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宇環保先鋒 20年「工」力深厚

作者: TcuBingo (忍者亂太郎..)   2013-04-15 21:18:44
1.原文連結: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7830642.shtml
2.內容:
中宇環保工程今年20歲,近10年來獲利一年比一年增長,業績頻創歷史新高,為國內工程
界前段班的績優生。中宇的股東結構,中鋼股權占49%,包括春雨、華榮電線電纜、金合
發、弘博、春源、台糖、百堅投資、群裕投資等都是重要股東成員,這也是台灣第一家環
保工程公司。
中鋼總經理宋志育說,中宇環保董事長李慶超很厲害,也是福星福將,讓中宇成為閃耀的
新星;李慶超則說,前任董事長王鍾渝、杜金陵打下好基礎,加上以總經理何燦穎為首的
團隊努力打拚才有今天的成果。
李慶超表示,20年前中鋼司配合國營事業在國建計畫中對環保需求,因此積極與外資環保
廠商、有製造能力的民間企業與部分國營事業共同合資成立「中宇環保工程公司」,針對
環保、垃圾焚化爐、汽電共生工程等,進行設計、製造、安裝、維護等業務。
中鋼主管指出,早期國際環保工程新科技多由外商壟斷,賺走大把大把的鈔票,例如當時
國內興建焚化爐的預算只要40 餘億元,但外商憑恃獨家技術權,硬是開出94億元高價,
最終以84億元決標,硬生生高出一倍。
業主使命必達 獲利一路攀高
中宇對大型工程掌握度高。
圖/中宇提供
國內第一座焚化爐為日本商社標得,經計算每公噸處理成本為190萬元,但第二座焚化爐
的單位處理成本就漲至380萬元,成倍數成長,可見環保技術不能永久仰賴國外廠商提供
,中宇的誕生可說任重道遠,也為台灣環保技術邁開一大步。
中宇環保到底有多出色,可讓數字來說話。遠的不提,2008 年金融海嘯全球企業堪稱哀
嚎不斷,而中宇2007年每股稅後純益2.55元,2008年成長至3.39元,接下來2009年3.71元
、2012年5.51元,一路都在上升坡段,完全不受金融海嘯干擾。
尤其2002年中宇每股稅後純益僅0.25元,2012年達5.51元,10年增長20倍以上,現金股利
也從10年前的0.3元,進展到2012年配發現金股利4元,不僅令競爭同行按讚,龐大的股民
投資人更以行動支持,讓中宇的股價一路走揚,法人甚至認為有挑戰100元的實力。
中宇岡山資源回收廠,強化南部資源再生能量。
圖/中宇提供
李慶超說,現在只要業主有工程方面的需求,中宇幾乎都能辦到。例如,要蓋一個水廠,
中宇從設計、採購、發包、建廠都全部搞定,甚至到完工後的營運管理都能負責,讓商機
不因建廠完成就終止,與業主間成為永續性的好夥伴。
雖正享受甜美的果實,但中宇人忘不了草創時的艱辛。
中宇首任董事長王鍾渝說,20年前台灣的環保意識抬頭,在政府政策鼓勵之下,全台灣的
焚化爐工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但焚化爐的技術操控在外國人手裡,不論是設備或營運都
要依賴國外廠商,付出很高很高的成本。
王鍾渝說,中宇剛成立沒有實績,但要做政府的公共工程一定要有業績,否則根本拿不到
標案,只好本著熱血精神,先由中鋼母公司的小工程開始做,建構學習曲線,並累積實力
,就這樣蓽路藍縷走出一片天。
雲端系統加持 擴大競爭優勢
前中宇董事長杜金陵表示,在技術發展策略上,中宇以深植本土高科技環保技術為目標,
早期爭取大型都市焚化爐、水處理等重大工程,現在連生物科技技術、電機整合都做得非
常好,創新精神成為中宇發展原動力。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雖然母公司中鋼是大公司,但中宇從零開始,要克服的障礙很多,尤其人力與經費精簡的
前提下,一人當兩人用,甚至與總經理到國外出差,為省錢都住同一個房間。
中宇儀電處經理黃光慧表示,早期有新的案子要談,都受限於人很少,相對覺得肩上的擔
子很重,但上下一條心克勤克儉,尋求國外技術合作,突破各項瓶頸就是要成功。
中宇能資處經理宋由仁指出,公司另一個成功要素,就是有勇氣領先踏入新領域,不斷自
我提升。中宇一開始接中鋼內部的廢棄物焚化爐代操作,營運幾年累積經驗,除了一般事
業廢棄物焚化爐外,連較高難度的有害廢棄物焚化爐都上手,對提升競爭力十分有助益。
李慶超說,現在中宇業務範圍更趨完整,並朝國際化方向發展,大陸、印度、越南都有工
程在進行,各種不同類型的工程,規劃設計、製造安裝、試運轉都能獨立完成,尤其善用
IT技術整合成雲端作業系統,進行3D動態模擬,能達到更精準的要求。
中宇草創時僅數十人,現在則高達1,200名員工的幸福企業,很多人一待就是15年以上。
未來,隨著台灣經濟發展全球布局的腳步,中宇另一個重心將擺在國外,大陸、東南亞、
印度都是可著墨的潛力市場,專注在水處理、裝機、電廠、環保等工程,積極培養設計工
程人才,同時投入公益善盡社會責任,讓中宇成為和樂有衝勁的大家庭。
董事長李慶超談願景
強攻水處理 邁向國際
圖/經濟日報提供
中宇環保工程公司經營績效傑出,董事長李慶超指出,過去20年受母公司中鋼集團照顧很
多,未來將更自立自強,多爭取集團以外的生意,朝國際化發展。
李慶超說,「卓越、誠信、技術、品質」是中宇的四大經營理念,下一個20年要做得更好
,立足台灣、放眼世界,尤其內政部長李鴻源是水利專家,政府對水資源的處理與再生利
用已有一套藍圖,這部分是中宇強項,與政策緊密結合,可為國家貢獻最大心力。以下是
訪談重點。
問:中宇歷年獲利可說只進不退,在上市公司中相當罕見,是如何辦到的?
