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Order of Battle: Pacific

作者: fw190a (las)   2015-05-01 20:39:21
這款剛出,玩了幾關,首先它的畫面/介面/基本規則都很像panzer general,
或者最近的panzer corps,不過除了畫面和單位動畫的升級外,
這款的追加規則和側重頗有新意,以下略述:
規則:
1.單位俱備"效率"參數,大致上用組織度來理解,會因為穿越困難地形,
被砲轟被轟炸而降低,然後需要在沒敵人的地方放一回合才能有效回復,
有點像是持續效果版本的"壓制",具體應用上變成要考慮到部隊輪換守防線,
攻勢也要自己掌握推進的度,而非一直推進到打不動,
另外該參數也被用來描述例如飛機從機場升空那回合,部隊登陸的時候
(沙灘影響最小,岩岸極大),頗為傳神。
2.補給線乍看有點像unity of command的設計,不過在uoc裡面補給線拼的是距離,
這邊是單算吞吐量,只要有連住就有供應,但是部隊按類形會需要不同數目的
補給,有點像是在區域戰場中有人口上限這樣,不過在這遊戲中主要體現在
登陸戰裡,需要用戰船補給船提供初始的補給,然後要盡快奪取港口/基地,
才有辦法支持投放更多人上岸。
3.這代的空軍設定頗細緻,首先是著陸後變成任人宰割的陸上單位,
可能被敵軍襲擊機場一鍋端(包括敵機),也就是說重現了經典的突擊戰,
用空軍把敵機打死在機場的作法,
比較詭異的是因為沒有彈藥數設定可以一直炸到沒油該回家。
4.單位補充非常的容易,只要肯花錢邊走能邊補2u(總共10),沒敵人能補5u,
所以看敵人脫離戰鬥沒兩回合就又是一條好漢,但自己防禦戰役中可能錢用完哭死
(補單位時效率不會回復,否則就變滿狀態復活了)。
側重:
這代玩起來跟前述兩款最大差別是,回合數增加了,單位數也增加了,
規模感覺很不一樣,雖然遊戲意義上是場面變盛大,但對應現實的話應該是
每個單位代表的人數少很多,玩起來感覺也差很多,原本的那種通常用很緊的時間限制
逼玩家一直推推推,把單位放到發揮最大效果的地方,但這代就需要一張一弛,
因為部隊需要休整,玩家也有時間磨一些洋工,嫌正面進攻傷亡大就慢慢包圍夾擊
等炮兵,打打騷擾消耗戰也無不可。
還有一點就是因為上面說的理由,防守戰打起來隨便就變的很壯觀,
有種被大軍壓境源源不絕的fu,講究的是陣線維持,退守時機與組織等等,
也算新的體驗。
作者: pgg (プロレタリアートの夜明)   2015-05-01 23:16:00
推, 正在考慮是否要入手中...
作者: efreet (Soth)   2015-05-02 00:55:00
最大缺點是Slitherine發行的遊戲價格超硬,也很少特價
作者: pgg (プロレタリアートの夜明)   2015-05-02 02:30:00
樓上可以等年底, 通常他們在年底稍舊(發行超過一年)的遊戲會有30%-50%不等的特價
作者: applewarm   2015-05-02 22:45:00
看起來很讚
作者: zsk (原來是這種感覺~)   2015-05-06 16:54:00
感覺不錯 …但類似的戰棋遊戲好像沒什麼討論區可以去 …之前還有戰爭藝術 ……但好像掛了…XD
作者: pgg (プロレタリアートの夜明)   2015-05-08 00:00:00
現在要看討論只有去Matrix和Slitherine的官方論壇了,就當練英文
作者: quarda (QPA大阪控)   2015-05-11 07:51:00
想問問版上有人碰過War in the Pacific嗎?太平洋戰場的好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