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松之可沒有這麼說!

作者: TACH1BANA (西曹令史濟陰狼刃)   2014-08-27 00:06:55
 "維基大典"可疑的「後主之賢,於是乎不可及」,感謝B7th兄提醒資訊
 說維基百科已將來源從裴松之修正為周壽昌,終於確認原來的出處是在
 《三國志集解》的〈楊戲傳〉裡〈季漢輔臣贊〉注談李邈的地方(藝文
 印書館版903、904頁):
 「周壽昌曰:五丈原頭,大星夜隕,至今千載下,猶有餘恫;廖元儉、
  李正方俱為武侯貶退,侯死,皆痛泣而卒。李邈何人,敢為此疏?直
  是全無心肝,使非後主之明斷,則讒慝生心、乘閒搆釁,恐唐魏元成
  仆碑之禍、明張太岳籍没之慘,不待死肉寒,而君心早變矣。見疏生
  怒、立正刑誅,君子謂:『後主之賢,於是乎不可及。』」
 首先維基百科儘管比"大典"好些,將《三國志集解》的版權歸給周壽昌
 還是不對,最好應說是「《三國志》盧弼集解引周壽昌曰」,《集解》
 畢竟是盧弼所編著的,譬如寫〝袁暐《三國志注》〞就不應該了(何況
 如果說「審配戰于門中,既敗,逃于井中,於井獲之」是〝裴松之說〞
 的,就更讓裴氏吐血了吧)。此一評論主要針對後主對李邈處置一事,
 抽出這兩句未必能稱上後主一生的定論(連對孫權相隔卅年前後的評價
 都不見得一致。更別說偽託裴松之的什麼清醒頭腦了)。至於將廖公淵
 誤記為元儉,以古代才子憑恃記憶力的情形來說很普遍,倒還不算什麼
 致命傷。另外「恐傳聞失實,不則養晦以自全耳」則是來自《集解》的
 〈夏侯淵傳〉注談後主對夏侯霸講的話(藝文版295頁):「周壽昌曰:
 後主能作此語,亦復非常;後來對晉主語,恐傳聞失實。不,則養晦以
 自全耳。」但如今網上已經不少人以為是裴松之的評論,重複轉載後,
 一查似乎筆數很多;這樣人云亦云後積非成是、以劣逐良的情形,看來
 是滿悲觀的:等過個五十年,這些說法也成為一種已「有歷史的資料」
 了……。
作者: Hartmann (銀之朔風)   2014-08-27 08:17:00
作者: bilice   2014-08-27 13:26:00
網路資料本來就很差啊,從來不信的。一定去查原始史料。偏偏很多人腦袋空空愛顛倒是非黑白翻案,錯誤太多啦。以三國話題來講就是不是演義說的也嫁禍演義說的等等,張冠李戴的情形太多,懶得糾正也糾正不完。
作者: B7th (白金家的岬天下無雙)   2014-08-27 13:30:00
偶然想到的,沒想到板大花時間去從集解翻出來@@ 辛苦了
作者: vavamk (自摸十萬)   2014-08-27 15:18:00
維基的好處是有"出處",可以直接從出處去找...
作者: teyao (河間獻王翟中虛)   2014-08-27 19:46:00
不是「不,則」,是「不(否)則」。
作者: Seeker7 (七夜を名乘る)   2014-08-29 09:41:00
廖元儉是廖化,但孔明處罰的應該是廖立吧?
作者: ww (劉文聽)   2014-08-29 23:50:00
作者: shevchenco (冬肥)   2014-08-30 00:21:00
作者: LeoLionLin (獅子)   2014-08-30 07:53:00
廖化:躺著也中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