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張忠謀:台灣氛圍「喜歡就民主,不喜歡就民粹」

作者: ted5566 (ted)   2015-09-05 22:05:01
1.原文連結(必須檢附):
http://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1167777
2.原文內容: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說,現在台灣的氛圍是「喜歡就民主,不喜歡就民粹」。例如大家都知道要開放,台積電所處的半導體產業已開放了30年,他理解開放的好處,但開放帶來的競爭,大家都不喜歡,許多人卻又不想冒這個險。
理律法律事務所昨天舉辦五十周年系列研討會,首場主題「開放vs.保護—台灣產業的全球活絡」,就讓與會者對台灣的民粹發展相當憂心。
對誰不滿意,就網路肉搜、言論攻擊,讓許多主事者沒了「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魄力,民主治國成了民粹治國。嘉新水泥副董事長張安平昨天感嘆,開放社會與自由民主必須受到法律的約束,但台灣「相信民粹更多於法律」。
許多事不是不知道要做,而是在民粹的狀況下,溝通困難,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認為,台灣目前重要的項目,依序是經濟、教育、科技,再來才是民主。
他說,台灣在一九八○年代,民主精神快速發展,沒想到後來變成民粹,變成「有偏執、無黑白;有立場、無是非」,這讓理性的辯論變得困難,無法抵抗民粹潮流是很痛苦的事。
張安平指出,自由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在法律的約束下所做。他說,國家的法治很重要,人的群居要靠法律,才能彼此不受干擾。
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表示,政治人物太喜歡「只說一句話,但不講完下面」。
他舉例,很多人喊「我反對核能」,他也支持這樣的意見,但後續政策卻不知道在哪裡。台灣目前再生能源只占整體能源的百分之三左右,但先進國家要支持減少核電,再生能源占比需有百分之十以上,大家坐在室內吹冷氣,要想到電力的政策。
高希均直言,台灣現在是「一半一半的社會」,既要文明社會、強調進步的觀念,但管制卻非常多。
以高等教育來說,想要人才,卻對陸生限制極多。美國每年吸收大量留學生,人才留在當地發展,造就美國的經濟繁榮,卻不曾限制「學生念完書後多久要離開」,只有台灣規定陸生畢業後卅天要離境。
高希均直言,有一次,他聽不同黨派的政治人物發表對政策的看法,結果發現「兩黨基本一樣」,因為大家都選政治正確的話來講,不得罪人,他說,「講政治正確的話、是殺了台灣」。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張忠謀說的什麼怪話!
作者: jasonchangki (阿特拉斯聳聳肩)   2015-09-06 10:29:00
非洲一盞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