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討論] 星際效應與海萊因的4=71

作者: babylina (babylina)   2014-11-22 19:18:42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1KS73W2s ]
作者: babylina (babylina) 看板: movie
標題: [討論] 星際效應與海萊因的4=71
時間: Sat Nov 22 19:17:49 2014
板上星際效應文實在太多了,我不能肯定有沒有人提過這點,若有還煩請告知。
有本篇電影及小說《4=71》微雷。
在看過星際效應這部電影後,第一個直覺感想,就是猜想編劇或導演是否有向科幻
小說三巨頭之一:海萊因在1956年寫成的短篇小說《4=71(Time for the Stars)》致敬
的意味。
因為整體架構真的頗為相似,大概至少有5成相關吧。
《4=71》書名讓人有點不知所云,其實就是在講相對論對星際旅行影響的故事。
小說背景是在有點久遠的未來,人類終於發明了近曲速引擎,得以突破太陽系。然
而,因為人口膨漲關係,人類也面臨越來越嚴重的生存壓力。於是一個跨國際的神秘組
織「長程基金會」,決定發起一個龐大的計畫:派出探索隊去尋找得以移民的新星球。
然而,計畫碰上一個麻煩:通訊。
電波的極限就是光速,但隨著距離越來越遠,即便光速也不再能成為可依賴的傳遞
手段。
作者在此提出了一個妙想假說,即設定人類已證實,雙胞胎間具有某種心電感應,
且其甚至還超越光速。
於是科學家們大膽擬了一個計畫:他們要找尋幾十對雙胞胎,組成許多通訊小組,
即一人上船,一人留在地球,彼此定期相互以心靈溝通,當作克服距離的通訊方法。
但這又碰上了另一個問題,即相對論效應。
因為太空艦隊係用近光速前進,船上人們的時間是以與地球截然不同的方式在運作
,這就是書名《4=71》的由來。英文原名《Time for the Stars》更明確點出了「時間」
就是作者想要描述的重點。
主角即是一對參與計畫的孿生兄弟,他們曾有共同的生活經驗,卻因為星際旅行的
關係碰上考驗。畢竟一邊是在刀口上生活,短暫又驚險的四年;另一邊卻是芸芸漫漫的
幾十載。每一次的訊息傳遞,都只讓他們感到彼此漸行漸遠,但那一份血脈相連的兄弟
情感,卻又一再呼喚著彼此。
人類如何用心靈羈絆來克服物理障礙,即是這部小說所要傳達的概念。
這顯然和電影《星際效應》的主要命題頗為雷同,物理效應什麼的,其實並不重要
,而是一段關於人類如何跨越實體及時間,用愛與心擁抱彼此的動人故事。
此外,書中亦同樣有描寫探險隊抵達幾個可能移民的星球後,碰上各種危機的段落
。其中一個也和電影相同,是個全然覆蓋著水的世界。不過另一位科幻大家艾西莫夫的
小說中也有提過類似設定,大概是個廣為人知的猜想。
當然,在許多地方,電影和這部小說還是頗為不同,《4=71》並沒有什麼五次元或
蟲洞奇異點,地球危機也不像電影裡這般迫切(其實是根本沒啥提到)。但它的結局同樣
也出人意料,甚至某程度上和《星際效應》有點異曲同工之妙。
總而言之,對喜歡《星際效應》電影的人,我相信《4=71》是值得他們一讀的好作
品,不管諾蘭或編劇的電影靈感是否真出於此─畢竟《4=71》的原點其實也只是直接改
編自「孿生子弔詭」這個相對論難題─他們都有著相同對人類的終極關懷,同樣認為愛
是不受時空所束縛,讓人們更接近永恆的力量;而喜歡探討相對論對人性影響的,也能
夠在這部書中看見更多思考和辯證。或許回過頭來,又能對電影有更多的啟發。
作者: hacker725x (Akuma)   2014-12-21 01:22:00
讀完了,比星際效應好看,畢竟電影只有兩小時,篇幅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