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孫權其實是孫武的後代,怎不以此作宣傳?

作者: teyao (河間獻王翟中虛)   2013-07-12 21:29:55
※ 引述《calebjael (calebjael)》之銘言:
: 推 calebjael:前後幾點我是同意的﹐不過中間引文部分﹐衹能說﹐大家研 07/12 15:52
: → calebjael:究軍事的﹐得出相似結論並不奇怪。除非有証據說"吳子"、 07/12 15:53
: → calebjael:"六韜"、"尉繚子"這些抄襲"孫子"﹐否則別人的兵法書中﹐ 07/12 15:54
: → calebjael:出現跟"孫子"意思相近的言論﹐不能作為他們就是參考引用 07/12 15:55
: → calebjael:自"孫子"的証據。相反﹐這恰恰是一個反証。 07/12 15:56
: 推文太長﹐我就改成回文了。補上推文後面的意思如下﹕
: 相反﹐這恰恰是一個反証﹕
: 我們今天孫子的知名度很高﹐所以我們在提到兵法時﹐會引用孫子﹐
: 譬如說﹐我們會說﹐"孫子說過﹐孫子說﹐孫子怎樣孫子怎樣。"
: 因為對於我們來說﹐孫子的知名度很高﹐
: "孫子"兩字﹐就已經代表了權威、了不起等等意思。
: 但從這些引文中﹐恰恰很少見到"孫子"兩字﹐而是如﹕
: 臣聞兵法曰、臣聞、故兵法曰、故曰.....等等。
: 這代表著﹐當時"孫子"這兩字本身沒有後代的權威說服力﹐
: 說服力在於內容﹐而不在於"孫子"這個名號上。
: 否則的話﹐這些漢朝人把"孫子這樣說"的名號擺出來亮一亮就足夠了﹐
: 就象我們現代﹐"孫子說的喔﹐孫子說的你都不信﹖"
: 但這些漢朝人多數是"我聽說、我聽有人說、我聽強者我同學說"﹐
: 就恰恰表明了﹐這個聽說的來源本身﹐沒有足夠的權威說服力。
: 甚至根本就很多人不知道"孫子"是一部兵法書﹐
: 才會在引用時說 故《兵法》曰﹐而不是 故《孫子》曰。
  漢人引讖,多不言〈稽耀鈎〉、〈括地象〉,而直言讖:
   讖書又言:「堯母慶都野出,赤龍感己,遂生堯。」(《論衡‧奇怪》)
   讖曰:「孫咸征狄。」今以平狄將軍孫咸行大司馬事。咸以武名官,應圖讖云。
      (《漢書‧孫咸傳》)
   讖曰:「水者,純陰之精也。陰氣盛洋溢者,小人專制擅權,妒疾賢者,依公結
      私,侵乘君子,小人席勝,失懷得志,故涌水為災。」(《後漢書‧五行
      志》)
某讖:
   《春秋讖》曰:「戰者,延改也。」(《白虎通‧誅伐》)
   《論語讖》曰:「五帝立師,三王制之。傳曰:黃帝師力牧。帝顓頊師綠圖,帝
      嚳師赤松子,帝堯師務成子,帝舜師尹壽,禹師國先生,湯師伊尹,文王
      師呂望,武王師尚父,周公師虢叔,孔子師老聃。」(《白虎通‧辟雍》)
引律,不言賊律、盜律、戶律,而直言律:
   律曰「敢盜乘輿、服御物。」謂天子所服食者也。天子至尊,不敢渫瀆言之,故
      託之于乘輿。(《蔡中郎集‧獨斷》)
   廷尉直以為「律曰『鬥以刃傷人,完為城旦,其賊加罪一等,與謀者同罪。』」
      (《漢書‧薛宣朱博傳》)
   詔曰:「律云『掠者唯得榜、笞、立』」(《後漢書‧章帝紀》)
漢律:
   漢律:民不繇,貲錢二十二。(《說文解字‧貝部‧貲》)
  圖讖漢人所重,律令斷人死生,既然這些書不直接言書名、篇名,那麼《孫子兵法》
多稱為兵法又何足為奇?
作者: Mbyd (軒轅過客)   2013-07-12 21:42:00
孫權:.....我瞬間被忽略了...
作者: cabon (低語森林悄悄寧靜)   2013-07-12 22:43:00
孫權只好默默當海賊王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