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從 66k jobs 看資訊業的窘境

作者: ticks (ticks)   2014-07-19 17:14:44
: 台灣軟體在國際上是具競爭力的,但現階段處於弱勢。
: 競爭力(戰力)偏戰術層面,屬於是否能製造出同等精良武器的觀點。
: 強弱則是戰略層面,帶有絕對意義,必須要總體評估。
: 有點像是中華棒球隊組一隊打美國大聯盟整個球季包含世界大賽的結果。
: 以質而論,台灣軟體絕對可以做到相同水準甚至有機會獨樹一格,
對這句話不是很認同,雖然自己也是在軟體產業。
似乎討論到某某公司,或某某產業輸給國外的競爭對手,
檢討原因的時候總是會聽到,"研發絕對不會輸","輸在行銷","市場太小"之類的理由
但是在業界幾年下來的觀察,軟體產業的特性不比製造業,
製造業的產品再差,只要價格壓得夠低,還是賣得出去。
但是軟體做不到第一,或者起碼有一項優勢,使用者連盜版都不屑盜。
開發產品上,一開始大家都還在起步的時候,技術上的差距不會很明顯。
但是技術不僅僅是應用在產品上的技術,還有"培養技術的技術"。
用物理來比喻
位移 = 產品的成果 -> 影響銷量、毛利率
速度 = 直接應用在產品上的技術 -> 影響產品的效能
加速度 = 培養技術的技術, -> 影響開發團隊的戰力
這方面的差距只要時間一拉長,就會被遠遠拋開。
這點不僅可以套在公司的發展上,套在個人的發展也是一樣的道理。
扯這麼遠想表達的是,台灣的公司或工程師,大部份只管第一項:
東西deadline前出得來,會動就好。
少數會想把產品做好,可以跟大廠一拼,對專業領域的熟悉度夠,止步於第二項
而會把注意力及資源放在第三項,並且當成最高優先的,有嗎?
: 但是量不夠多,不能成為氣候來主導市場,於是乎總評的分數不會高。
: (PS.這裡的量泛指具有世界水準軟體產品的台灣本土公司而言)
: 只能說,有亮點爾爾。
作者: ken1998 (time)   2014-07-19 19:38:00
推!
作者: lovdkkkk (dk)   2014-07-19 19:40:00
培養技術的技術 是指像 "技術的累積與傳承" 這類的嗎?
作者: mirageX (COOLMIR)   2014-07-19 21:32:00
說實話是你看過太少台灣開發者了
作者: bleed1979 (十三)   2014-07-19 21:38:00
觀察的時間不夠長。不過台灣第一波距今也才20餘年。以軟體奧運說而言。我會反問,怎麼你現在才來參加奧運?市場都被佔光光了,只做一樣水準的東西是不夠的。
作者: mirageX (COOLMIR)   2014-07-19 23:17:00
我同意舞台很少的部份 不過就開發者實力和外國比較這段,我必須說在同一個等級中(or 同一間公司裡) 其實依我看到的台灣開發平均水準甚至是贏過中國和印度開發者的.老印是只有嘴砲超強 中國開發者則是有時候真的是能動就好當然不是絕對 但是我只是想表達 台灣開發者水準其實不差至於美國人..頂尖的當然是世界領先 可是實際上如果你把亞裔開發者扣掉 那在整個軟體產業負責開發的人是真的比例頗低 包含職場和學校都是.
作者: ntddt (滅頂,降公投罷免門檻)   2014-07-19 23:27:00
我觀察與mirage大類似...
作者: summerleaves (內湖全聯先生)   2014-07-19 23:27:00
日本壓縮機笑推
作者: ticks (ticks)   2014-07-19 23:31:00
就coding的品質來說,我的經驗也是一樣,外國的月亮沒有比較但是就做事的方法上,至少硬幹/土法煉鋼沒台商那麼猖獗
作者: dream1124 (全新開始)   2014-07-20 00:44:00
推日本的壓縮機
作者: TonyQ (自立而後立人。)   2014-07-20 07:06:00
如果你是說公司與管理者的話,我覺得比例上偏低沒錯,不過開發者就還算值得期待。另外我覺得視野的差距跟市場不能說完全沒有差,所以要在台灣發展國際化市場,代工也好、產品也好。不用全部,但發展這市場是很重要的。
作者: ticks (ticks)   2014-07-20 10:34:00
網路的時代,市場已經不能像製造業一樣拿來當藉口除非抱著製造業那種,只要基數夠大就會有夠多白癡買單的想法但是那只能短線撈一票。現在美國很多新創公司的趨勢是bootstrap的時候用邀請制或限制地區。在初期借由限制使用者數量來確保服務品質,並逐步擴充規模(開放更多使用者及地區)賣App或web service完全只是產品實力的較量,一個語言包或多語系支援對外國競爭者而言不是一個大不了的門檻。
作者: TonyQ (自立而後立人。)   2014-07-20 11:31:00
我認為是目標瞄準誰的問題,目標瞄準國際市場跟瞄準國內市場再想靠語系支援去打國際市場,那是完全的走錯方向。國際化不是語言改成英文而已還有文化上的問題。
作者: ticks (ticks)   2014-07-20 11:34:00
你不想犯別人的河水,別人不見得不會犯你得井水。無名小站被facebook打趴是一個例子。當用卡巴斯基或小紅閃,有因為文化問題而難用嗎?
作者: TonyQ (自立而後立人。)   2014-07-20 11:37:00
我覺得是蠻難用的啊
作者: ticks (ticks)   2014-07-20 11:37:00
好吧 算你狠y
作者: ticks (ticks)   2014-07-20 11:39:00
韓國的文化在世界上也是小眾,但是他用文化當炮台,而不是當護城河現在年輕人適應facebook或什麼instagram比PTT還快說年輕人不對,對老年人也是一樣。
作者: TonyQ (自立而後立人。)   2014-07-20 11:57:00
但還很多老人連 skype 都不會用啊 XD年輕人習慣會比較快是一定的至於韓國,我不確定你講哪個。但跨國經營基本上不太可能沒有localization cost ,做得好的當然就能入侵。做得差的就掰舉個經典例子,韓國 cyworld 打進台灣沒幾年就黯然離場。可能因為我前身是在做 component 的關係,component 跟文化關聯很大,所以我對這塊的感觸是蠻明顯的。
作者: ticks (ticks)   2014-07-20 12:26:00
最明顯的就是線上遊戲,看似跟文化最有相關的軟體:遊戲從最早期的天堂,打趴一票金庸,三國就可以證明...什麼騎士法師的我想也不是韓國文化
作者: TonyQ (自立而後立人。)   2014-07-20 17:44:00
天堂進台灣的時候其實做了不少在地化的事前喔,像是電玩大觀園用電視節目帶遊戲出場等等等而 lineage 在美國反而市場慘淡(相對台港韓)也可以說明文化影響差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