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關於「大學」數學系「研究所」資工

作者: Schwinger (千金之子不死於盜賊)   2017-07-27 09:51:52
※ 引述《linjiayou (warriors_30n11)》之銘言:
: 如題,
: 我問過許多人他們都說數學系性質跟資工系很像,可以考慮大學數學系然後研究所轉資工
: ,但是這兩個系到底有多像?能請有讀過的大大幫我解惑嗎?(如果可以的話舉出哪些課
: 程類似,比較詳盡)
: 關於這個問題我真的蠻疑惑的,因為我個人指考數物猛,然後國英化爆,相對於看5科的
: 資工,看英數物(通常是看這三科)的數學對我比較吃香(學校會比較好,而我個人又蠻看
: 重校名)
: 另外我有問過認識學長,一個讀資工另一個讀數學系。資工系的說:「資工系都在寫程式
: ,常常需要邏輯觀念、思考」;數學系的說:「數學系都在證明,一大堆功課,蠻累的。
: 」
: 不知道各位大大對於這兩段對話又有什麼想法?
: 還請各位大大賜教了!
: Jul 25 , 13:58補充:
: 我之前高三有一門生活科技的選修,有寫到很基本很基本的程式,當時我就覺得蠻好玩的
: 。當然讀資工理工科一定要不錯,但這個對我而言只是輔而已,主要是我對於這方面,都
: 有興趣(我有稍微查過數學系跟資工系的課程,對於兩個的課程我都有興趣)。
我所認識的數學系和資工系是非常不一樣的,但是不喜歡資工系的排課都是一學期
但是我對資工也沒太了解,我念那一年網路泡沫,結果就灰心到整年沒去上課QQ
我真的沒想到有一天資工是這樣子復活,我覺得資工系的數學可能是學最少又最特別的,
比較偏向代數,圖論和組合數學,要不是現在資工和寫程式很熱門,資工可能是工學院最難
轉行的,資工系和資工所可能做的都是不一樣
我對數學的認識來自於物理,為數學而數學或是為物理而物理太難了,你會發現
老一輩蘇聯的教育數學和物理是合在一起的,所以蘇聯有很多全能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
某方面這樣才是正確的方式,數學和物理一起學比單一個學還容易,可惜時間有限
我覺得理學院學士班本來是美意,結果我發現根本就很少人能數學和物理看透,
跨領域是十分十分困難的,我剛從數學跨去物理有一整年適應不良,直到我放棄了整個數學
系的訓練,不然我走不過去物理,主要還是因為思維和直覺不一樣,但是如果跨過去真的也許
會有優勢,我們這一行物理(高能物理)需要念的數學大概比數學教授還多,多到我猜數學系
學生都無法想像,而且我們是邊看paper邊自學的,這裡面最難當然是物理直覺地訓練,很多
物理系把物理當數學念是不對的,你要用最簡單的物理就能解釋最困難的物理現象才是高手
物理會對數學有憧憬是因為物理系接觸數學比數學廣,一開始接觸這些會有點像魔力一樣,
就像電機系的固態組會對物理系的固態有興趣,有時候工學院真的比較不講求前因後果
有時候這是理學院和工學院最大的差別
物理人採取的是比較直覺式的做法,千萬不要以為高微,實變那種數學就是真正的
數學系思維,這是極度可笑的,有些人還以為高微實變很難,那機率,拓樸,幾何,代數,和
偏微分方程呢? 我們物理人是把這些全部融合一起用李群來展現,這是數學和物理有趣的
地方
還有那種以為數學是epsion-delta和證明的,我勸你不要念了,腦筋不懂變巧,難怪
一堆數學系的連paper都不敢看,程度真的是太可笑,數學最好的期刊有一大部分是做物理
問題喔,這個在今天網路發達google就有
比如Journal of the AMS -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或是SIAM,CMP等都是在
很多人做物理問題,我也不知道這些人怎麼辦到的
高微複變和實變是數學最重要的科目沒錯,但是那是念書,鄉民要記住
念書是吸收養分,做研究寫論文才是蠶吐絲,做研究比念書難上千百倍,如果你學了數學什麼都
不能用,你就不要出來講你念數學,更談不上對資工的大學部學習有幫助,邏輯訓練不需要
去念數學系
但是資工所有一些人就真的在搞數學了,這些人主要學的東西對大學受過數學和物理
訓練來說真的幫助很大,還有機率和統計的思維更是重要,這些都是當今最重要的資工系
前沿在搞的
說實在的,有時候我是不建議台灣設太多數學系和物理系,浪費錢和資源
你可以看看北京清華學神的工學院韓衍雋的文章,他大三發就了IEEE information theory
https://read01.com/x0KED5.html
據說是北京清華創校第二人,還有一個吳佳俊也是大三就發一堆頂尖期刊真是....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341124
這些人大三就比一堆美國教授強,你看韓衍雋paper的數學更是誇張,他跟他學長
Jiantao Jiao在Stanford發了一堆用高深統計和超數學的頂尖期刊,雖然說他的數學不能
跟數學家甚至物理學家比,但是絕對也是超強的第一流的數學人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hdTDzlQAAAAJ&hl=en
雖然說這些是變態中的變態,當台灣還在討論數學系是怎樣,人家工學院的根本就懶的理你,
所以重點是要優秀,雖然台灣職場和學術不一定能用到這些,但是我跟你說,你能在超頂尖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有一篇,台灣大學助理教授一定沒問題
所以重點是努力去跟這些人當同學做朋友,而不是一起沉淪
作者: beatboxa0710 (beatsnake)   2017-07-27 10:56:00
台灣第一個拿到IPhO first place gold medal的那位應該跟你舉的例子差不多變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