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貿易戰延燒 更多外資從中國遷至東南亞

作者: CLV518 (芷蘿)   2018-10-23 09:39:01
1.原文連結: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10/22/n10801496.htm
2.原文內容:
(大紀元記者許禎祺綜合報導)
美中貿易戰已經持續三個多月,全球供應鏈逐漸在發生變化,形成一股外資撤離中國的趨勢。陸續有外企已經或考慮將生產線遷出中國,以便出口到美國的最終產品不是來自中國,從而避開關稅。
在外資撤離中國的潮流中,東南亞漁翁得利,很多外企選擇在該地區建立新的生產線。
8月29日至9月5日的一項調查顯示,在美中貿易緊張局勢下,在中國擁有生產線的四百三十多家美國公司中,約有三分之一已經或正在考慮將生產基地轉移到中國以外。
法國外貿銀行大中華區(Natixis Asia)高級經濟學家Trinh Nguyen表示:「不斷升級的貿易緊張局勢只能加速這一趨勢。」
「由於生產成本降低和貿易自由化,以及可避開地緣政治風險,東南亞既是一個巨大的正在增長中的市場,也是一個加工生產目的地。」
多家外企在東南亞建設生產線
彭博新聞10月22日報導,根據馬來亞銀行金英證券(Maybank Kim Eng Research Pte.)週一發布的報告,2018年前9個月,製造業外資流入越南的數量增加了18%,韓國曉星公司(Hyosung Corp.)在越南投資12億美元,開展聚丙烯生產項目。
巴菲特旗下的Brooks Running公司首席執行官韋伯(Jim Weber)週一(10月22日)表示,因為貿易戰的影響,他正在考慮將一些業務從中國轉移到越南。
該公司的產品面臨45%的關稅。韋伯說,如果搬遷,就是永久性的。「我們的供應鏈不可能隨時更換。」
泰國央行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7月,流入泰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淨額同比增長53%,達76億美元,製造業流入量增長近5倍。在菲律賓,製造業淨外國直接投資從前一年的1.44億美元飆升至今年同期的8.61億美元。
「美中貿易戰可能會吸引越來越多企業在東盟設廠,以規避關稅」,馬來亞銀行經濟學家Chua Hak Bin和Lee Ju Ye在報告中說,「消費品、工業品、科技和電信硬件產業,以及汽車和化學品等行業已經透露出對東南亞的興趣。」
根據金英證券的報告,以下公司計劃將生產線遷至東南亞或在當地增設現有設施。
美國鞋業和配飾公司Steven Madden Ltd.宣布,已經將手袋生產從中國轉移到柬埔寨。
Kayamatics物聯網設備公司在中國有兩家工廠,但計劃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和檳城建立新的生產線。
蘋果電源組件供應商台達電,7月以21億美元收購泰國子公司泰達電,以擴大生產線。
為Bose公司生產耳機的台灣美律實業則計劃,將部分生產線從中國南部遷至泰國。
數十台商遷回台灣
據澳廣近日報導,10月早些時候,台灣官員透露,由於美中貿易戰的影響,近30家台灣企業放棄在中國的工廠,搬遷到台灣。
台灣智庫GoldenRock創始人吳先生(Jason Wu)表示,更多台灣企業家希望離開中國,不僅僅是因為貿易戰,還因為中共緊張的政治氣候。
「許多台灣企業家仍在密切關注(中國的情況)」,吳先生告訴澳廣。
他說: 「除了貿易戰之外,中共政治和經濟環境的緊縮,以及經濟上面臨的困難等因素,也是台灣企業家可能更願意遷移到其它地方的原因。」
吳先生表示,台灣企業,尤其是電子和製造業,過去曾為中國製造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蘋果芯片合作商在密切觀察貿易戰發展
最近,蘋果公司計劃斥資6億美元現金收購歐洲芯片製造商Dialog Semiconductor的一部分。Dialog Semiconductor首席執行官Jalal Bagherli10月19日表示,正在「謹慎」觀察中美之間的貿易衝突。
美中貿易緊張局勢一直在升級,雙方互徵關稅。一些觀察人士對從中國運往美國的半導體產品面臨的關稅影響表示擔憂。Bagherli表示,電子領域的許多公司都在中國有供應鏈,目前貿易戰對該公司的業務運營尚未造成影響。
「目前的貿易趨勢對我們影響不大,但就像其它任何國際業務一樣,我們必須仔細觀察這些關稅上漲情況。」 Bagherli補充說。
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此前報導,供應鏈中的消息人士表示,中國山東企業歌爾聲學組裝蘋果免提耳機AirPods,該公司打算將蘋果無線耳機的生產轉移到越南。
歌爾聲學已經要求參與AirPods生產的所有供應商,將所有必要的材料和部件直接運往越南。
澳廣獲得歌爾聲學2018年發布的兩年一度的報告顯示,該公司今年淨利潤比去年同期的1.4億美元下降了38.11%。
「由於宏觀經濟因素,例如外部市場波動和中美貿易糾紛,公司的經營和管理變得更加困難。」該公司董事長在報告中說。
自7月6日至今,川普政府已經對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收關稅,且其中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關稅稅率在明年1月1日可能會從10%增長到25%;中共則對1100億美元美國商品徵收關稅。川普總統已經多次表示,若中共並沒有誠意糾正其貿易不公平行為,將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徵稅。
3.心得/評論:
聰明的外資都在把握川普給的三個月機會,
在明年關稅開始漲成25%之前盡速撤出中國;
甚至連蘋果的製造商也開始做這一動作了,
捨不得、無法當機立斷的後續就等著被淘汰吧。
作者: jyekid (會呼吸的痛)   2018-10-23 09:40:00
越晚下決斷 付出的代價 遭受的損失就更大
作者: DustToDust (抱著她想著妳 )   2018-10-23 09:42:00
快搬啊 26要崩了
作者: bring777 (water)   2018-10-23 09:48:00
新南向政策
作者: banmi (數學小天兵)   2018-10-23 09:58:00
難不成小英跟川普那通電話講的就是新南向政策??
