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索羅斯言中?陸信託瀕違約喚起金融海嘯回憶

作者: tompi (大波動)   2014-01-26 20:23:50
適逢周五歐美重挫,而版上對台股持續看多與看空者皆有。
其實這樣是很好的,股市要能成交不就是買賣嗎?
但買賣之間各有巧妙不同,孰不知賣空者常見砍在阿呆谷,買多者套在高處不勝寒。
這3、4年股市漲多跌,持多者常常牙一咬就沒事了,但時間推到10年甚至更長一點,
這幾年的走勢不太能說是常態。
以下有些分享(當時寫在 2011/8 美國被調降信評後)
A.理性的預期:
Fama這位老先生定了一個"市場效率假說"(1970),相信大家都背的滾瓜爛熟,不用另外解
釋,總之這假說認為除非擁有"私有資訊(內線)",否則就沒有超額報酬。換言之,我們每
天看的、聽的甚至開會討論的投資策略,想要趨吉避凶都是徒勞無功的。
B.行為財務:
在淹沒了40年後,教科書非常少不教的學說"行為財務(1974)"在2002年得了諾貝爾獎。
這是很自然的,因為一個理論要成立,至少得證明不會有人賺超額報酬。但是偏偏華爾
街那群人就賺了不止"超額"的報酬。其中定錨效應是其學說中的一項。
上述兩個學問在交易投資時小弟認為都對,只是使用時機、場合不同,例如若我們要做
market maker或是套利則市場效不效律就很重要了。
C.理性的預期不存在:
長官們常常時時刻刻要我們猜想市場現在到底在想什麼,最高段的就是透過洞悉市場
心理去賺錢。呵呵,如果最近我們研究陳沖在想什麼就好了。
因此小到慘戶,大到政府基金,大家都疑神疑鬼,猜測其他人想幹什麼,也因此老早就把
所謂的"客觀條件"放到一邊了。
索羅斯在發展他的交易理論中提到:
1.當身為市場參與者時,參與者本身的觀點本質上是偏頗的。
2.因為參與者的決策並非奠定在客觀的條件本身,而是在條件的解釋(重要關鍵字)。
3.因此價格的移動肇因於"事件參與者",甚至參與者將會主導事件的發展,
以至於影響價格。
因此"理解"發展的事實與決定參與事實的發展,變成密不可分。(很繞口對吧)
因此這一波重挫,有人賺錢、有人輸錢。輸錢的人可能就是輸在~~
歐債還好吧,不嚴重吧。
宋楚瑜出來對馬英九影響不大吧。馬英九一定當選。(當時宋傳出來要選2012)
以上的"條件解釋錯誤"。
真的錯嗎??其實不竟然,只是擁有"力量"的參與者主導了事件發展,這與選舉不同,不是
大多數人去主導事件發展,而是有"力量"的少數人。
因此交易,TOM認為在無法獲得私有資訊下,在重要事件前-"隨波逐流"恐比主觀認定的
風險還低一些。
回到定錨效應:
白話文一點就是經驗法則,但定錨效應在這裡是指未來參考點(如總統大選等),參與者在
其前參考其他資訊,並透過經驗法則所調整的估計。
或者估計會受到定錨的影響。怎麼說呢? 例如:
1.馬英九會當選: 大盤上萬點啦...
2.馬英九可能不當選:明年可能跌到深不見底。分析師說:不預測底部。
因此定錨影響下,股市參與者就會開啟經驗法則資料庫,模擬股市應該如何走。但根據研
究顯示會發生反應不足,或是過度反應
(見: 趙珮伊,"國內股市定錨效應之研究-以2008年台灣總統大選期間為例",
宜蘭大學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系,2011)
因此根據索羅斯他自己的理論,其實高估或是低估都好,幅度愈大愈好,都可以賺錢。
可笑的是常常有記者去訪問他,對經濟的看法。這就好像大野狼對小白兔說話"乖—你出
來 我不會咬你的"。
因為他也是市場參與者阿,他也是不理性的,鬼話能聽嗎,但是他也不在乎,
因為他會去理解事實的發展,並且用部位參與事實的發展。
祝 各位 新年快樂
※ 引述《gioiechang1 (錢(即貨幣)只是數字.....)》之銘言:
: 1.原文連結:
: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b59c30be-b251-4292-992b-c623b15fda20
: 2.內容:
: 精實新聞 2014-01-24 19:58:36 記者 陳苓 報導
: 中國工商銀行(ICBC)不願補償投資人,30億元人民幣的信託投資瀕臨違約,讓人想起「金
: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今年會有一堆國家倒債,要小心~~
恕刪~~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