聯電、世界先進獲得
轉單機會,也加劇疫情後成熟製程供應短缺,甚至在今年擴大成全球晶片荒。
至於中芯國際與ASML先前訂購的EUV曝光機,在2019年遭到川普政府出手阻撓,導致中芯
國際無法取得EUV機台。當時ASML回應,是為了遵守《瓦聖納協議》,須等待荷蘭政府審
核出口許可,才能出貨中芯國際。至於中芯國際想要取得的DUV機台,全球晶圓代工龍頭
台積電,曾透過DUV的193nm浸潤式ArF微影生產出第一代的7奈米N7製程,若能順利取得,
對中芯國際是一大助力。
今年早些時間曾報導過,大陸半導體生產設備巨頭上海微電子裝備本土開發、可以量產28
奈米製程的微影設備已經獲得認證,預計在今年底實現量產,但根據陸媒《芯智訊》報導
,大陸半導體產業重度依賴進口的半導體生產設備,絕大多數來自ASML跟Canon,其中ArF
微影設備更是ASML獨家提供,至於上海微電子聲稱可以用來生產28奈米製程,但目前主流
供應的設備為生產90奈米製程,要能符合中芯國際需求,恐怕還要持續觀察。
心得/評論: 中芯如果沒有辦法跟艾司摩爾 取得新機台 二哥是不是利多?
※必需填寫滿20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