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低軌衛星商機起 相關概念股漲相佳

作者: TT991 (星星與野狗)   2021-10-22 13:25:30
新聞網址: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2375/5835285?from=ednappsharing
星鏈計劃再次引爆話題
最近伊隆‧馬斯克的新聞充斥了版面,一下說星鏈計劃很快地可以跟航空公司合作,一下
又嗆聲股神巴菲特跟比爾蓋茲,說如果要資產身價超過自己,就要趕快投資他的SpaceX的
星鏈(Starlink)。到底星鏈計劃是什麼?真的前景這麼看好嗎?還是又只是一個誆錢的
議題呢?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星鏈計劃是太空服務公司「SpaceX」計劃推出的一項透過「低軌道衛星」群,提供覆蓋全
球的高速網際網路存取服務。在2015年由SpaceX執行長伊隆‧馬斯克在西雅圖宣布推出。
低軌衛星的3個優勢
大家可能會問什麼是「低軌衛星」呢?簡單地說就是距離地表2,000公里以下的衛星,它
有別於高度超過30,000公里的同步衛星以及2,000公里以上的中軌衛星,低軌衛星的主要
功用在於通訊,而同步衛星的主要功能在氣象及地面景物的拍攝,中軌衛星的功用在於導
航及GPS的定位。
低軌衛星的優點在於:
(1)傳輸速度快、低延遲
(2)訊號覆蓋率大
(3)建置成本相對低
也就是因為上述的幾項優點,讓下一世代的科技應用,例如:AI人工智慧、自駕車、物聯
網等,都會因為低軌衛星的加入,提升了網路品質,讓這些下一世代的科技應用更早實現
在我們的生活。
不過光是有這些優勢還不夠,還是要進一步從供給面以及需求面二個層面來看,因為必須
要有供給面的配合,以及需求面的支持,才會有商機市場化的可能,否則就會成為叫好不
叫座的案子。
供給面與需求面的配合
在供給面的部分,技術的提升以及成本的降低是重要的關鍵,因為唯有成本下滑,才有可
能讓企業願意投入。低軌衛星的成本主要分成兩大部分:(1)發射成本、(2)製造成本。由
於目前火箭重覆利用的技術提升,所以現在火箭的發展成本只有過去的五分之一。而簡易
的通訊衛星目前一顆大約是1萬美元。
換句話說,低軌衛星的商機已經露出一線曙光,目前積極切入低軌衛星的四大營運商分別
是:Space X(美)、OneWeb(英)、TELESAT(加)、Amazon(美),全面商轉的時程從
今年開始,陸續延續到2027年,而且依照計劃,到2026年,年布建衛星的總數達到5,026
顆的高峰。
而在需求面的部分,偏遠地區的網路品質相當缺乏,例如:高山、沙漠、海山油田……等
,這些需要監控的儀器,如果用網路監控來取代人力,會更有效率。另外跨國跨區域的網
路連線,以往是透過不同營運商的「漫遊」方式,費用高又不方便。未來若是透過低軌衛
星的營運商,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最後還有地面基地台的備援使用選擇,以往若是碰到
天災、地震、停電,只要基地台受損,通訊馬上就中斷,未來若是透過低軌衛星做備援系
統,就不怕這些意外發生了。
政策面也來加持
所以看起來,需求面以及供給面都已經可以搭配得上,現在就差一個政策面了。本來台灣
在太空發展這一部分,雖然有在做,但是並不算相當積極。不過今年,「太空發展法」在
立院三讀通過,未來政府將責成科技部,主導我們台灣的太空發展計劃。也就是因為這一
步棋,讓國內相關的廠商參與起來更有信心。
台灣的廠商在地面設備製造以及零組件這兩大區塊相對具有優勢,雖然今年只是一個開始
,還沒有實質的營收及獲利貢獻,但我研判在國際大廠追求cost down的前提之下,台灣
廠商未來的發展,可以說是機會無限。相關廠商參考如下。
https://i.imgur.com/jYB0aRj.jpg
低軌衛星之前炒過一波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宏觀
前陣子才跌破300這幾天又開始往上噴出
真的沒有在跟你看基本面的
https://i.imgur.com/5ONxFNL.jpg
作者: chinaeatshit (我愛台灣!中國吃屎!!)   2021-10-22 13:49:00
難怪今義隆馬斯克漲停
作者: sayforever69 (摸頭王)   2021-10-22 15:31:00
993305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