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杜奕瑾︰發展人工智慧 要以軟帶硬

作者: ggg12345 (ggg)   2017-07-26 00:21:49
※ 引述《sony577 (雙姓: 更完整保障女人!)》之銘言:
: 標題: [新聞] 杜奕瑾︰發展人工智慧 要以軟帶硬
: 問:台灣硬體實力對AI有幫助嗎?
:
: 答:台灣的硬體實力很強,的確是種優勢,但要成功,就必須先承認硬體跟軟體是不
: 同產業,有著不同思維、不同的DNA、不同的獲利模式,以及不同的成功要件。問我
: 要怎麼「軟硬結合」成功,我很難去想像;但怎麼去創造新的體驗,而硬體可以當積
: 木去組織,這才是台灣的優勢。
:
: 硬體思考看一台相機就是一台相機,不是比規格、就是比成本,已經是一片紅海;軟
: 體思維是拿相機當工具,發展人工智慧可以做到的應用項目會更多、現在是一片藍海。
:
========
如果從台灣想造終端機, 變成造中文微電腦, 再組裝相容PC外銷, 接著做ethernet網卡
做PC-LAN. 整個思惟就是要量產, 靠價廉物美打開市場. 接著才有1986年的台積電設廠
就是想要自製VLSI, 造工作站電腦.
就技術與規模言, 造VLSI一直無法超越 Intel , 唯一能全仿造的是19吋以下CRT, 但
被日本的平板與直角電視封住相容PC及筆電的獲利來源.
可是韓國卻在 DRAM VLSI 及 平板Display 靠引進勝出. 從1995到2000年, 其實是陷
入前有日韓阻擋, 後有大陸追兵. 炒股是投資標的, 炒房地產更造出幾大銀行危機.
1990台灣進入 Internet 很早, 當2000年美國在炒網路創投時, 台灣陷入統獨紛爭. 沒
有投資, 反而是想淘空外逃. 台灣的兩兆雙新, 沒有技術深耕卻造就一堆生科博士失業
, 連帶所有就業市場惡化, 幾乎都沒有加薪. 到美國的兩房危機發生就是 22K 開始.
: 在全球幾波軟體浪潮中,台灣好像還是活在硬體思維,比如談AI就是如何用AI降低生
: 產成本。這是一個議題,但絕對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台灣應在這波AI革命中創造新的
: 價值,而不是被別人定義價值、定義利潤。
:
: 用軟體基因 開出硬體需求
:
: 台灣發展AI題目不是「硬軟結合」或「利用硬體」,而是應該考慮建立軟體基因,硬
: 體就會在「以軟帶硬」中把需求開出來;過去是買硬體附贈軟體思維,現在是軟體吃
: 下世界的年代,硬體的價值鏈正在改變。
:
台灣的資訊/電子產業不具有高利潤的本質. 靠的是賺點錢投資設備, 以組裝製造稍佔
點先機. 雖然炒房炒股是大宗, 但民間資訊產業從來都不是靠創投股票聚資長大, 所以
降低生產成本以免被擠出局是主要考量.
1995 以後的工研院 資策會都乏善可陳, 隨著5Y500E數論文進百大, 技職體系全部陣亡
, 無法進口替代下, 買設備改善競爭力變成負擔越來越沉重. 寄望軟體改善硬體處境,
更因投資建設 infra structure 投資龐大, 更受制於美方301 干擾, 難於長成與國外
網路形成的 google, facebook, Amonzon 大公司競爭.
:
: 問:政府該如何協助AI發展?
:
: 答:政府是扮演著造橋鋪路的角色,當年台灣學術網路降低學生使用網路的門檻,造
: 就出第一批網路人才;科技部現在投注資源在學校成立創新研發中心,也是類似做法
: ,有努力當然就值得肯定。但扶植軟體產業往往不能從一開始投入就訂定明確KPI,比
: 如早年教育部補助大學架設學術網路,就算大學生只是透過網路聊天、玩遊戲,但無
: 形中也帶領他們進入網路領域,培育軟體人才使用網路。
:
: 相較於國際,台灣在軟體人才的投入與DNA養成還是比較欠缺,或許可透過更大膽規劃
: 與鬆綁來帶動AI,例如打造一條合法無人車高速公路、第一批無人機巡邏警察,屆時
: 全球所有研究無人車、無人機的都會被吸引過來,台灣將成為這些項目的研發重鎮,
: 若進一步打造出產業生態鏈,帶動的AI研究及產業效果將會很驚人。
:
: 推 abcsimps: 強者推 07/25 11:36
: → artopll: 要鬆綁法規 比世界和平還難 立法的人都不懂這些 怎麼立法 07/25 12:08
: → paint: 鬆綁法規 (X) 群帶利益 (O) 07/25 13:13
: 推 Shane7: 願意出來做真的不簡單 07/25 13:17
: → Sixigma: 聽他一次演講,覺得過譽了 07/25 15:10
: → bobju: 有沒有天使、風投的說法? 對岸經常一堆天使、風投代表在高 07/25 20:52
: → bobju: 談闊論, 但台灣好像冷吱吱的, 有資本的都不吱聲, 台灣的新 07/25 20:52
: → bobju: 創公司去哪找投資? 國外或對岸? 那最終還算是台灣人創的公 07/25 20:53
: → bobju: 司嗎? 07/25 20:53
: → bobju: 終歸一句, 不靠資本力量加持, 最終都是落花流水. 互聯網發 07/25 20:55
: → bobju: 展史已經反覆驗證這種事情太多太多次了. 07/25 20:55
: → bobju: 不要比創意, 比到最後其實大家都差不多, 就倖存者偏差罷了. 07/25 20:56
: → bobju: 要比就是比資本市場的意向及效率. 07/25 20:57
: → ruthertw: 找誰投資? 石頭有喔! 寶寶沒有! 07/25 21:07
: → robler: 台灣資本? 都在炒房阿 07/25 21:54
==========================================
沒有創投投資, 沒有高薪, 很難讓軟體工程師在新一波的世界競爭中獲得助力,
但若要政府扮演創投角色, 台灣目前的兩個黨已放棄三民主義大有為, 有能政府
的思惟, 所以這個想法根本就勿可能發生.
看看前瞻, 那就是圈地 炒房, AI 可能還是會在預測炒股.
作者: Franckie ( )   2017-07-26 00:50:00
沒看過那家成功的新創還沒做出什麼東西就到處演講,告訴大家應該怎麼做事情的
作者: YahooTaiwan (超可愛南西我老婆)   2017-07-26 02:11:00
消失的八年輕輕帶過欸 讚633 超強 超英趕美
作者: Ommm5566 (56天團)   2017-07-27 09:22:00
此ID必推
作者: deepdish (Keep The Faith)   2017-07-27 22:35:00
沒炒股? 沒聽過樂陞嗎?
作者: oystersu   2017-07-30 10:56:00
統獨紛爭?! 虛爆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