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粗談漢末冀州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1-05-15 01:40:11
跟t大聊著聊著變成聊到韓馥,所以換了一下標題,順便閒扯一下漢末冀州的情況
查了一下東漢末年幾個冀州刺史會發現,好幾個都很會打擊貪污,引發了我的好奇
於是以下為我整理史料後的聯想,茲列出幾例
冀州舊習,皆以華麗排場,迎接刺史到任,惟被賈琮打槍了,《後漢書賈琮列傳》:
"其諸臧過者,望風解印綬去,唯癭陶長濟陰董昭、觀津長梁國黃就當官待琮,於是州界
翕然"
類似的情況還有《後漢書朱穆列傳》:
"冀部令長聞穆濟河,解印綬去者四十餘人。及到,奏劾諸郡,至有自殺者。以威略權宜
,盡誅賊渠帥。舉劾權貴,或乃死獄中"
和《後漢書範滂列傳》:
"受詔使冀州,百姓聞滂名,其有贓污未發者,皆解印綬去。滂舉刺史、二千石二十餘人
,罪惡者皆權豪之黨也"
回到賈琮,他後來被董卓徵召入京,而改派韓馥赴任冀州..而從上述諸傳記
我們得知冀州官商無法再勾結,以致豪強被壓抑了,中小階級自然抬了起頭
於是乎《英雄記》形容冀州"民人殷盛"
直到袁紹交接韓馥,又開始倒行逆施,傾向豪強,而非鐵板一塊的冀州土豪
很自然會找外援
譬如〈董昭傳〉:"時郡右姓孫伉等數十人專為(公孫瓚)謀主,驚動吏民"
我們知道公孫瓚這個傢伙,喜好結交商人,〈公孫瓚傳〉:
"所寵遇驕恣者,類多庸兒,若故卜數師劉緯臺、販繒李移子、賈人樂何當等三人,與之
定兄弟之誓,自號為伯,謂三人者為仲叔季,富皆巨億"
結合以上兩段,不難看出冀州土豪不惜勾結公孫瓚,進而維持與富商巨賈的良好關係
以免在競爭激烈的商場吃了悶虧,甚至有聯合壟斷市場,來獲暴利的可能
乃至親公孫的被鏟掉後,袁紹依舊排除不了親袁的大姓,兼併貧弱的問題
審配被抄家時,"財物貲以萬數",即可為證
然後順著下面會講到的發展商業的利多,最終重商輕農的結果,便是《述異記》 的:
"袁紹在冀州時,滿市黃金而無斗粟"
說到做生意,不得不提劉虞在幽州"務存寬政,勸督農植,開上谷胡巿之利,通漁陽鹽鐵
之饒,民悅年登,穀石三十"(後漢書劉虞列傳)
幽州的大好景氣,其實也會帶動周圍環境,例如冀州的物資流動,〈董昭傳〉:
"時郡界大亂,賊以萬數,遣使往來,交易市買"
戰亂時就會有人趁機發戰爭財,從北方帶回冀州以高價賣出
加上"舊幽部應接荒外,資費甚廣,歲常割青、冀賦調二億有餘,以給足之"
呼應最前頭,我個人估計短暫無戰事的期間,因應毋須送物資至幽州,而囤積下來
給了冀州官吏以報廢之類的為由,偷偷中飽私囊
問題出在,劉虞開胡市時的時空背景為,"道路隔塞,王命竟不得達"
關東討董卓聯軍,不放朝廷命使通過,實屬正常,連帶冀州該上繳的賦稅
亦遭連累而無法遞送至京師
事實上〈司馬朗傳〉寫到關東軍在河內"諸將不能相一,縱兵鈔略,民人死者且半"
董卓軍則有〈荀彧傳〉寫"李傕等出關東,所過虜略,至潁川、陳留而還。鄉人留者多見
殺略"
兩邊陣營燒殺擄掠至此,冀州或其他州郡,又豈敢輕易與京城往來?
因此韓馥時代的冀州經濟,有下列特點:
1.民脂民膏因被阻隔,為安全起見而留在本地
2.基於幽州開發出的商業需求,讓在隔壁的冀州搭順風車,把留下來的物資拿去
賺一筆
結論就是冀州的民生結構,隨著大環境以及領導者的政策,而有所變遷
至於韓馥本身的能力,史料不足,就難以置評啦orz
作者: ilikeroc (U文起司)   2021-05-15 01:58:00
作者: tim1112 (絕代當世劍巔)   2021-05-15 08:58:00
推不過這麼說來 剛好也是從幽州南侵的公孫瓚勢力會不會剛好堵住本來冀州跟幽州做生意的要道 所以更被當成最大麻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