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為蔣琬費禕辯駁-談談蜀漢中期的國力(前)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7-04-08 12:04:45
不曉得A版友有沒有發現到自己寫的並非國力,而是軍力的比較?
軍力是不是國力的一環?絕對是
但國力是不是等同於軍力?應該不是吧
我對於派系鬥爭研究不深,對於蔣費姜之間的權力機制很多版友遠勝於我,
我說我跟A版友的立足點就不同是奠基於對於國家整體大戰略的想像就不同
我的立足點從以前一脈相承,蜀漢政權對外征伐是以擴展自身經貿能量為主,
最終目的是恢復漢帝國,這是蜀漢政權不同於曹魏之處
蜀漢政權較早進入財政動員的機制
而曹魏一直都是以人身控制為主的動員體制
諸葛亮時期的蜀漢動員雖然頻繁但國家由於經濟總體能量開展有成(根植於南征的開拓與
蜀漢領地內的復甦),國家總體國力是上升的
但這種模式是有限度的,領地內的經濟動能不可能無止盡上升,南征確保的貿易能量也是
當進入飽和期,國力只有下降一途,尤其像蜀漢這種特別依賴少數幾項產品的荷蘭病國家
那要怎麼重拾經濟動能?就算是現在也只有幾種方法
管控成本再進化(產業升級)、產品差異化與技術革新(產業創新)、最後也是舊帝國主義
最常見的方法──開拓新通路(新殖民地或新貿易路線)
蔣琬的選擇明顯背離「擴展自身經貿能量」的前提就不討論
主要是費禕跟姜維的選擇
兩人都同意這個大前提,但選擇卻很不同
如同A版友引的
費禕謂維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況吾等乎!且不如保國治
民,敬守社稷,如其功業,以俟能者,無以為希倖而決成敗於一舉。若不如志,悔之無
及。」
這句話道出兩人選擇的不同
費禕選擇的我命名為「優雅的衰敗」
姜維選擇的我命名為「壯烈的犧牲」
就國策上兩人並無高下優劣之分
因為他們沒法掌控未來曹魏的發展,曹魏已經起來了,農商進入復甦後期即將進入繁榮期
所以費禕的選擇只有衰敗一途,但過程可以拉很久
而姜維的選擇如果成功斷涼難道蜀漢就會立刻逆轉嗎?不會,因為還要看之後開拓的動能
跟付出的代價決定是不是真的能拉抬
但失敗一定會讓蜀漢受到嚴重重創,因為這是寅吃卯糧的做法
而陳祗跟姜維選擇的路線後來也的確造成蜀漢迅速的衰頹
《成功與運氣》裡面的內容
當面對一對一競爭時,如果你佔上風,就要想辦法讓事情更單純;如果你處於劣勢,
就要設法讓事情變複雜
費禕選擇的是很單純的方法,所以最後的結果很容易預料
而姜維跟陳祗選擇的是有機會讓事情變複雜的方法,不過他們搞砸了,所以自己死更快
我的意見只是我個人讀史所得,應該很多人不贊同,我也很難提出更強的例證證明自己
所言
我也同意A版友的意見,我並不認為費禕是主和派、不北伐派、未來再北伐派
我只是認為蔣費時期就大規模北伐的時間點會比之後陳祗主政時期更好
這涉及我對兩國的經濟情勢判斷的想法
作者: potter1529 (宋代才女唱元曲)   2017-04-09 03:17:00
陳祗個人能力跟操守是有很大的問題嗎?為什麼他主政會國力衰敗如此之快 簡直是毀滅性的殘破?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7-04-09 05:38:00
蜀漢為開拓新貿易路線 就更沒理由劫掠關中隴西使之成為爛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