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教育部修正高中AI指引 使用須揭露

作者: una283 (無)   2025-09-24 12:38:56
教育部修正高中AI指引 使用須揭露
2025-09-24 00:29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
隨著生成式AI使用範圍愈來愈廣,不少學生會
利用生成式AI寫作業、找資料、製作圖片等,
也有不少學校會教生成式AI的使用。為此,教
育部針對高中課堂學生學習評量、學習歷程檔案,
訂定「生成式人工智慧」注意事項,包括評量的形
式、標註方式、提高思考培養等。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表示,多數教師會在課程
中運用生成式AI協助發想或整理資料、數據分
析等,但不太會直接用於正式作業和評量中;教
師則認為,使用AI時教法、作業也須花心思調
整,避免因誤用導致「思考外包」。
教育部近期修正生成式人工智慧注意事項,其中
教師指引部分,建議教師於課程開始、報告評量
實施前明確說明使用的規範形式,教導學生引注,
像是在撰寫作業、學習歷程檔案時揭露使用AI,
輔助評量設計時,也應增加高層次的思考培養。
至於學生部分,則可使用生成式AI訂正評量,
包括協助歸納學習歷程重點、深化學習歷程反思
等,但應標注清楚。
不過全教總表示,AI雖可豐富課堂活動或專題
發想,不同科別教師存在差異與困擾,如語文課
程多憂心學生過度依賴AI,數學課則擔心學生
無法判斷正確性;資訊與創意類課程倒是較常將
AI作為輔助工具。因此,教師普遍關注如何避
免學生錯誤依賴。
全教總強調,教學現場最迫切的挑戰是培養學生
識讀、資訊判斷能力,教育部、學界與學校還是
要共同制定更具體的規範,並透過宣導與課堂引
導,才能避免AI成為取代思考的捷徑。
中正高中資訊教師賴和隆則說,即便使用AI教
學、作業設計,教師也要花心思改變,而非單純
給予數個問題,讓學生回家問AI且照單全收,
必須引導學生提問、設計階段性任務、記錄流程,
思考才不會外包。
師大附中地球科學教師洪逸文則認為,大型語言
模型會從既有文件中去拼湊關聯性高的文字,若
此時網路資訊的觀念為錯,或似是而非的觀念太
多,產出的內容自然有疑慮。AI當道,課堂單
純講授的意義會變弱,若教師常提問、刺激學生
的思考,再透過AI協作收斂與統整,會較有意
義。
https://udn.com/news/amp/story/6885/9025093
———————-
學習歷程使用AI,需要標註。
目前大學生使用AI時,最常出現引述
資料的作者誤植還有出版品的誤植
(不要懷疑,很常見。)
學生在製作報告時
除了感受AI帶來的便利性
也不要忘了勘誤
作者: bunjie (Bunjie)   2025-09-24 16:10:00
引述會誤植的原因其實還是複製貼上的概念?自己還是要查證XD
作者: lovehan (尋找初衷...)   2025-09-24 19:33:00
直接學測分科,就沒這個問題了。
作者: wizozd84070   2025-09-30 03:02:00
幻覺率...呵呵
作者: una283 (無)   2025-09-30 07:48:00
現在付費AI寫專業科學論文已經很強丟圖給他甚至只給數據就能寫成完整論文目前最大的bug就是引述出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