答:中宇成立20年,除在焚化爐、廢水處理、廢棄物處理等環保及機電工程擁有卓越實績
及技術外,並逐步擴增經營項目,朝汽電共生、鐵路及捷運系統、生技工程、防蝕及防漏
、整廠統包工程等深耕發展,同時加強與國內外廠商技術合作,向環保高科技業務邁進。
中宇的競爭優勢,在於成功厚植工程技術,更培植年輕、高學歷、高生產力的技術人員,
組成堅實技術團隊,成功建立成本估算控制體系與完善的採購發包制度,所發揮的成本優
勢難以被對手超越,尤其結合中鋼集團的背景,不管是BT、BOO、BOT重大公共建設,都相
當有競爭力。
問:中宇未來還是在中鋼支持的前提下發展?
答:錯,中鋼在過去20年,已經給中宇很大的協助,不論是中龍高爐擴建、中鋼越南冷軋
廠、中鋼印度公司的建廠工程,中宇都全面參與,有中鋼的協助做起事來當然方便,但中
宇已經20歲了,我對公司的期許,是要加強「集團外事業」的開拓,而且一定可以做到。
尤其台灣近年垃圾分類做得愈來愈好,很多垃圾回收再利用,相對需焚化的垃圾量就減少
,中宇拿手的的焚化爐興建業務必受壓縮。
但另一方面,台灣地狹人稠,水資源的再生利用十分重要,李鴻源是水利專才,政策上台
灣要再做八座污水處理廠,汙水回收再利用將成為中宇業務重點,甚至海水淡化都是中宇
能貢獻所長的領域,商業潛力相當雄厚。
問:中宇陸續成立了印度、越南等海外子公司,國外業務的占比是否同步提升?
答:沒錯,包括大陸、東南亞、印度都已妥善布局,技術能量更高的生技廠房、興建發電
廠等,中宇能力都可勝任,往國際化發展,是中宇必走的路。
合縱連橫 直取華中商機
中宇董事長李慶超理性又內歛,美國名校麻省理工學院碩士的光環,與他智慧型的領導相
呼應,在中鋼集團內,李慶超經歷總經理特別助理,行政、企劃副總,現為執行副總,稱
職扮演中鋼核心智庫的角色。
中鋼高階經理人指出,李慶超溫和、冷靜,看事情的角度深入,對職場的起伏輕輕帶過就
是堅守本分,目前位居中鋼集團「三公」高位、名實相符。
而中宇環保近年執行一套「合縱連橫」的靈活競爭戰略,在集團內與中鋼機械換股提高工
程能量;對外則與大陸領導鋼廠武鋼合資公司,深入華中商機富庶之地,未來展望深具爆
發力。
中宇主管說,機械設備的統籌設計,是高階工程領域相當重要的一環,而之前中宇完成與
中鋼機械以一比一的比例交換約2,300萬股,使中宇持有中鋼機械26.02%股權,兩家公司
產生直接關係,合作更密切,發揮綜效。
另一方面,中宇與大陸武鋼合資人民幣1.82億元(約新台幣8.2億元)成立武鋼宇科公司
,共同開發環保市場,其中武鋼占比51%、中宇49%;這是中鋼集團與大陸領導鋼廠最大的
合資案,預計五年內可賺進人民幣1億元(約新台幣4.5億元)以上。
中宇主管表示,新成立的武鋼宇科公司上半年可運作,將新建觸媒製造與技術基地,面積
100畝,位於武漢東湖開發區中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正處於華中要塞之地,可將華北、
華南、華東都納入商業腹地,尤其大陸對環保的要求趨於嚴謹,相關商機不斷釋出,中宇
的利基水漲船高。
中宇主管說,早在10年前中宇就曾與武鋼及德商合資200萬美元設立「武漢華德公司」從
事污染防治環保工程,華德公司年營收約人民幣2億元,而武鋼宇科預估年營業額可達人
民幣2億元,五年內的投資利潤將會超過人民幣1億元,透過合資公司,中宇對大陸市場的
掌握度進一步提升。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
中宇,下一個中碳?!
40幾元時在觀察,5~60元的時候沒下手買,現在80幾元了,更買不下去...@@
中鋼集團有上市櫃的子公司中,除了中鴻和剛上櫃的鑫科外,其他都蠻賺錢的
想要買定存股的,中鋼、中鋼構、中宇、中碳、中聯資其實都蠻適合的...
之後還有散裝航運的中鋼運通可以選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