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三國哪一方哪一輪內鬨最耗損國力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1-05-11 20:38:17
前面一篇有版友提到司馬師兄弟的差別,於是這裡拋磚引玉一下
廣而略推兩人在治政上還
首先來看《晉書王恂傳》:
"魏氏給公卿已下租牛客戶數各有差,自後小人憚役,多樂為之,貴勢之門動有百數。
又太原諸部亦以匈奴胡人為田客,多者數千"
政府徵不到本地人,就只得以權貴底下的外族佃農充當繇役用
看似司馬專擅之前的惡習,其實參考滅蜀後,衛瓘的上言,透露出這情況並未改善:
"中間漸染,遂計資定品,使天下觀望,唯以居位為貴,人棄德而忽道業,
爭多少於錐刀之末,傷損風俗,其弊不細"
因州中正的存在,引發大量金字塔低層階級,給豪族吸收去而加速貧富差距!
需注意此時空背景為,司馬昭一把遮天時,故而有〈滕胤傳〉裡,諸葛恪評斷魏國的:
"夫以曹芳闇劣,而政在私門,彼之臣民,固有離心"
以及《漢晉春秋》:"今敵政在私門,外內猜隔,兵挫於外,而民怨於內,
自曹操以來,彼之亡形未有如今者也"
另外,既然土豪有客來逃避徭役,卻仍有《漢晉春秋》的這段造反:
"時司馬文王為監軍,統諸軍,唯削文王爵而已。是歲,
雍州刺史陳泰求敕並州併力討胡"
愚見以為,這代表司馬師主政時,已把并州改造至當年高幹之亂後
大戶不再雄張的狀態,於是逼的大戶自己要去服役,而起兵抗爭
所以我推論《晉書》的:"舊修芍陂年用數萬人,豪強兼並,孤貧失業"
應該也有黑戶跨區設籍,讓豪強佔用到原本貧弱有機會得到的工作機會
特別在264年廢屯田後,會更加突顯其不公
然後司馬師年輕時拔擢武官的中護軍,"為選用之法,舉不越功,吏無私焉"
一個例子見於《晉書》:"年四十餘...入為尚書郎。時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罷之。
(魏)舒曰:「吾即其人也..」",案魏舒209出生,40餘歲差不多正好是司馬師
"命百官舉賢才...理廢滯"的年代
結果到了司馬昭統政時,官僚體系"政在私門",私相授受的弊端,開始變得嚴重起來
最後,《漢晉春秋》所述雁門驚反,還印證了印證了〈鄧艾傳〉當中,
使去卑居鴈門的提議
問題是從太原諸部多以匈奴胡人為田客而觀之,司馬師同意的不可漢胡混居
很可能自司馬昭時代就一直沒遵守,到司馬炎時代亦復如此
最終成為五胡亂華的導火線之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