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意外巨虧62億歐元德銀會淪為"第二個雷曼"

作者: wickwolf (呆狼)   2015-10-08 16:07:53
1.原文連結(必須檢附):http://m.wallstreetcn.com/node/224452
2.原文內容:意外巨虧62億歐元德銀會淪為“第二個雷曼”嗎?
文 / 潘淩飛 2015年10月08日 11:37:12
2008年9月10日,雷曼宣佈三季度財報巨虧39億美元,五天後申請破產保護,一代華爾街
巨擘轟然倒地。
七年之後的本週三,德國最大的銀行德意志銀行意外宣佈三季度將出現62億歐元巨虧,全
球市場一片譁然。
事實上,從今年6月開始,關於德銀是否會成為“第二個雷曼”的爭論就不斷湧現。當時
,德銀一季度盈利不佳,高層巨震,兩個CEO離職。隨後公佈的二季度盈利7.96億歐元也
不如人意。
三季度再現如此嚴重虧損,不僅讓市場對於德意志銀行的前景更加憂心忡忡。
雷曼第二?
大幅減記是此次虧損的主要原因,監管對資本的更高要求、處置零售業務分支郵政銀行、
小幅減記所持華夏銀行股權、12億歐元法律訴訟,使德銀大幅減記。德銀還稱,考慮減少
或取消2015財年普通股份紅。
除去一次性減記外,德銀在三季度的虧損約為4億歐元。
慘澹的財報後,德國正在考慮減少甚至取消2015財年普通股的分紅。在過去六年裡,德銀
給普通股的分紅為0.75美元/股。
德銀在聲明中稱,月底將正式公佈三季度財報,屆時將宣佈戰略上的重大變化。
德銀是德國最大的銀行。但近年來,在盈利能力、股價、資本充足率等方面,都落後于同
行。德銀一直在努力增加零售銀行分支郵政銀行的收入,希望從整合中獲益。然而新的銀
行規則、極低的利率環境、激烈的競爭,使德銀在零售銀行上的計畫難以實現。
前車之鑒
也許很多人會奇怪,只是一個季度的巨虧而已,有必要“上綱上線”到“雷曼第二”的程
度嗎?要知道,雷曼在倒閉前其實也並沒有明顯跡象,其帝國的崩塌似乎是驟然而至。當
年,雷曼在宣佈巨虧39億美元後的一星期內,就申請了破產保護。
首先,先看看2007-2008年的背景:一些早期指標可以描述當時的困境。不過,業內人士
都心知肚明:在2007年年底,高盛對雷曼大規模做空,在內部這個頭寸被稱為“大空頭”
。這是一個單向賭注,一旦發生危機,會產生巨大利潤。
2007年夏天,次級貸已開始在市場上表現萎靡。截至2007年8月,商業票據市場流動性迅
速蒸發,各類資產支持證券已經很難融到錢。但即使在2007年年底,仍然沒有公開跡象表
明雷曼兄弟會陷入死亡螺旋。
雷曼走向下坡的第一個公開跡像是2008年6月9日,惠譽下調雷曼兄弟的評級至AA-,前景
展望為負面。諷刺的是,7年後,標準普爾削減了德意志銀行的評級。
而“負面展望”表示又一次降級的可能性。在這種特殊情況下,這種評級仍然有所保留。
僅僅3個月後,在短短一個星期的過程中,雷曼兄弟宣佈發生39億美元的重大損失,並申
請破產。3天後的9月13日,美聯儲提出了緊急流動性方案,9月14日,英國監管層否決了
巴克萊銀行的救助申請,9月15日,雷曼提交破產保護方案。
麻煩不斷
如果仔細梳理,不難發現德意志銀行在過去15個月麻煩不斷,處境每況愈下,三季度出現
巨虧也許並非偶然:
2014年4月,德意志銀行被迫提高一級資本15億美元,以支援它的資本結構。1個月後的
2014年5月,流動性問題繼續困擾德銀,於是其宣佈了80億歐元的股票銷售計畫,折扣高
達30%,此舉讓財經媒體大跌眼鏡。德意志銀行對外的平靜形象似乎沒有反映出他們流動
性的緊迫感。
2015年3月,德意志銀行未能通過銀行業的“壓力測試”,並被給予嚴厲警告,銀行需繼
續增加一級資本以支撐其資本結構。
4月,德意志銀行在美國和英國監管當局關於其LIBOR操縱的聯合指控中認罪,該銀行背負
著巨額負債——21億美元需要支付給美國司法部。
5月,德意志銀行的聯席首席執行官安舒‧詹被董事會賦予的新權力能夠支配巨大數額的
資金。我們猜測,這是一個“危機的舉動”,在危機時期行政權力往往增加。
6月5日,希臘沒能按時支付IMF本息,該國的債務違約風險非常嚴重,這對德意志銀行有
很大的影響。
6月7日,德意志銀行的兩位CEO宣佈離職。
6月9日,標準普爾降低德意志銀行評級至BBB +,距離“垃圾”級只有三個缺口,而最新
的BBB +級甚至低於雷曼崩潰前的評級。
風險敞口
問題出在哪裡我們不知道,也不會被允許知道,但這些都不是一個健康的銀行應該有的狀
態。
那麼,德意志銀行的風險敞口有多大?德意志銀行的問題在於其傳統的零售銀行業務不是
利潤中心。為了保持利潤,德意志銀行被迫進入風險較高的資產類別。
截至2013年底,德意志銀行坐擁超過54.6億歐元(按照當時匯率折合75萬億美元)的衍生
品賭注——數額比德國GDP大20倍。JP摩根在金融衍生品上的5萬億美元風險敞口已是驚人
,但卻被德意志銀行一擊秒殺。
有了這樣的風險敞口,相對較小的事件就可誘發災難性的損失。
值得一提的是,德國是希臘債務的主要債主,遠超法國、義大利等國。雖然希臘局勢目前
稍有緩和,但希臘違約的風險依然存在。希臘猶如一顆隱形炸彈,隨時令德國人憂心忡忡

本文整合自NotQuant網站文章《Is Deutshce Bank the next Lehman》,參考《證券市場
週刊》張尚斌譯文。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
我幫人代貼的,現在才發現原來有些文章貼到ptt上來,格式會亂,要慢慢貼啊。
作者: JackTheRippe (WRYYYYYYYYYYYYYYYYYYYYY)   2015-10-08 16:26:00
怎麼動不動就搶當雷曼第二啊?雷曼之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