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avid190 (david)   
2014-11-17 23:59:02※ 引述《battleleader (SPL)》之銘言:
: ※ 引述《david190 (david)》之銘言:
: :  看貢獻要比較該公司在該國付出多少的"資本支出"與多少的"稅"
: :  台灣          稅          人力支出     周邊支出
: :  台積電     130億           500億?      >250億元
: :  鴻海        20億~88億       80億?         ?
: :  張忠謀 貢獻的GDP 是實的 因為張的資本支出大多在台灣
: :  郭台銘 貢獻的GDP 是虛的 因為郭的資本支出多在中國
: :  補充:
: :  富士康 在深圳 河南 江西 武漢 四川的 薪資約2千人幣/月薪=一萬台幣/月=12萬/年
: :  鴻海號稱在中國有100萬~120萬員工
: :  一年人力支出於中國 >1000億
: :  營收超過2兆於中國 繳稅於中國 >88億(每年為深圳繳稅超過百億人幣,>500億台幣)
: :  周邊支出(廠房,協力廠商,...) ????億
: 這邊用數據推論出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結論
: 看起來似乎想推導出
: 張深耕台灣  = 繳稅多 = 投資也多 = 愛台灣
: 郭深耕中國  =  西進 = 錢進中國掏空台灣 = 舔共 的結論
你的自我立場太高了
我只是 比較誰的貢獻高 後面的推論都是你自己的想法
你只能代表你自己 不能代表我的想法
舉個例子:
今 一個百分百純外資的持股的化工大廠 進台設廠
   其產品銷售對象為世界 其工廠也沒有取代台灣本土廠的市占及就業機會
台灣 - 在台工廠
 繳稅     人資支出    周邊支出
 15億      40億元      50億元
世界 - 在世界工廠
 繳稅     人資支出    周邊支出
 1000億   2500億元    5000億元
但化工的老闆不是台灣人 所以不需把在全世界創造的GDP灌回台灣台灣做虛的貢獻
就該外資老闆對台灣的貢獻 看的就是那 在台的"稅"及"成本支出"
其在台設廠所得的盈利 百分百拿去國外 也不損及已對台灣所做的貢獻(稅與成本支出)
一個人只要在台灣有繳稅有成本支出 不管他代不代工 產業不升不升級 汙不汙染
就是有在經濟上面對台灣做出實質貢獻
而貢獻自然有分 大與小 重要與不要 不可取代與可以取 之分囉!
就我觀點而言
台積電對於台灣有不可取代的貢獻 其貢獻多且穩定一旦失去他將會危及台灣的經濟與民生
鴻海對台灣就有可以取代的貢獻 且其被取代並不會危及台灣的經濟與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