作者: hophers (Gerda)   2018-10-23 10:12:00
蔡英文新南向政策真的是德政XD 先知阿求訂閱連結
作者: jyekid (會呼吸的痛)   2018-10-23 10:12:00
庶民不知道很多事情的 即使在資訊流通的今天戒嚴時的台灣就別說了 之前看日本瀨上剛的書 民國七十幾年他透過小衛星看NHK知道小蔣死了 隔天上班跟牙科同事說沒一個同事相信還叫他沒亂講 兩天後台灣人才知道
作者: hbj1941 (diy arcade)   2018-10-23 10:24:00
大妓院說的是事實但不可信
作者: bragollach   2018-10-23 10:24:00
本來南向就趨勢了 剛好搭上這班車以政治人物來說決斷的不錯了 連商人都會猶豫不要求英明神武 順勢而為就可以贏過很多站錯邊的
作者: toto0202 (空你幾瓦)   2018-10-23 10:33:00
選邊站來說算站對邊了
作者: Roger5566 (我難過)   2018-10-23 10:36:00
大紀元代po達人每日任務達成
作者: jyekid (會呼吸的痛)   2018-10-23 10:38:00
馬英九都說 運氣好 了 意味著就結果說 是好的
作者: sligiho (六年級大叔)   2018-10-23 11:16:00
要是我們台灣不缺電,現在遷回來的廠商會讓台股萬二起跳
作者: squard (sun)   2018-10-23 11:17:00
結論:有捨才有得。台灣新南向這條路走對了
作者: zakijudelo (阿爾~法~)   2018-10-23 11:34:00
貿易戰剛開打不就一直預測這種情況會發生了?新南向很正確,錯的是那些愛支腦死不走,活該!賴世包,曾冥宗不是還說有些人要離開台灣,去中國掛牌?請問是哪幾間傻子企業?
作者: jyekid (會呼吸的痛)   2018-10-23 11:40:00
要台商回來可以呀 捫心自問 可不可拿著跟南向國家一樣薪水
作者: TWLAB (AlphaGO)   2018-10-23 12:06:00
台商往中國 真是養虎為患
作者: Orzz ($#*&@)!^()   2018-10-23 12:13:00
新南向正確
作者: galusx (galusx)   2018-10-23 12:20:00
泰越緬印日韓一家親 三碗D咖~~~~
作者: Refauth (山丘上的長號手)   2018-10-23 12:44:00
中國跌倒東南亞吃飽?XD
作者: zakijudelo (阿爾~法~)   2018-10-23 12:50:00
先前各國注資餵養中國這隻老虎,老虎被養大了卻想到處咬人,現在各國只是要把養分拿回,讓紙老虎現形而已
作者: bragollach   2018-10-23 13:03:00
不就之前不乖乖讓台灣經濟殖民 不然早搞定了ZZZ日本從改革開放後給支那的ODA也應該要結束囉 演爽了?順帶一提 日本也打算擴大引進難民了知道閉門論的自己想一下吧 不難想 兩個狗男女ㄏㄏ
作者: stoneofsea (不去嘗試就是一種失敗)   2018-10-23 17:55:00
結果鬼島被資進黨搞到缺電
作者: bole (勇者小時候)   2018-10-23 20:23:00
東南亞?他們可以連續一直加班嗎?
作者: sabino50517 (Sabino)   2018-10-23 21:46:00
印尼可以一直加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